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寶蓮
摘 要 為了解決就業(yè)難等法學教育困境,適應和貫徹教育部聯(lián)合中央政法委提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傳統(tǒng)的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亟待優(yōu)化。優(yōu)化的路徑就是建議采用拓展式教學方法,具體看就是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上的拓展,課程體系設計上的拓展,以及教學場地的拓展,提高學生運用民事訴訟法學相關知識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的培養(yǎng),促進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yè)的深度銜接。
關鍵詞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 民事訴訟法學 教學方法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53
University Civil Procedural Law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ation
——Take Excellent Law Talents Training Model for the Study Perspective
CHANG Baolia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Law School,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other educational plight law, adap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entral Political and Law Commiss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jointly made remarkable legal talent training pla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needs to optimize the Civil Procedural Law. Optimized path is recommended to expand teaching methods, in particular, it is to realize the expans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exp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design, and expand teaching space,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use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civil procedure law related legal issues, strengthen law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and promote deep convergence of legal education and the legal profession.
Key words excellent law talents training; Civil Procedure Law; teaching methods; optimization
1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高等院校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優(yōu)化之必要性
(1)高校法學教育之困境呼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施。近年來,我國法學教育規(guī)模日益擴大,法學專業(yè)的招生人數(shù)日益增加,但法學專業(yè)的就業(yè)形式卻日益嚴峻,人們自然而然地會得出法律人才已嚴重過剩的結論。實際上,在我國法律人才出現(xiàn)過剩僅是表面現(xiàn)象,真實的情況是,我國高端法律服務領域人才匱乏,我國西部地區(qū)法律人才嚴重不足。法科學生就業(yè)難昭示了我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機制出現(xiàn)了問題,提高法律人才培養(yǎng)質量成為我國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發(fā)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
(2)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要求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民事訴訟法學既是法學專業(yè)本科階段16門主干課程之一,又是保障和實現(xiàn)民事權益的程序法以及應用性、技能性、操作性很強的部門法,在培養(yǎng)卓越法律人才的過程中,是一門必不可少的法學科目和必修課程。傳統(tǒng)的民事訴訟法學課程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不能適應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已經(jīng)變得非?,F(xiàn)實和緊迫。對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有助于解決現(xiàn)在高等院校法律人才培養(yǎng)機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提高法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核心,充分發(fā)揮法學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3)現(xiàn)有研究之不足讓進一步深化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研究十分必要。關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探討,目前學界主要集中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育目標設定、課程設計與教學安排方面,比如學者房沫從理念和模式方面論述了培養(yǎng)西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的方案。①學者李麒、王繼軍、葉永祿從實踐教學的角度探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②葉永祿主張應加大資源配置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加強法學實踐性課程及內(nèi)容體系的設計。③學者王晨光從法學教育目標設定、課程設計與教學安排方面探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④另外,學者崔紅從行政法學教學改革的角度探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⑤主張從團隊建設、案例教材建設、案例教學方法、模擬法庭方面進行培養(yǎng)。但學界立足于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對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展開探討的不是很多。鑒于教學方法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以及作為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學在法學學科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民事訴訟法學課程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思路以及具體實施方案,以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的深度銜接。
2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之優(yōu)化目標和優(yōu)化原則
2.1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目標
(1)強化民事訴訟法學教學中的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2)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的培養(yǎng)。(3)提高學生運用民事訴訟法學相關知識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4)促進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yè)的深度銜接。
2.2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下的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原則
(1)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優(yōu)化應當遵循中央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目標。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yè)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重點。適應多樣化法律職業(yè)要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化學生法律職業(yè)倫理教育、強化學生法律實務技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促進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的深度銜接。(2)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優(yōu)化應當符合民事訴訟法學課程本身的特點。首先,民事訴訟法學體系和內(nèi)容龐大,既包括基本原理、基本制度篇,還包括程序篇。在具體講授時需要的課時數(shù)較多。其次,民事訴訟法學在法學科目設置中屬于基礎性的、必不可少的科目。它屬于程序法的范疇,其它民事實體法中規(guī)定的權利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程序法的保障。其三,民事訴訟法學雖然屬于程序法的范疇,但它并不僅僅是實體法的助法,它具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絕不能忽視其中基本的原理和制度的學習。其四,民事訴訟法學屬于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部門法,不僅僅講授基本理論,還講授具體的程序運作和訴訟技術,僅僅靠理論學習難以掌握其精髓和實質,更多地需要進行具體的實習和實踐活動。其五,民事訴訟法學是培養(yǎng)學生法律實務技能的必備學科。民事訴訟法學是一門關于權利救濟、糾紛解決、程序運作、訴訟技能的學科,所以民事訴訟法學和法律職業(yè)主體的執(zhí)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密切相關。
3 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之優(yōu)化路徑
3.1 拓展式教學方法——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民事訴訟法學教學方法優(yōu)化路徑的理性選擇
根據(jù)教育部聯(lián)合中央政法委下發(fā)了《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若干意見》,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的重點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yè)人才,在培養(yǎng)過程中堅持厚基礎、寬口徑,提高學生運用法學知識方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作為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民事實體法互為依存、密切聯(lián)系,尤其是在分析和解決實際的法律問題時更是如此。這就要求我們在民事訴訟法學課堂教學中絕不能只是單純地講授民事訴訟法學方面的知識,應當拓寬講授范圍,適時地增加其它法律部門中和民事訴訟法學有關聯(lián)的知識,一方面拓展學生的思路,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法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2 “拓展式”教學方法的實施思路
(1)教學內(nèi)容上的拓展。在教學內(nèi)容上,要從程序法的講授拓展到實體法的講授,從理論講授拓展到法律技能的培養(yǎng),從訴訟法學專門知識的講授拓展到法律職業(yè)倫理知識的講授,從關注講課質量拓展到關注學生未來就業(yè),從訴訟法學知識的講授拓展、滲透到社交禮儀等人文知識的講授。(2)課程體系設計上的拓展。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從必修課程拓展到專題研究等選修課程,從理論課程拓展到案例分析研究課程,從教材知識的講授拓展到司法考試專題知識的講授。(3)教學場地的拓展。民事訴訟法學的教學場地不僅僅限于課堂上,應從課堂教學拓展到模擬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診所、甚至校外實習基地等場地。
3.3 拓展式教學方法上的具體實施
3.3.1 民事訴訟法學必修課之拓展式教學方法
民事訴訟法學在高校都是作為必修課來開設的,且以課堂講授為主,但作為程序法的民事訴訟法,知識點比較散,不易抓住要點,難以理出各個制度、規(guī)則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的課堂講授易使聽者產(chǎn)生繁瑣、厭倦的的感覺,在日本有學生將民訴稱為“催眠之訴”。為了克服民訴法課堂講授帶來的弊端,作為必修課的民事訴訟法應當采用拓展式教學方法。
第一,課堂教學方法的拓展。首先,講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可以采用啟發(fā)法、提問法、小組討論法、具體事例闡述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克服民事訴訟法學枯燥、空洞的特點。其次,采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法律思維養(yǎng)成的專業(yè)法學教學方法。民事訴訟法中主要解決兩大問題,即事實認定和法律的選擇和適用,這就涉及到事實判斷、價值判斷、法律的解釋和選擇等問題。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一個具體特定的案例時進行事實判斷和法律的選擇與適用的能力?必須采用專業(yè)的法學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采用“要件事實分析方法”“規(guī)范和事實之間的往返流轉分析方法”、邏輯學中的三段論推理方法、經(jīng)驗判斷方法、價值判斷方法等。
第二,教學內(nèi)容上的拓展。首先,應將民事訴訟法學和相鄰法律部門進行比較講授。不能只講授民事訴訟法學的知識,還應當講解民事訴訟法學和憲法及其它部門法之間的關系,比如和民法、經(jīng)濟法等實體法及和刑事訴訟法、仲裁法、公證法、人民調解法等其它程序法之間的關系。因為民事訴訟法在實踐中的運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實體法和程序法雙重視角下的協(xié)同運作,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間或交叉混合存在,及公證、仲裁、訴訟程序的選擇適用。其次,在課堂講授中灌輸法律職業(yè)倫理知識、社交禮儀知識。民事訴訟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僅僅講授民事訴訟法學方面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實踐活動的需要,還有必要在課堂中適時講授法律職業(yè)倫理知識、社交禮儀知識及其它人文社會學方面的知識,加深學生對民訴法實踐性特點的認識和了解。
3.3.2 民事訴訟法選修課之拓展式教學方法
(1)案例分析選修課之教學方法。在講述關于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選修課時,不能僅僅局限于民事訴訟法方面的案例,還應當從程序法方面的案例分析適當加以拓展,在案例中加入實體法方面的案情,讓學生對既涉及實體又涉及程序的案例加以綜合分析。此外,還應當從某一制度、某一程序方面的案例分析拓展到綜合性的案例分析;從一審程序的案例分析拓展到包括二審、再審程序的全程性的案例分析,從普通程序的案例分析拓展到特別程序的案例分析,從學理型的案例分析拓展到司法實務型的案例分析以及司法考試中的案例分析??梢圆捎弥v授法、多媒體教學法、設問法、辯論法、總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具體到案例分析中所采用的具體方法,也應當拓展視野和思路,將實體和程序中的分析方法融會貫通加以運用,比如在分析某個特定案例中的案件事實和所要適用的法律時,不僅要運用程序法中的“七何法”,還需要拓展運用民法中的法律關系分析方法和請求權基(下轉第134頁)(上接第109頁)礎分析方法;在分析案件中的證明對象時,不僅需要研讀案情,并通過實體法找到應該適用的法律法規(guī),還應當通過實體法中規(guī)定的要件事實,最終找到待證的要件事實。
(2)民事訴訟專題研究選修課之教學方法。講述作為選修課的民事訴訟專題研究,除了在內(nèi)容上加以深度拓展,即將民訴法理論和原理上進行深度挖掘和知識的系統(tǒng)化外,在教學方法上也應當加以拓展,既可以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還可以采用提問法、啟示法、小組討論法、學生就某個專題、某個法條進行分析闡述等教學方法。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是因為專題研究首先需要在理論上幫助學生理清民訴法中最主要的原理和較為重要的制度和程序,使這些重要的原理和制度變得系統(tǒng)化、清晰化。采用提問法、啟示法、小組討論法,是為了克服專題研究理論化、抽象化和枯燥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民訴實踐性選修課之教學方法。民事訴訟實踐選修課主要包括模擬法庭審判和診所教育以及司法文書,這些實踐性課程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法律執(zhí)業(yè)能力和訴訟技能,所以首選的方法應當是情景設定法、角色扮演法、辯論法、多媒體教學法、寫作訓練法等。但也不能局限于這些,應將這些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法拓展到教師設定專題法、設問法、教師指導法、教師原理點撥法以及總結歸納法等,以發(fā)揮教師在實踐課中的導演角色,以免使學生失去了方向。
注釋
① 房沫.西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探索——以廣西大學法學教育為例.高教論壇,2013.4(4).
② 李麒,王繼軍.實踐教學與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中國高等教育,2012(24).
③ 葉永祿.論法學實踐教學與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教育——有感于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3.5.26(3).
④ 王晨光.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計劃的實施——法學教育目標設定、課程設計與教學安排芻議.中國大學教學,2013(3).
⑤ 崔紅.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與行政法學教學改革.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