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杰
摘要: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小學至大學審美教學的整個過程,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有兩大作用:一、提高學生美術實踐能力,二、提高學生自身素質修養(yǎng)。但一直以來,美術教學把傳授基本技能作為主要任務,欣賞課卻被忽視。美術欣賞課上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講得枯燥乏味,學生聽后反應淡漠,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根本沒有辦法感受到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長此以往,美術欣賞課偏離了美術素質教育的宗旨,實現不了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這一重要的教育目的。那么,美術教師應該用什么教學方法上好美術欣賞課,實現美育目的?
關鍵詞:美術;優(yōu)化
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主要是結合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實際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能夠高效地呈現出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加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盡可能多地掌握美術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來主動獲取知識,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美術課堂教學中老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對美術教學不夠重視,沒有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只是進行簡單的灌輸式講授,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美術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優(yōu)化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的作用
美術欣賞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門學科知識也滲透其中。綜合性教學就是加強其他學科與美術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索性學習。它大致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綜合美術學科的各領域(或門類)。主題性的美術表現或有綜合材料,將資源重組綜合運用,如鑒賞與設計綜合,設計與繪畫綜合。(2)美術與其他學科綜合:美術學科不僅與古漢語、歷史、地理、文學彼此滲透,還與宗教、政治、哲學互相聯(lián)系,甚至與外語互相溝通。例如古代中國畫,融合“詩書畫印”在一起,就頗具民族特色,如一扇窗口折射出作品本身的豐富內涵。我們介紹作品外延的綜合知識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空間得到拓寬,更立體地認識美術作品。(3)美術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綜合策劃。為了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廣闊的文化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開闊他們的視野,老師需要把課內外活動、校內外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如在教學“設計我們的校園”一課時,為了更好地欣賞我校的建筑藝術,我?guī)ьI學生走出教室走到校園,讓他們分析、評論我們校園的布局和建筑特色。當這些熟悉的建筑物變成審美對象時學生異常興奮,興趣大漲,分析得頭頭是道,評論得有條有理,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出乎意料得好。
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的作用,盡管美術教學不是文化課的學習,但是該學科在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藝術素養(yǎng)方面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課前準備,高效?淇危?有效開展美術教學。其次,要明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各自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優(yōu)美的校園》時,老師在講解完基本的繪畫知識后,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美術不再局限于課堂之內,可以分組活動進行寫生,通過對校園環(huán)境、校園建筑、校園活動的觀察來感受到校園的美,這樣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二、活躍課堂氣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課堂氣氛為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奠定了基礎,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行互動與交流,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活躍,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進行有效教學。例如,在學習《春天的暢想》時,老師在教學的開始進行有效的提問,讓學生思考春天里大自然有什么樣的變化,鼓勵大家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生活經驗來進行暢想,然后讓每位學生都表達自己對春天的認識以及暢想,老師分別給予肯定性的點評,尊重每位學生的想法,這樣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每位學生都會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中來,從而進行有效教學。
三、豐富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的豐富可以使美術課堂教學不再枯燥單調,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在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多媒體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等,這樣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在學習《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與文化價值》時,學生對中國美術的發(fā)展史及其成就也許沒有直觀的概念,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選取先秦至兩漢時期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圖片展示出來,或者選取相應的影像資料,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然后對其文化價值進行探討,最后總結出相應的知識點。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美術教學內容,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
四、進行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需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通過教師、學生、個體等不同的評價主體和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結果等不同的評價內容,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尋找不足并加以改正。例如,在學習《中國民間美術》時,學生基于教材內容,通過學校開放的圖書館資料和查閱相關的網絡資料豐富了自己對民間美術的認識,發(fā)散了自己的思維,這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肯定其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樹立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從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初中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在新的教學理念下,豐富教學方法,最終實現教學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全面提高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