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霞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第一中學)
淺談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踐活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以福建省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為例
王麗霞
(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第一中學)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的課程,要注重實踐活動課的開展,但是實踐活動教學受到觀念、資金、空間等因素的限制。以福建省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為例分析了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通用技術;課程;問題;對策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教授認為:“中國的學生學習很刻苦,書本成績很好,但是動手能力差,創(chuàng)新精神明顯不足?!庇纱丝梢?,我們應當注重通用技術實踐活動課的開展,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實踐活動教學常常開展得不盡如人意,甚至無法開展。本文筆者主要以福建省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為例,分析在實踐活動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以及解決對策。
1.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與課程理念不符
由于通用技術為非高考科目,師生們給了它一個“副科”的頭銜,使通用技術教師潛意識里對通用技術課程不重視,以致與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及課程理念要求不符及相距甚遠。
2.教師的知識水平及教學能力較弱
通用技術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高度綜合的課程,因此需要多學科教師,而現(xiàn)在沒有多學科背景的教師,唯有科學教育專業(yè)背景的教師有多學科背景,但目前各地很少有科學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從事通用技術教學,大部分教師只是單學科甚至只是兼帶通用技術課程,他們對課程知識不能深入,教學能力上較弱,以致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實踐項目不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很多學生不喜歡親自動手實踐,而是在旁觀望其他同學,因而有部分學生得不到鍛煉的機會,更談不上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3.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資源欠缺
農(nóng)村地區(qū)經(jīng)濟不發(fā)達,配備不起專門的教室和設備,外界與通用技術配套的工廠甚少,給本身實踐性就很強的課程教學帶來了實際困難。
4.學生的學習重視度及學習興趣不足
由于現(xiàn)在高中生學業(yè)繁忙,而通用技術為非高考科目,學生普遍不重視,學生平時很少利用課余時間去做跟通用技術有關的工作。
5.各部門領導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領導覺得通用技術不是高考科目,資金投入、課時、教師職稱等配備都不重視,導致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欲望等方面都不夠。
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學習與摸索,找到了以下幾種解決以上幾個問題的對策。
1.轉(zhuǎn)變領導的教育觀念,增加資金投入
2.多給教師參加培訓活動的機會,提高教學水平
由于大部分通用技術教師專業(yè)知識較薄弱,因此要多讓教師參加相關培訓,提高教師對課程的知識儲備和重視度,最終達到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的目標。
3.注重理論課堂中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雖然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課程,但由于其為非高考科目,會考又以開卷考的形式開展,所以學生對其并不重視,如果教師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授課,只會使學生昏昏欲睡,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可以避免整堂課枯燥乏味,而且經(jīng)過我的多次實踐發(fā)現(xiàn),對于理論課中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的課,學生興趣非常濃,對于實踐活動的參與度極高。例如,在講授“技術與設計的關系”時,在引出“設計”的概念時,我讓每個學生拿出一張作業(yè)紙,在三分鐘時間內(nèi)采用剪、裁、疊等手法或借助其他的物品(膠水、膠布等)做一個物品出來。任務一分配下去,學生馬上精神抖擻,積極參與動手操作過程,三分鐘過后,大部分學生都交出了作品:千紙鶴、紙衣、玫瑰花等作品一一呈現(xiàn),當我跟學生說:“同學們剛才參與的折紙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設計過程,大家能不能根據(jù)剛才親歷的設計過程談談你們心目中的設計是什么?”學生馬上可以給出答案:“將自己頭腦中所想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就是設計?!?/p>
又如,在講授“影響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主要因素”時,我利用生活中易取的材料——撲克牌讓學生設計并制作若干個有一定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房屋模型,通過對這些模型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技術試驗,探析影響結構穩(wěn)定性和強度的主要因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穩(wěn)固結構。通過實踐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4.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
由于課堂開設實踐活動有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一些較復雜的設計項目無法在課堂中完成,因此可以將部分實踐活動放到課余時間開展。寧德市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業(yè)基礎會考分為筆試(開卷)與操作兩部分,因此我利用會考的契機,前面四年連續(xù)舉辦了四屆作品設計大賽,今年又利用學校首屆科技節(jié),(6)訓練時間方面。
主要利用早晚自習時間,訓練時間有限。
2.后期訓練計劃
(1)語音教程方面。
突顯針對性與趣味性。語音教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七年級教材的特點,編寫內(nèi)容由易到難,先讓學生在單詞中系統(tǒng)地學習音標和對應音標的字母組合;音標學習完后,進行短語的訓練,在短語訓練中逐步融合連讀和失去爆破的知識;最后進行句子的訓練,融合連讀、失去爆破、重音、節(jié)奏和音調(diào)的知識。
在遵循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教材本身邏輯結構的同時,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因此,在語音教學的每個章節(jié)可以設置小詩歌、繞口令以及小謎語方面的活動。
(2)訓練方法方面。
課內(nèi)訓練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注意個別教學。
在課堂語音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采取演示法、口型定位法、手勢法幫助學生了解發(fā)音方法;利用視頻教學軟件使語音學習更加生動;教師還可以設計游戲、形式多樣的練習。
在課外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展示機會,突出學生的產(chǎn)出成果,可以組織小組競賽、英語詩歌朗誦比賽以及英語演講比賽,讓學生在運用中掌握語音知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jù)學生的語音基礎有針對性地進行小組和個別輔導。
(3)評價方法方面。
進行語音檢測,專家進課堂進行聽課。
(4)教師語音素養(yǎng)方面。
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確保教師課堂教學內(nèi)容以及課堂教學用語的準確性;與此同時,可以開設教師課外活動,組織教學技能比武和演講比賽等活動,提高教師本身的語音素養(yǎng)。
(5)訓練實施方面。
由于學生基礎不同,可以采取實驗組和控制組進行強化訓練。
(6)訓練時間方面。
將原來的4個英語教學課時增加到6個課時,集中強化訓練語音。
總之,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第一關,語音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英語教學的成敗。在當前普遍重視聽、說、讀、寫言語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形勢下,重視與加強并大膽改革入門階段的語音教學勢在必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積極地進行教學研究,創(chuàng)造性地駕馭教材,真正改變語音教學費時、低效的現(xiàn)狀。否則,目前所存在的語音教學問題將成為實現(xiàn)中學英語教學目的的最大攔路虎。
[1]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Jenkins,J.Research in Teaching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24):109-125.
[3]王銳俊.對英語語音教學的幾點思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05):70-74.
[4]胡玉偉.現(xiàn)行中孤兒英語語音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7(07):32-35.
[5]宋海蓉,魯旭.有關初中英語教學中語音教與學的調(diào)查、分析與對策.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6(09):38-41.
[6]陳楚生.初中英語語音教學芻議.吳中學刊,1997(02):90-91.
[7]羅立勝,張菜湘.英語語音教學的回顧及目前英語語音教學的幾點建議.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13-14.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中學七年級英語語音強化訓練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XJK012CZXX072。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