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光
(吉林工商學院,吉林 長春 130507)
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是全面衡量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在當今各高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國民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些用犧牲學生的健康去換取某些“東西”的錯誤做法,違背了黨的教育方針,違反了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利益。
我院成立以來在體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體育教學的模式創(chuàng)新不夠,體育項目單一,教學時數有限,機械呆板等,學生們的個性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教師的積極性和才智也得不到充分地發(fā)揮,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老一套體育傳統(tǒng)做法,我們無法立足于高校之中,終將被歷史所淘汰。
雖然我院某院長監(jiān)管體育工作,但還不能保證體育工作的落實。學院教務處應有一名副職監(jiān)管學生的體質健康,各分院應考慮如何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障和重視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并有效的開展課后一小時的體育鍛煉,體育教師應該深入基層包系,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地指導,學校團委、學生會監(jiān)督檢查學生們的出缺勤情況,醫(yī)務室和體育部加強合作聯系,我想這樣做就會對大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體質狀況、學校未來的發(fā)展是大的有好處的。
隨著體育部老教師的逐漸退休,其師資隊伍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能滿足學院體育發(fā)展的需要。社會的激烈競爭,學院不斷壯大,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原有的知識面不能夠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體育教師應該在全面發(fā)展自身的需求同時,加強體育理論方面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增強業(yè)務能力,學校應該給予支持。體育部雖然也組織過業(yè)務學習、教學觀摩、經驗交流等,我認為這還不夠,還要建立起體育資料室,買一些體育雜志、書籍等刊物,供老師們學習參考,以便更好地掌握體育新知識,新觀念、新趨向,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服務。學院應該把思想作風好,業(yè)務能力強的優(yōu)秀教師提拔到領導崗位,這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整體水平,為工商學院長遠目標打下良好的社會基礎。
在體育教學管理中,必須建立科學、全面、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體育理論,才能使“健康第一”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得以實現。目前,我院體育課的教學學時遠不能滿足學生對體育的需求,大一上、下學期平均十五周體育教學課(2013—2014年度第二學期為十二周課時),每周一次,每次2 學時。大二上學期十六周體育課時,每周一次,下學期沒有,共計每名學生接受在校的體育教學課時為90 學時(二年),平均每年45學時,單純從這些學時來看,要想完成足球、藍球、排球、乒乓球等體育項目教學計劃,那只能說是蜻蜓點水,樣樣品嘗,學而不會,淺嘗而至,如果我們像其它兄弟院校那樣增加體育教學學時,在開設一些選修課、提高課,務必使學生們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得到了一定改善與提高,這樣雖然班級打亂了,但只要是教師分工明確,共同配合,就一定能夠上好并完成好體育課教學任務,這樣做,還有利于發(fā)揮教師們的業(yè)務專長,調動學生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學校各體育代表隊的選拔,為各代表隊取得優(yōu)異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要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地改善與提高,教師就必須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狀況,努力提高體育教學藝術方法,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樣才能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才能上升。
教師在上體育課時,要始終貫穿于“教育”。比如說,上球類課時,是培養(yǎng)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機智靈活的應變能力。上田徑課時是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堅忍不拔意志品質等。
上體育課時,整隊人數,組織布置,收拾器材等,這一系列在形式上是培養(yǎng)學生組織紀律性,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的關系等。
在體育教學上,往往采用比賽的性質,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等。如,教師在講解奧運會比賽時,同學們能夠表現出愛國主義精神,對中國隊在奧運會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能夠帶來民族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對體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們學習體育,鍛煉身體的積極性也就更高了。
在體育課評價中,應改革過去的由運動技術,評定和達標考核體育成績的做法,建立以素質教學為核心的考試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先天條件、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區(qū)別加以對待。學生可按老師提出的教學目標,根據自身的特點,設計經過努力可實現的目標。
體育教學要以“健康第一”為宗旨,要把健康放在首位。很早以前,國家教委就針對大專院校部分學生體弱多病、身體有缺欠的部分學生專門設立了醫(yī)療體育(即體育保健課)。我認為,這種做法極大調動了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使那些因患慢性病或外傷以及體質極差等原因而完成不了普通高校體育課的的學生,通過體育保健課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與鍛煉,達到身體機能全面恢復和鍛煉的效果,保證了身體素質的提高,增強了體質,以適應現代生活、學習、工作的需要。以我歷來的經驗看,這樣的學生不少,都為體育課不合格而犯愁,在當前大力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更應該設立體育保健課,我建議應該立刻開設體育保健課,同時也是順應當代社會高校的潮流。
申書記在報告中指出,我們應該選1-2 項體育項目作為學校的傳統(tǒng)和重點項目,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有學院領導高度重視,我們就一定能成功實現,目前我們做到了一些,如無線電、滑雪、乒乓球。如果我們在校內在開展一些體育比賽活動,選擇1-2 項成為體育的“傳統(tǒng)”項目,長期開展各系學生之間的升降級的比賽,堅持下去,這樣就可以充分活躍校內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學生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加深各系之間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
目前,全國各校正在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增強其體質,我們要認真做好學校的各項體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1]公共體育課教材[M].人們體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