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琢佳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課內(nèi)習作練習,《語文課程標準》也是從第二學段明確規(guī)定課內(nèi)習作最多每學年16次。廣大一線教師都知道,這樣的安排對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練筆貼近教材,緊隨課堂,是讀寫結(jié)合最有效的載體,也是聯(lián)結(jié)閱讀和作文的一座橋梁。課堂練筆相較于作文,因其形式多樣、機動靈活、難度適中,學生樂于接受,又因其針對性強、作用顯著,教師樂于組織安排。那么,課堂練筆究竟練在何處,才能發(fā)揮練筆的最大功效呢?筆者發(fā)表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 仿照精美語段練筆,學會遣詞造句
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用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體裁多樣,是學生積累優(yōu)美語言,學習寫作方法最好的范文。文本中精彩優(yōu)美的語段是讀寫訓練的結(jié)合體,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感悟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還可以巧妙設計,引導學生練筆,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使用各種修辭手法和描述方法。如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云房子》第二自然段:“一群小鳥飛過來,它們說:‘哇,這么多白云!我們來造云房子。’不一會兒,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有很高的大樓房,有很寬的大禮堂,也有一點點小的,小得只可以住進一只小麻雀?!睂τ谶@一教學重點段落,可以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文本優(yōu)美的語言,在動筆繪畫中感悟小鳥造出的云房子千姿百態(tài),還可以出示天上云朵圖片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并仿照課文練筆,讓學生在模仿中嘗試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紤]到二年級學生表達能力稚嫩,練筆可以設計成填空形式:云房子可多了,有的像 那樣 ,有的像 那樣 ,有的像 那樣 ,還有的像 那樣 。學生有課文為例,有圖片和生活常識引導,很快就能完成填空。再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小露珠》一課2、3、4小節(jié)分別寫青蛙、蟋蟀、蝴蝶向小露珠問好,稱贊其像鉆石那樣閃亮、像水晶那樣透明、像珍珠那樣圓潤。教學中先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頌讀中體會小動物對露珠的贊美,接著再引導學生想象還會有哪些小動物看到小露珠并且又會怎樣稱贊小露珠呢?讓學生動筆寫下來,學生筆下自然會出現(xiàn)蜻蜓、蝸牛、蜜蜂、小鳥等五花八門的小動物,并寫下精彩紛呈的贊美語言。
二、 利用留白懸念練筆,引導合理想象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采用詳略安排情節(jié),略寫的次要內(nèi)容往往一筆帶過,有的甚至沒有著筆,給讀者留下“空白”。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需要對略寫的部分進行補充,對留白的部分展開續(xù)寫,這樣的練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一文中年幼的孫中山心疼姐姐,反對母親纏足,文中寫到:“‘你年紀小,還不懂這些事?!瘚寢尯蹨I把孫中山推出房門……”文中配有一幅插圖,此處無聲勝有聲。緊接著下文就寫到:“以后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筆者在教學中,巧妙地利用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補白:
師:同意老師把這里的省略號改成句號嗎?
生:不同意。
師(出示插圖):媽媽把孫中山推出房門后,背對著房門,會和姐姐說什么?接著又做了些什么?屋外,拖著長辮的孫中山雙手叉腰,聽到姐姐發(fā)出的什么聲音?心里會怎樣想?
布置學生交流討論,接著讓學生根據(jù)提示進行補白練筆。
媽媽含著眼淚把孫中山推出房門,她無可奈何地說 ,姐姐苦苦哀求 ,媽媽流著眼淚,開始 ,姐姐伸出手 。門外的孫中山聽著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雙手憤怒地叉起腰,心里想 。
借助插圖,再給孩子搭一架思維的梯子,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深入思考,自然得出孫中山自小就種下了敢于反抗不合理制度的種子。學生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維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課文結(jié)尾委婉含蓄,甚至戛然而止,讓人回味無窮。對于這樣的課文,可以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依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線索,展開合情合理的想象,進行練筆。低年級的傳統(tǒng)篇目《狼和小羊》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課文結(jié)尾寫道:“說著,狼就往小羊身上撲去……”文中的省略號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筆者在完成這一課教學后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張開大嘴伸長爪子的狼,河邊吃驚的小羊,旁邊嘩嘩的流水,地上的青草,岸邊的石頭等,再讓學生大膽想象,續(xù)編故事,結(jié)果孩子們興致高漲,編出的故事精彩紛呈。有的說:“狼往小羊身上撲去,小羊機靈地向旁邊一閃,躲過了狼的進攻,可是狼卻一下子撲進了河中,被嘩嘩的河水沖走了?!庇械恼f:“狼用力過猛,腳下的石頭一滾,一下子栽倒在地,結(jié)果狼的腿摔斷了,小羊高興地跑回家了。”有的說:“狼向小羊撲去,可地上的青草很滑,狼一下子滑倒在地摔傷了,小羊得救了?!?/p>
三、 參考課文結(jié)構(gòu)練筆,掌握謀篇布局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語文課堂要憑借文本,從字詞、主題、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寫法等方面著手,讓學生習得知識、拓展視野,并把課文中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遷移到課外閱讀和寫作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蘇教版五年級上冊《黃山奇松》一文層次清楚、中心突出,尤其是描寫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奇松語句清新、詳略得當,與課文結(jié)尾點面結(jié)合、相得益彰。學完這篇課文,筆者安排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完成家鄉(xiāng)某一景物的練筆。學生寫作時自覺參照《黃山奇松》的間架結(jié)構(gòu),模仿文本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借鑒課文謀篇布局,學生交上來的練筆質(zhì)量大大提高,超乎筆者的想象。
像寫景的《桂林山水》《廬山的云霧》,寫人的《海倫·凱勒》《諾貝爾》,寫活動的《記金華的雙龍洞》等都是經(jīng)典的習作例文,參照這樣的范文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筆,不僅降低了寫作難度,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更能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也得到了真正的體現(xiàn)。
四、 重組課文內(nèi)容練筆,積累運用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學生往往不喜歡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如同記流水帳,語言干澀無味,缺乏真情實感,究其原因是語言匱乏,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描述所見所聞和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雖然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也背誦了很多優(yōu)美的課文,但這種簡單機械地背誦記憶的課文只能屬于消極語言,未能將文本中優(yōu)美的語段存入語言倉庫成為學生的積極語言。因此,閱讀教學不僅要注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要注重對文本語言的理解,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品味感悟文本語言的魅力,并通過重組、復述和改寫等訓練方式,真正內(nèi)化文本語言,逐步實現(xiàn)流利于口頭、流淌于筆端的表達。賈志敏老師執(zhí)教的《中彩那天》就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教學第一、二自然段時,賈老師先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課文,特別重視指導學生要讀好母親安慰家人的話:“一個人只要活得有骨氣,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接著進行表達訓練,出示“拮據(jù)”“夢寐以求”汽車”三個詞,請學生按順序說說兩段話的意思。生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我家很拮據(jù),父親夢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辟Z老師又把“汽車”放到“拮據(jù)”與“夢寐以求”兩個詞的中間,生2:“雖然我家很拮據(jù),但能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是父親夢寐以求的?!痹俳粨Q“拮據(jù)”和“夢寐以求”的位置讓學生說,生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父親夢寐以求能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但我家很拮據(jù)……”最后還在“拮據(jù)”后加一個“?”,示意學生繼續(xù)說。生4:“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父親夢寐以求能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汽車,但我家很拮據(jù),這怎么可能呢?”
賈老師通過練說來訓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語言的運用。針對不同題材的課文,學完后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寫景的文章改寫成導游詞,狀物的文章改寫成自述等。
五、 觀察課文插圖練筆,促進遷移拓展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幾乎每一篇課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圖,圖文交融,共同演繹課文主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币环术r艷、形象生動的插圖其實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從低年級的看圖說話發(fā)展到中高年級的看圖作文,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形象生動、充滿張力的課文插圖可以作為課堂練筆的很好素材。學生有了學習課文作基礎(chǔ),表達的時候自然會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如《李時珍夜宿古寺》文中第二幅插圖就是李時珍借著月光記錄白天尋訪所得的“特寫鏡頭”,學完課文后筆者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有一名學生是這樣寫的:
師徒倆一邊啃著干糧,一邊聊著天。不知不覺,月亮升上了天空,李時珍說:“徒兒,我們現(xiàn)在就把今天尋訪所得記下來吧。”于是,龐憲幫師傅用磚頭壘好了“桌子”,再擺筆墨硯臺,李時珍從藥包里將藥草一一取出,逐一記錄。龐憲一邊給火堆添柴,一邊幫著師傅研墨。寺外,金黃的圓月慢慢地移到了中天,山風呼嘯,周圍的樹葉發(fā)出“嘩嘩”的聲音,遠處,不時傳來貓頭鷹“哇——哇”的尖叫聲;寺內(nèi),師徒倆偶爾為了藥材輕聲地交談著,火堂里的火苗不停地跳動著,把師徒倆的臉映得更紅了。
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不僅巧妙地運用文本中的優(yōu)美語句,還對插圖進行了生動的再創(chuàng)造。
課前,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中讀寫訓練的結(jié)合點;課上,教師要帶領(lǐng)學生理解文本語言,找準課堂練筆的著力點,創(chuàng)設自主表達的情境,營造自由傾吐的氛圍,扎扎實實進行練筆,讓課堂練筆成為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助推器?!矩熑尉庉嫞宏悋鴳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