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志
腹腔鏡治療急腹癥68例的療效觀察
張奇志
目的 探討腹腔鏡治療急腹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68例急腹癥患者,并隨機平均分配到對照組和觀察組(n=34)。對照組接受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觀察組接受腹腔鏡手術,觀察2組的手術基本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總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總時間)、術后情況(手術并發(fā)癥、手術成功率)等評定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總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依次為(45.8±9.2)mL、(40.1±4.9)min、(8.2±1.0)h、(26.8±3.1)h、(5.7±0.8)d,均低于對照組的(88.1±14.2)mL、(87.8±8.9)min、(17.5±2.1)h、(37.5±4.3)h、(9.5±1.3)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手術成功率、術后并發(fā)癥率為97.1%、2.9%,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2.4%、11.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能夠有效治療急腹癥,創(chuàng)傷小,縮短住院時間,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腹腔鏡;急腹癥;療效
急腹癥是普外科的常見急重癥,是腹腔內(nèi)臟器疾病所造成的急性腹痛,其主要癥狀是突發(fā)性劇烈腹痛,具有發(fā)病率高、發(fā)病急、病因較復雜、病情進展快以及病情多樣化等特點[1-2]。當發(fā)生急腹癥時,患者會疼痛難忍,嚴重時還可能造成死亡。近年來的腹腔鏡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將探討腹腔鏡在急腹癥中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江西省泰和縣中醫(yī)院共收治68例急腹癥病患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便、發(fā)熱、休克、血尿、腹脹、嘔吐以及腹部觸壓痛等臨床癥狀。術前診斷:闌尾炎20例,胃穿孔12例,膽囊炎8例,十二指腸穿孔14例,急性腸梗阻14例。68例患者隨機平均分配到對照組和觀察組(n=34)。對照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24~76歲,平均(42.7±6.0)歲,病程1~4h,平均(2.2±0.5)h;觀察組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24~77歲,平均(42.9±6.2)歲,病程1~4.5h,平均(2.4±0.5)h。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腹腔鏡下手術治療,氣管內(nèi)插管,靜脈復合全身性麻醉。建立人工氣腹,并維持8~13mmHg的腹腔壓力,經(jīng)鞘在患者的臍部小心放入器械探查,仔細地循序探查肝臟、膽、胃、小腸、大腸以及闌尾等臟器,觀察有沒發(fā)生病變或者積液,根據(jù)病變部位及其基本性質(zhì)合理選擇腹腔鏡手術的操作孔。手術器械置入,在腹腔鏡下準確進行手術操作治療,手術順利后消除氣腹,縫合切口,手術結束,術后常規(guī)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其中急性闌尾炎患者行腹腔鏡下的闌尾切除術,胃穿孔、十二指腸穿孔患者行腹腔鏡下的穿孔修補術,急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下的膽囊切除術,急性腸梗阻患者行腹腔鏡下的腸粘連松解術。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術前操作與觀察組相同;根據(jù)患者的腹痛位置來切開腹部,切除病變組織,縫合傷口,術后常規(guī)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的手術基本情況(術中出血量、手術總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總時間)、術后情況(手術并發(fā)癥、手術成功率)。其中手術成功是指患者接受手術后,體征得到有效緩解或者消失,實驗室以及影像學檢查均沒有異常情況,患者術后感覺良好,順利恢復正?;顒?。手術成功率=手術成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的手術基本情況 2組患者分別接受治療后,觀察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總時間、進食時間、排氣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的手術基本情況(x±s)
2.2 2組的術后情況 2組患者分別接受治療后,觀察組的手術成功率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手術后情況對比[n(%)]
急腹癥是普外科常見病之一,發(fā)病后不但疼痛且病情進展快,引起患者的極大痛苦,患者常常難以忍受,若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危及生命。傳統(tǒng)治療急腹癥的方法是開腹手術,其局限性大,手術創(chuàng)傷性大,會對患者的正常臟器造成較大損傷,同時手術時間長,術中會出血量較多,患者的恢復時間長,恢復速度慢,延長了住院總時間,此外術后并發(fā)癥相對較多[3-4]。近年來,腹腔鏡技術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效果明顯,相對于開腹手術,腹腔鏡在治療急腹癥中的優(yōu)點包括:手術切口小,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性小,患者的痛苦少,縮短住院天數(shù);手術的視野更廣闊,操作更為方便,手術過程在腹腔鏡的幫助下能夠更為全面地、清晰地探查病變部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腹腔內(nèi)的生理環(huán)境;手術的出血量少,患者的進食時間、排氣時間明顯縮短,手術總時間縮短,手術成功率較高;患者手術后的恢復速度快,恢復效果好,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例數(shù)少,安全性高[5-6]。此外,腹腔鏡探查不會受到病人體格的限制,即使患者腹壁較肥厚、體態(tài)較肥胖,均可以接受探查,同時對于癥狀不夠典型的高齡急腹癥患者,此手術具有更高的確診率,減少延誤治療的可能[7]。本研究中,腹腔鏡下能夠有效治療急腹癥,手術成功率高,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該研究結果與桑學仁[8]、張強斌等[9]的臨床效果觀察相一致,值得推廣應用。
[1] 梁昌衛(wèi).腹腔鏡在普外急腹癥65例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2,29(3):533-535.
[2] 史永光.腹腔鏡用于100例普外急腹癥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219-220.
[3] 顧敏,范原銘,王強,等.腹腔鏡用于102例普外急腹癥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0,39(10):1267-1268.
[4] 鄧勇.106例老年急腹癥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8):45-46.
[5] 莫青波.腹腔鏡在普外科急腹癥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5):789-790.
[6] 呂耀龍,宗大偉,靳巍,等.腹腔鏡技術在老年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J].西南軍醫(yī),2010,12(6):1182-1184.
[7] 劉軍輝,張學軍,趙永靈,等.腹腔鏡在外科急腹癥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3,19(33):78-79.
[8] 桑學仁.普外科腹腔鏡治療急腹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9):116-117.
[9] 張強斌,譚一言,楊斌.腹腔鏡在急腹癥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1,17(17):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52
江西 343700 江西省泰和縣中醫(yī)院普外一科 (張奇志)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7.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