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彩虹 韋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弊R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甚至反復抄寫,學生很快便對識字失去了興趣。如何才能讓識字教學避開枯燥,充滿趣味呢?我有幸參與了市級課題“小學低年級有效識字策略研究”的研究工作,獲得了不少能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我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覺得十分有效。
一、猜謎語識字
教學中,我經(jīng)常根據(jù)漢字的特點設計猜謎語這樣的智力游戲,幫助學生識字。如教“秋”字時,出示謎語:“一半綠油油,一半紅通通,待到豐收時,農(nóng)民笑呵呵。”我教“風”字時,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水兒見它起波濤,云兒見它快快跑?!睂W生猜對后,興趣來了,我趁機教學“七”字——“十字尾巴彎彎,算算比十少三”,“匹”字——“三面有墻一面空,有個小兒在當中”,還有“哥”字——“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激”字——“有個孩子叫白方,站在水邊看文章”。學生們聽了這樣形象生動的描述,都樂開了花。
在猜謎的過程中,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fā),并自己嘗試編一些謎語。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班的男孩兵兵,他在課堂上興致勃勃地舉手說:“老師,我也會編字謎!”看他那興奮勁兒,我便示意他大聲說出來,他說:“大口吃小口,大家猜猜是什么?”原來是“回”字!當時我真的沒想到一年級的學生竟會如此聰慧,他的這一“壯舉”贏得了全班熱烈的掌聲。從此,我們班編字謎的人才真是層出不窮!學生在猜字謎、編字謎的過程中,既識記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義,還啟迪了智慧。
二、編順口溜識字
順口溜識字法,是根據(jù)漢字的結構,先分析部件或筆畫的特點,然后編成順口溜以幫助學生記憶字形的一種識字方法。例如教學“全”字,編出:“大王頭上一個人”;教學“金”字:“有個人他姓王,兜里裝了兩塊糖”;教學“廣”字:“一點一橫長,一撇在左方”;教學“心”字,“一口鍋,炒豆豆,一顆在鍋里,兩顆在外頭”。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學生們也能從識字中獲得許多樂趣,此種方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三、情境體驗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嘗試著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識字。例如,在學習動詞時,我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特別好動的特點,提醒學生在學習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時,學生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再如,學習“跳”字時,學生先想一想跳的動作,然后再做一下,這樣就明白了“跳”是用腳(足)跳,所以是足字旁。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不但記清了字形,弄懂了字義,還有如此輕松愉悅的體驗,他們樂此不疲。
四、生活中識字
漢字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我引導學生把生活當成語文課堂,在生活的舞臺上識字。這樣做,不僅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識字量,還提高了他們識字的成就感,讓他們覺得生活處處可識字。
1.姓氏識字
一年級新生剛入學時,對身邊的小伙伴不熟悉但又很好奇,很想和新同學交朋友。因此,在開學初我安排了專門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到臺上作自我介紹。在此基礎上,我又讓他們自己制作名片,并將名片送給最想認識的小伙伴。名片可以多次傳遞,這樣就可以認識更多的同學。一個星期之后,我又嘗試讓一些學生分發(fā)作業(yè)本,能認識名字的本子就準確地送出去,遇到不認識的就問老師,問過了就要努力記住。過一兩天我就換一批學生來發(fā),沒過多久,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地把本子發(fā)出去了。不知不覺地,學生們又輕松認識了一百多個字。
2.吃玩識字
學習資源無處不在。我常常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以外的學習渠道自主識字。如在生活中利用各種標語、商標、招牌、廣告等識字。為了便于展示、交流,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識字剪貼本”,將生活中吃、玩物品上的商標揭下來貼在本子上,如“娃哈哈礦泉水”“芭比熊蛋糕”“大白兔奶糖”等,引導學生在感興趣的物品上識字學習。當然,這項工作需要家長的引導與配合。再比如,讓家長在帶孩子出去的路上,經(jīng)常問問招牌上寫的是什么,店叫什么名字。時間長了,很多字就潛移默化地被記住了。而且一年級的小學生對周圍的環(huán)境很感興趣,有著極大的識字熱情,長此以往,即使家長不問,他們自己也會主動去認識這些漢字,享受識字的樂趣。
3.環(huán)境識字
剛入學的學生對校園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鮮有趣。結合入學教育,我?guī)ьI學生來到校門口,讓他們認認校名“沭陽縣第二實驗小學”;認認藝術活動室名稱,如“音樂室、舞蹈室、書法室、圖書室、電腦室”等;認識“男衛(wèi)生間、女衛(wèi)生間、學生公寓、餐廳、第二實小校車”等和學生每天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場所名稱。我還帶學生認讀校園路標、櫥窗主題等。學生們在這樣的活動中既了解了校園,又輕松認識了許多與學校生活相關的漢字。我還聯(lián)系家長,讓他們在家里給自己家庭中的電器或家具掛上“名片”,這樣,學生就把熟悉的環(huán)境與識字有機地融為一體,不斷增加識字量。
五、游戲鞏固識字
溫故而知新。學生學過的字如果不及時鞏固很快就會忘記。教學中,我巧妙利用游戲,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過的字得到及時鞏固。
1.摘果子
先制作一棵果樹,在果樹上貼著需要復習鞏固的有關生字作為蘋果。學習小組根據(jù)不同要求到前面去摘果子,如按偏旁摘都是“提手旁的生字蘋果,或摘聲母都是“j”的果子,也可以根據(jù)謎面去摘果子等,多形式引導學生鞏固生字。
2.開火車
為了引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課前可引導每個學生回家做生字卡片,卡片上寫上相關生字的字形、拼音,對于重點部位如音節(jié)的韻母、生字的偏旁等可以用彩色筆標注提醒。在組織復習時,可以由某一排學生到前臺舉著生字卡片,讓其他小組開火車認讀??梢灾苯幼x字音,也可以先讀讀字音,再給它找個朋友。誰讀錯了,火車就停下,請其他修理員來幫忙,修好了后繼續(xù)開。
3.找朋友
“找朋友”是學生非常喜歡玩的游戲之一。例如,一學生拿一張字卡“打”,說:“找呀找,找呀找,誰是我的好朋友?”拿卡片“拔”和“拍”的同學就都可以上前說:“我呀,我呀,我是你的好朋友。”大家說:“對對對,‘拔是‘打的好朋友 ,‘拍是‘打的好朋友 ?!弊詈蟠蠹引R讀卡片上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偏旁。教師也可以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用金牌的形式掛在學生胸口,先讀一讀,然后讓學生選擇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此游戲很有對象感,學生特別喜歡。
4.小小魔術師
此游戲主要是通過把一個字添上一兩筆形成另一個新字,如“木”,變出了:本、禾、術、未、米等字;“日”,變出了:電、甲、由、申、田、白、百等字。還可以用于由兩個熟字組成的生字,如:“日”和“木”合成“果”、“小”和“大”合成“尖”、“日”和“月”合成“明”等,多變的形式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六、評價激趣識字
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有效的評價方式,不僅增強學生自信心,還讓他們愛上識字,甚至愛上語文這門功課。如表揚學生時,我讓其他學生邊拍手邊說:“棒棒棒,你真棒!你是我們的好榜樣!”同時把此話制成卡片張貼在黑板的一角。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熟悉了內容,也認識了生字,不再新奇,我便換了個表揚口號,變成:“小××,了不起,識字大王就是你!”大家邊說邊向他豎起大拇指。這樣不僅鼓勵了學生,還讓他們學會了句子。
為了保持學生主動識字的熱情,我還定期開展識字成果交流展示會,并對一些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這樣,學生們就更有動力了。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我班學生的識字量明顯增多,繪本上的文字閱讀基本沒什么障礙了。
實踐證明,一個人在愉快心境中學習,無論是感覺、知覺,還是記憶和思維,都會處于活動的最佳狀態(tài)。特別是面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重視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情境,喚醒和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期達到“則其進自不能已”的教學效果。我秉承了這個原則,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情境萬花筒中快樂而高效地識字,為提高閱讀能力鋪就了引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