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愛軍
細胞及組織病理學與宮頸疾病診斷的相關性研究
代愛軍
目的 探討宮頸細胞學檢查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與宮頸疾病診斷間的相關性。方法 收集宮頸疾病患者220例,均接受液基細胞學檢查(TCT)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比較其診斷結果。結果 經TCT檢查顯示宮頸上皮異常,其中,134例(60.9%)為ASCUS,12例(5.5%)為ASC-H,47例(21.4%)為LSIL,27例(12.3%)為HSIL。220例經病理診斷83例正常/炎癥,28例非典型挖空細胞,52例CINⅠ,47例CINⅡ/Ⅲ,4例鱗癌,6例腺癌.兩種方法的LSIL診斷符合率為68.1%(32/47),對HSIL的符合率為66.7%(18/27)。結論 TCT技術對于宮頸病變的早期篩查以及宮頸癌的檢出具有重要意義,其診斷結果與臨床病理組織學診斷之間具有較高的符合率,對于宮頸病變的篩查具有重要意義。
宮頸疾病;細胞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正常子宮發(fā)展成為子宮頸癌的過程較長,需要經歷宮頸上皮內瘤變后再發(fā)展至浸潤癌,這一階段需要約10年的時間[1]。因此,早期篩查宮頸病變并及早予以有效干預對于本病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比較分析了經子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顯示異常的患者與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進行比較,旨在分析TCT對于宮頸疾病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洛陽東方醫(yī)院收治的經TCT檢查疑似宮頸病變患者220例,患者均具有TCT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患者年齡18~72歲,平均(42.3±3.7)歲。
1.2 方法
1.2.1 TCT檢查 以特制子宮頸刷按照加壓取材法進行取材,常規(guī)刷取子宮頸表面以及子宮頸管脫落的上皮細胞,并將取得樣本的宮頸刷置于特制細胞保存液中,上下振蕩5次,將宮頸刷取出,密封標本瓶并送至病理細胞室檢查。液基細胞制片均以ThinPrep 2000液基薄層細胞自動制片機進行制片。
1.2.2 病理組織活檢 采用陰道鏡仔細觀察患者的宮頸情況,并在鏡下采用活檢鉗咬取病變區(qū)宮頸上皮組織適量送至病理科做組織學檢查。
1.3 閱片與診斷標準
1.3.1 TCT診斷 采用2001年國際癌癥協(xié)會(NCI)所推薦的子宮頸細胞學分級系統(tǒng)(TBS)進行分級診斷,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正常或炎癥細胞(WNL)、非典型鱗狀細胞-不能明確意義(ASCUS)、非典型鱗狀細胞-傾向上皮細胞高度病變(ASC-H)、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LSIL)、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SIL)以及非典型腺細胞(AGC)。
1.3.2 組織病理診斷 按照鱗狀上皮或腺上皮全層內非典型增生細胞情況及其所占范圍將宮頸病變分為以下幾種病理診斷類型:宮頸炎癥;宮頸非典型性挖空細胞;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Ⅰ級、Ⅱ級、Ⅲ級;鱗狀細胞癌以及宮頸腺癌等。其中,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LSIL)多提示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或者CINⅠ,而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SIL)多提示為CINⅡ或CINⅢ。
220例經病理診斷83例正常/炎癥,28例非典型挖空細胞,52例CINⅠ,47例CINⅡ/Ⅲ,4例鱗癌,6例腺癌。經TCT檢查顯示宮頸上皮異常,其中,134例(60.9%)為ASCUS,12例(5.5%)為ASC-H,47例(21.4%)為LSIL,27例(12.3%)為HSIL。TCT診斷LSIL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為CINⅠ的符合率為68.1%(32/47),HSIL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為85.2%(23/27)。TCT診斷結果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符合情況見表1。
表1 220例患者TCT檢查與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比較
由于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歷時較長的病理演變過程,這為宮頸癌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提供了充分的時機[2]。故早期篩查、診斷和治療對于預防宮頸癌或阻斷病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臨床篩查和診斷宮頸病變主要是采取“三階梯診斷流程”,即首先采用TCT技術進行篩查,發(fā)現(xiàn)細胞學異常(即TCT檢查顯示為ASCUS以上者)或者存在明顯臨床癥狀(例如接觸性出血等),對于這類患者實施陰道鏡下檢查,并在鏡下可疑病變部位進行活檢取材做組織病理學診斷[3]。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細胞學診斷疾病的上升,TCT以及組織病理學診斷符合率也將隨之升高[4]。本研究中,有134例患者經TCT檢查診斷為ASCUS,經組織病理學診斷顯示,81例為正?;蜓装Y,18例為非典型挖空細胞,24例為CINⅠ,TCT與組織病理學診斷的符合率為91.8%(123/134);其中,非典型挖空細胞的陽性率為13.4%(18/134),CINⅠ的陽性率為17.9%(24/134),CINⅡ/Ⅲ的檢出率為8.2%(11/134),陽性檢出率與張建新等[5]報道較為接近。提示對于經TCT檢查顯示為ASCUS患者,應引起高度重視,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此外,經過TCT檢查顯示為ASC-H的12例患者中,經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3例為CINⅡ/Ⅲ,兩種方法的診斷符合率為25.0%(3/12),2例為腺癌,可能是由于兩種檢查方法的細胞形態(tài)與細胞排列具有相似性,鑒別難度較大所致[6]。ASC-H的陽性檢出率達41.7%(5/12)。經TCT檢查顯示為LSIL的47例患者中,組織病理檢查顯示8例為非典型挖空細胞,24例為CINⅠ,無正常或炎癥病例,兩種方法的診斷相符率為68.1%(32/47),同時還檢出15例CINⅡ/Ⅲ,無腺癌和鱗癌,陽性檢出率為31.9%(15/47)。經TCT檢查顯示為HSIL的27例患者中,經組織病理學檢查18例CINⅡ/Ⅲ,另有鱗癌和腺癌各4例,陽性檢出率為96.3%(26/27),兩種方法的診斷符合率為85.2%(23/27),這與張莉萍等[7]報道較為接近。因此,對于經TCT檢查顯示為HSIL者,應及時進行陰道鏡下病理組織活檢,即便經單次陰道鏡檢查未見異常者,仍應密切隨訪,提高警惕性[8]。
綜上所述,TCT檢查具有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等特點,具有與組織病理檢查較高的符合率,對于宮頸病變的早期篩查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經TCT檢查異常但難以確診者建議及早行陰道鏡下組織病理活檢,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
[1] 李琴艷,付雯,鄒鵬,等.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與組織病理學檢測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5):879-881.
[2] 才秋敏.宮頸液基細胞學與組織病理學對照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8,30(2):159-160.
[3] 張鳳芹,王勝和,王志芳,等.2312例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異常結果部分組織病理學對照[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9,30(2):181,183.
[4] 劉換新,王彩霞,劉梅,等.宮頸毛玻璃細胞癌臨床病理觀察[J].武警醫(yī)學,2013,24(2):139-142.
[5] 張建新,張長淮,周艷秋,等.15393例宮頸液基細胞學與組織病理學的對照分析[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7,36(7):485-488.
[6] 鄭冬梅,靳艷和.宮頸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210例組織病理學結果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07,23(10):948-949.
[7] 張莉萍,桂賢,奚豪,等.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和組織病理學對照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1(3):50-54.
[8] 卞美璐,陳慶云,張小燕,等.對宮頸細胞學診斷意義未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患者的臨床管理[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33):2339-234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8.021
河南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洛陽東方醫(yī)院病理科(代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