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學 楊 琳
隨著課程標準的實施,廣大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教學目標的泛化,主要表現(xiàn)為模糊性和盲目性。有些教師備課時一律套用三維目標,卻忽略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目標設置缺乏針對性;教學中只關注怎么才能讓課堂出彩,卻很少思考學生學到些什么。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很美很熱鬧,但事實上難以真正落實每一個具體目標,更遑論提高學生閱讀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了。
文本解讀的淡化,主要表現(xiàn)為閱讀教學中背離文本、忽視文本。李海林說:“‘語文’成為一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文本成為一只軟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教師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借口,課堂上“一切由學生說了算”,任由學生解讀課文,不分好壞,一味廉價表揚,普遍肯定;學生所謂的“見仁見智”“張揚個性”,大多處于一個很淺的層面上,甚至是脫離文本,這樣的課堂實際上堵塞了課堂升格的途徑,既激不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還有些課堂課件花哨時尚,內(nèi)容龐雜,注重所謂的“拓展”和“遷移”,表面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可由于淡化了語言的品味,真正面對文本的時候,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
三維教學的分化,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知識與能力的分化。輕視“雙基”,尤其是輕視基礎知識的傳授,似乎一說“知識”,就是“滿堂灌”。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基礎夯得不實,何談能力培養(yǎng)?二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化。由于語言文字訓練不落實,語文活動沒有很好地開展,因而另一種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頭,即以犧牲工具性為代價的所謂張揚人文性,成了課堂上的另一道風景。教師用大量時間去探究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而學生卻鮮有鮮活的思維參與和獨特的情感體驗。三是對過程和方法的關注不夠。許多教師很重視“理解內(nèi)容”,把它強加給學生,教學就簡化為學生的“聽”和“記”這兩種活動。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自主、合作、探究”也將難以落實,最終導致真正的“閱讀理解”的缺失。
語文閱讀教學問題重重,值得我們反思和改變。
首先,要強化目標意識。備課時教師要有目標意識,充分發(fā)揮教學目標的“導向”、“激勵”、“評價”作用。強化目標意識。一是要做到目標制訂科學、合理、明確、集中,并能堅持目標多元化原則;二是能用恰當?shù)娘@性的行為動詞加以清晰的描述,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并據(jù)此設計課堂教學的主要板塊,作好統(tǒng)籌安排,運用一切教學手段完成教學目標;三要用教學目標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
其次,要明確閱讀教學內(nèi)容。朱紹禹先生指出:“在語文學科中,雖然包含著社會知識和自然界知識的廣泛領域,但作為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必須理解和運用的知識,多半限于語文知識?!毙抡n程需要的是“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嚴格要求學生重視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不僅重視語文方面的基礎知識,而且重視各門學科知識的積累,為能力培養(yǎng)提供廣闊的知識背景,所以要鼓勵學生多讀多看。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重視各種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中包括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應該努力使閱讀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創(chuàng)造性思維養(yǎng)成的過程,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的過程。
要特別注意的是傳授閱讀方法也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敝R不可機械地灌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遠比授以現(xiàn)成的知識更重要。新課程強調(diào)要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自覺掌握知識、形成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以正確的引導,并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要重視思維方法的訓練和閱讀方法與技巧的訓練。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是運用精讀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圈、點、勾、劃、批注等方法,對優(yōu)秀的文章要運用熟讀與背誦的方法;鼓勵學生寫隨感、讀書筆記、評論等來訓練他們聽、說、讀、寫、思的結(jié)合。
再次,要注重教學策略。閱讀教學過程作為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運動程序,教學中的諸多因素都在這里得到反映和綜合體現(xiàn)。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講求方法,如何導課,如何選擇文章的閱讀切入口,選用哪些教學手段,如何突出重點,如何突破難點,等等都涉及教法的運用。閱讀教學過程設計得好,教學方法得當,不僅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心,吸引他們對閱讀材料的注意力,使教師順利地完成閱讀教學目標,使學生清楚流暢地獲得閱讀知識,而且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建議,閱讀教學的方法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鉆研閱讀文本;一類是開展各種以學習語文為主的活動,如語文興趣活動,運用多種媒體的學習活動、合作學習活動、搜集資料和整理資料的活動,等等。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的具體特點,靈活多樣地采用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策略,以促進閱讀教學目標的達成。
[1]李海林.評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非理性傾向[J].中學語文教學.2006.2
[2]朱紹禹.中學語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