連 濤
(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實驗小學)
分層教學方法是有針對性的、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得到學習的快感;也能使學習成績處在中游的學生增強學習信心,激發(fā)其好勝心,使他們自主向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看齊。同時也使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避免了在課堂上完成學習任務之后無所事事,使他們更主動地學習,積極利用課余時間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使所有的學生都能保持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做到學有所成,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通過有效地組織分層教學,可以對課堂進行靈活安排,更好地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統(tǒng)籌兼顧。分層教學能夠幫助教師將因材施教落到實處,使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得以合理優(yōu)化,改善課堂的教學秩序,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減少教師組織課堂秩序的時間,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筆者通過對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的探索,從以下三方面談談自身關于分層教學方法的做法:
對學生進行編組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進行分組,以達到更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將學生分為A、B、C三組。A組為略高于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這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極大的興趣,英語學習基礎較牢固,接受能力較強,成績比較優(yōu)秀。B組為按照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這組學生處于中間水平,英語成績一般,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以及提升空間。這一組學生往往是主體部分。C組為略低于大綱基本要求進行教學的學生。這組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接受能力較差,自制力低于A、B兩組學生,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耐心與愛心。
分層備課是分層教學得以實現(xiàn)的前提條件。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透徹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jù)所進行的編組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大綱要求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三組學生都應掌握,而較高的要求可以更針對A、B兩組的學生。然后根據(jù)所制定的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進行備課,實踐分層教學的過程。要注意對A組學生的潛力進行挖掘,對B組學生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提高,對C組學生的困難進行解決。
例如,在對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Let’t Eat這一單元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目標可以制訂為以下三層:
第一層,能聽、說、讀、寫8個關于食物的單詞:cake,bread,egg,fish,rice,milk,juice,water,并學會使用 I’d like...Have some...,please.Can I have some....please 等句式來表達自己喜歡的食物,以及為別人提供或請別人吃東西的日常用語,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對全體學生的要求。第二層,能聽懂幾個指令。例如:have some eggs,drink some milk,eat some bread 等。這是要求 A、B 兩組學生在課上必須掌握的知識點,C組學生如果接受困難,可以要求他們在課下加以練習直至掌握。第三層,能利用本單元所學句式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交流時應用好本單元所學關于食物的單詞,有能力的同學可以進行適當拓展。這是對A組學生提出的要求,B組學生通過練習也可以達到這一要求,而C組學生需要教師加以耐心指導,學會利用課上所學知識進行交流。
可以說在確定好教學目標之后,整個教學設計的進行就會事半功倍,所以教學目標的確認是重中之重。
有了一個好的分層備課,還需要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而分層授課環(huán)節(jié)就成為分層教學的主體。教師需要以教學設計為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要注意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訓練為主線,讓學生在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保證分層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時,首先講解shoe shore,fruit stand,pet shop三個地點單詞,作為最基礎的知識,要求全班同學掌握其聽、說、讀、寫。在學生掌握之后講解本課的句式,特殊疑問詞 where,what,when,how,who引導的特殊疑問句的問與答。A、B兩組學生需掌握此句式的問答方式,C組學生如果掌握困難可以要求他們將課文熟讀成誦,以達到掌握該句式的目的。而A組同學,教師可以引導其將這些特殊疑問句中的各種信息進行替換和交流,做到學會運用。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對學生未來學習英語有著直接影響,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有嚴格的責任心和耐心。分層教學方法的引入能夠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最大限度地幫助小學英語課堂的順利進行。
賀子瓊,劉玉強.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職業(yè)時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