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株
(南開大學 文學院,天津300071)
去年3月15日給趙賢德先生《漢語研究與教學探索》作序,這部大作剛剛出版,新著四十萬字的《常州籍語言學家與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又將付梓,真令人佩服!
上述趙賢德先生第一部書里已經(jīng)用47頁篇幅介紹了常州四大學人,現(xiàn)在又寫成專書,看一看書的內容,就會覺得很有必要。該書在大背景下介紹一地語文現(xiàn)代化一個方面的四位學人,都在語文現(xiàn)代化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記,這部書給他們樹立了高聳入云的豐碑。我們應該感謝趙賢德先生。
2012年紀念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運動120周年,120年間語文現(xiàn)代化的最大成就是1958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頒布的《漢語拼音方案》。我們發(fā)現(xiàn)對漢語拼音方案的設計做出最大貢獻的主要是常州人!自然,《漢語拼音方案》總結吸收了利瑪竇以來,劉孟揚、吳稚暉、趙元任、瞿秋白方案為代表的各家方案的長處,主要綜合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起草漢語拼音方案,主要集大成者是周有光先生。
我上世紀50年代上初中時就讀過周有光先生的《字母的故事》,據(jù)說這本書促使毛澤東主席收回設計民族形式拼音字母的成命,改為主張采用拉丁字母;60年代又讀了周先生的《文字改革概論》;我從2001年起指導語言規(guī)劃研究方向的博士生,2002.11~2011.6主持完成國家語言文字應用“十五”科研項目漢語拼音教學與應用研究(YB105-36),該課題主要成果是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礎的漢語拼寫方案,整合主要吸取國羅和北拉的拼式,以區(qū)分聲調為重點,局部反映古音和方音,與北京語音和漢字聲旁對應。我2006年至今擔任中 國 語 文 現(xiàn) 代 化 學 會 會 長,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5年1月周有光先生誕辰前夕都滿懷敬意到北京東城后拐棒周先生寓所代表學會看望德高望重的名譽會長周有光先生。
2015年1月7日我把國家語委項目主要成果《整合創(chuàng)新,促進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漢語拼寫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學性》,發(fā)表該文的《中國語文》2014年第六期面呈周有光先生,并請周先生題寫了書名《漢語拼音和語文現(xiàn)代化》。
周有光先生(1906~)1954年應邀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1955年10月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后被留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工作,參加制訂漢語拼音方案,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1958年開始在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講授漢字改革課程,講義《漢字改革概論》1961年出版。1969年開始用各種語言版的《毛主席語錄》研究比較文字學。1978年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1979年4月周有光先生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華沙)文獻技術會議,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言,提議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投票認定《漢語拼音方案》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 7098)。1980年任《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lián)合編審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委員(中方共三位委員)。1984年任中美聯(lián)合編審和顧問委員會中方委員(共三人),出版《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譯本和《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委員、《漢語大詞典》學術顧問。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漢字學、比較文字學。周先生著有《周有光文集》15卷,《漢字改革概論》收入文集第一卷,《中國拼音文字研究》收入文集第二卷,《世界文字發(fā)展史》收入文集第四卷,《比較文字學初探》收入文集第七卷,都是代表作,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周先生整合前人成果,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為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建立了不朽功勛:《漢語拼音方案》的聲調符號四聲里的陽平、上聲、去聲三個聲調借自吳稚暉草擬的漢字筆畫式注音字母,聲母、韻母主要借自瞿秋白起草的拉丁化新文字和趙元任起草的國語羅馬字。
直接為語文現(xiàn)代化的最重要成果《漢語拼音方案》做出貢獻的4位常州籍語言學家都值得大書特書。
吳敬恒,字稚暉(1865~1953)是國語運動的重要人物,1913年任國語讀音統(tǒng)一會會長,主持制定漢字筆畫式的注音字母,1917年編定《國音字典》,1918年出版。自1919年起,他主持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后改為國語推行委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和辦法,注音字母在內地一直用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時,在臺灣則自1945年光復使用到現(xiàn)在;修訂國音,審定了新國音的《國音常用字匯》;在各國立師范學校增設國語專修科,親任上海國語師范學校校長,并在國語師資班兼課,培養(yǎng)推行國語的人才。國音統(tǒng)一工作奠定了民國時期“語同音”的基礎。
吳稚暉之外的三位——出自青果巷。前面已經(jīng)說過周有光先生,下面說趙元任先生和瞿秋白同志。
趙元任先生家祖居就是青果巷,趙先生培養(yǎng)了王力先生,王力先生培養(yǎng)了我的導師朱德熙先生,趙元任先生是我的曾師祖。趙先生培養(yǎng)了以王力、吳宗濟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語言學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之父。趙先生是語言學完人,有多方面的非凡成就,著作等身,編為《趙元任全集》厚厚的20卷。
趙先生是享譽世界的語言學大師,中外兼通,精通英語、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種外語,能說漢語多種方言。趙先生33歲擔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是“四大導師”中最年輕的一位,37歲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言組主任。趙先生是著名音樂家,曾在清華大學講授中國樂譜樂調,38歲發(fā)明了被廣泛采用的五度標調法。趙先生42歲發(fā)表了經(jīng)典論文《音位標音法的多能性》,46歲赴美先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48歲與羅常培、李方桂合譯高本漢著《中國音韻學研究》,推動了中國音韻學的現(xiàn)代化。趙先生53歲作為中國人當選美國語言學會會長;54歲作為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出席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大會,被選為副主席;68歲當選為美國東方學會會長。趙先生語音學、方言學、語法學、語言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調查研究了漢語多種方言,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現(xiàn)代吳語的研究》等著作;67歲發(fā)表《語言問題》講演;76歲出版代表20世紀最高水平的漢語語法經(jīng)典之作《中國話的文法》。
趙元任先生是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積極倡導者和杰出實踐家,這是很多人重視不夠的方面,例如《近代天津十二大學人》中《一代宗師趙元任》一文有關語文現(xiàn)代化的內容僅占全文不到3.5%的篇幅。趙先生致力民族復興,對國語運動貢獻突出:1919年參加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1921年錄制了有入聲、分尖團的老國音的《國語留聲機片》,1922年出版《國語留聲片課本》;趙先生1929年為國語統(tǒng)一籌備會常務委員,1935年根據(jù)《國音常用字匯》錄制了以北京語音為基礎的新國音的《新國語留聲機片》并出版了《新國語留聲片課本》。趙先生為提高文字效率改革文字不懈努力,是國語羅馬字的主要制定者:1922~1923年設計了國語羅馬字,發(fā)表《國語羅馬字的研究》,提出了擬定國語羅馬字應該注意的原則和比較完善的方案,為國語羅馬字奠定了很好的基礎,趙先生1923年被指定為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委員。趙先生1925~1926年與黎錦熙、林語堂、劉復、錢玄同、汪怡等組成數(shù)人會,經(jīng)22次討論修改,達到“斟酌盡善,毫發(fā)無憾”(錢玄同語),議定為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1928年由大學院蔡元培院長公布。這是中國政府頒布的第一個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國羅沒有進入基礎教育,說它過于復雜,恐怕理由不是很充分,美國有教學實驗證明教學效果相當好。語文現(xiàn)代化是趙先生畢生追求,晚年研究成功以國語羅馬字為基礎的通古今、通四方的《通字方案》,1973年趙元任回國,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談論了文字改革和趙先生的《通字方案》,郭沫若、劉西堯、竺可楨、黎錦熙等在座。趙先生1981年再次回國,受到鄧小平接見,并被聘為北京大學名譽教授,12年磨一劍,逝世后的1983年《通字方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瞿秋白(1899~1935)誕生于常州城西青果巷瞿氏宗祠八桂堂天香樓。他曾說:“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929年在列寧稱為“東方偉大的革命”的文字拉丁化運動中,莫斯科勞動者共產(chǎn)主義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字的拉丁化問題。參加者有瞿秋白、吳玉章、林伯渠、蕭三和蘇聯(lián)漢學家郭質生、萊赫捷、史萍青等。瞿秋白1929年2月在郭質生協(xié)助下擬訂了中文拉丁化方案,10月在莫斯科出版了《中國拉丁化字母》,1930年4月,列寧格勒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中國研究室的漢學家龍果夫和瞿秋白、郭質生三人組成專門小組修訂這個方案。瞿秋白回國后,列寧格勒蘇聯(lián)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中文拉丁化委員會繼續(xù)修訂。委員會主席D.阿列克謝耶夫,秘書長龍果夫、蕭三及一些蘇聯(lián)漢學家,以瞿秋白方案為基礎擬成“中國的拉丁化新文字方案”(簡稱“北拉”),1931年5月得到全蘇新字母中央委員會批準,9月26日海參崴中國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會正式通過以后傳入國內,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現(xiàn)代中國知識界的卓越先驅蔡元培先生領銜688位名人簽名《我們對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見》,說明“北拉”得到了跨黨派的支持,在抗日根據(jù)地甚至一度取得了和漢字同等的法律地位,實現(xiàn)了“一語雙文”。許多目不識丁的農(nóng)民通過學習這套拼音文字脫了盲,不但能讀拼音報,還能寫信。這堅定了語言學家們對新文字的信心。但由于戰(zhàn)亂和“北拉”不標調等缺點限制了新文字的實驗和推廣。
語文現(xiàn)代化四位巨匠出自常州,絕非偶然。這里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極其深厚,古有一大批進士,今有一大批院士。眾多如雷貫耳的常州名人如:公元前527年不愿即吳王位被封于延陵的季札,編第一部總集《文選》的昭明太子蕭統(tǒng)(501~531),畫家惲壽平(1633~1690),著有《春秋正詞》的創(chuàng)常州學派的今文經(jīng)學家莊存與(1719~1788),著有《說文解字注》的段玉裁(1735~1815),著有《春秋左傳詁》等的洪亮吉(1746~1809),著有《兩當軒集》的詩人黃景仁(字仲則1749~1783),著有《尚書今古文注疏》等的孫星衍(1753~1818),著有《大云山房文稿》創(chuàng)陽湖文派的文學家惲敬(1757~1817),1880年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1897年建成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盛宣懷,因呼吁抗日被捕入獄的七君子中的史良和1946年在昆明遇害的李公樸(1900年生),著有《堆壘素數(shù)論》《多復變函數(shù)論中的典型域的調和分析》《優(yōu)選學》的數(shù)學家華羅庚(1910~1985)……人民英烈李公樸和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常州三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瞿秋白、領導廣州起義擊碎舊世界的驚雷張?zhí)祝?898~1927)、中國青年的楷模惲代英(1895~1931)4位列入了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常州青果巷原名千果巷,小巷中名垂千古的巨子輩出,故有“江南名士第一巷”之稱。青果巷西段有明朝文武雙全的進士、抗倭名將、著有《荊川文集》的散文家唐順之(號荊川,1507~1560)貞和堂故居,還有清末譴責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1906)作者李寶嘉(字伯元,1867~1906)沿東下塘邊故居……
2014年6月初我參加世界語言大會之前順訪常州,感謝趙賢德博士領我到青果巷朝圣。在琢初橋西青果巷16弄15號趙元任故居,1981年在這里接待過趙元任先生的趙與康先生(趙元任先生之侄),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參觀了瞿秋白紀念館;周有光先生舊居正在維修,無法進入,只得佇立遺憾。
趙賢德博士《常州籍語言學家與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研究中國政府頒布的第一套法定的漢字筆畫式注音方案注音字母、中國政府頒布的第一套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方案國語羅馬字、中國第一次實行的一語雙文拉丁字母式拼音方案拉丁化新文字、中國第一個由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批準的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方案》,研究它們的創(chuàng)制者,對于幫助我們學習創(chuàng)制者們的著作和理念,具有現(xiàn)實意義。語言文字是文化生產(chǎn)力的要素,是國家的軟實力。為實現(xiàn)中華復興,我們要學習四個方案的創(chuàng)制者對國家民族的高度責任心和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捍衛(wèi)語文改革的成果,抓住機遇,夯實實施國家語文發(fā)展戰(zhàn)略的基礎,明確漢語文發(fā)展的方向,促使?jié)h語發(fā)展成為規(guī)范、豐富、發(fā)展的語言;促使?jié)h字發(fā)展成為規(guī)范、易學、便用的文字。確保普通話和規(guī)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地位,充分發(fā)揮漢語拼音的拼寫功能和注音功能,在實踐過程中繼續(xù)求得漢語拼音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實現(xiàn)漢語文本多樣化或“一語雙文”,可以提高漢語文的信息處理水平,擴大漢語文在虛擬空間的話語權;有助于探討有效的漢語文國際傳播戰(zhàn)略,尋找到有效的傳播方式,用人家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中國的語言文化,使?jié)h語文早日走出漢字孤島,大大減少漢語文學習的必要時間,極大地提高漢語文的境外生存能力,理想地加速漢語文的國際推廣,切實地提升漢語文的國際地位。
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是中國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組成部分。語言文字夢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中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文字,是中華崛起的標志,如果我們的語言文字不能跟英語平起平坐,甚至使用度連前三四位都達不到,那就遠不能說中國真正的崛起。因此,我們實在是任重道遠。呂叔湘先生說“現(xiàn)代化就是高效率”,高效率就是高速度和高精密度。語文現(xiàn)代化研究應該圍繞如何提升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的速度和精密度來進行。使用拼音可以減少學習必要時間,區(qū)分同音詞可以提高精密度??蒲袥]有禁區(qū),應該調查了解外國人學習和使用漢語言文字的困難是什么,怎樣縮短學習必要時間,這需要基礎性、前瞻性、戰(zhàn)略性的創(chuàng)新研究。
趙賢德博士這部專書無疑是引人入勝的,材料豐富翔實,結構編排合理,內容囊括全面,描述點評到位。我絮叨這么多,說明這個選題非常好,至少早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寫這篇序可以表示我對語文現(xiàn)代化先賢的敬意,也算是向趙賢德先生拋出的引玉之磚。希望年輕讀者關注語文現(xiàn)代化,這部書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認識,使我們更加熱愛普通話,熱愛規(guī)范漢字,熱愛漢語拼音,有助于中國語言文字夢早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