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只要我們虛心向“動物界”學習,就可以設計出許多富有創(chuàng)意且很實用的軍事新裝備。當“仿生學”與“3D打印”結合在一起,會制造出什么樣的新裝備呢?
讓士兵變“膽小”的防彈衣
美國大兵邁瑞參軍之前這樣評價自己:敢爬大樹,敢走夜路,還在大街上抓過壞人,應該是個非常勇敢的人??墒钱斄吮狭藨?zhàn)場之后,邁瑞發(fā)現原先的自我評價不怎么“確切”了。在“槍林彈雨”里,邁瑞發(fā)現自己有些“熊”,特別是聽到子彈嗖嗖地從耳朵邊劃過時,他覺得子彈都是沖自己來的,眼見自己身體要被穿破許多“眼兒”,戰(zhàn)場上子彈紛飛,小命難保的感覺讓邁瑞感到非常恐懼。
大家可能會笑話邁瑞是個“膽小鬼”,因為邁瑞應該是穿著防彈衣的呀,穿著防彈衣還嚇成這模樣,有些過分吧?
是的,邁瑞上戰(zhàn)場,的確是穿了防彈衣??墒沁@幾年,防彈衣的制造技術明顯落后于子彈的升級步伐,出現了盾不如矛的情況。邁瑞的防彈衣在許多大威力、高性能的子彈面前,像是薄紙一張。防彈衣這么不靠譜兒,怪不得邁瑞在戰(zhàn)場上聽到子彈嗖嗖飛就害怕得腿發(fā)抖呢。
防彈衣該升級了
士兵上戰(zhàn)場,靠的是勇氣。勇氣不完全源于信念,有的勇氣源于“攻不破,擊不穿”的防彈衣。當防彈衣抵擋不住子彈時,士兵的勇敢程度會大幅度下降,明顯影響士氣呀。
美軍司令部為了讓士兵們重新“有膽”,就向軍工技術專家求助:趕緊升級防彈衣的制造技術,開發(fā)新一代的防彈衣,讓士兵穿在身上能抵御高性能子彈的進攻,有效保護他們的戰(zhàn)場安全,提升士氣。
技術專家立馬開展新型防彈衣的研發(fā)工作,經過努力有了新成果。他們用3D打印技術,模擬魚鱗的結構,“打印”出新一代仿魚鱗防彈衣。
魚鱗防彈衣的過人之處
模樣奇怪的魚鱗防彈衣能擋子彈?軍工專家為了驗證新型魚鱗防彈衣的性能,決定“親身驗證”。軍工專家自信地穿上魚鱗防彈衣,要求別人用高性能子彈向他射擊。
軍工專家“以身試彈”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危險?實驗助手端著“機關槍”對準穿魚鱗防彈衣的軍工專家一通猛射,結果……
結果,軍工專家成“篩網”了?沒有,別看他挨了那么多子彈,可是射擊過后,人家用手拍拍身上,走出實驗場地,嘿!一點兒事兒也沒有。
媽呀,這通射擊都沒把軍工專家“打趴下”,看來他們研發(fā)的魚鱗防彈衣性能絕對是靠譜兒的呀。魚鱗防彈衣性能為何如此優(yōu)良?軍工專家給士兵們釋疑:這款防彈衣是“仿生學”的杰作。單個兒魚鱗片是中間略凸的結構,子彈打在這樣的“鱗片”上,會因碰上中間略凸的魚鱗而“打滑兒”,改變向前的運動方向,從而被化解掉百分之六十的沖擊力。換句話說,子彈一“粘”上魚鱗防彈衣,立即就由氣勢洶洶勇往直前的架勢變得垂頭喪氣東倒西歪。魚鱗的中凸結構讓子彈的勁頭兒消失大半,這是它成功防彈的第一招。
大家都吃過魚,摸過魚鱗吧。魚的身體很柔軟,可是魚鱗超級硬。其實魚鱗的結構有兩層,外層硬,內層軟。魚鱗防彈衣用“硬”“軟”兩層新材料成功復制了魚鱗的雙層結構,讓外層抵擋住子彈百分之六十的沖擊力之后,內層發(fā)“軟功”,吸附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沖擊力,這樣子彈在抵達人身之前,就徹底失去了能量。
以往的防彈衣金屬含量偏高,又硬又呆板,不貼身,士兵覺得穿著難受就脫下來,一脫危險就來了,很容易被敵手擊中喪命。魚鱗防彈衣用3D技術打印出來,沒有縫紉接口,主要使用了ABS塑料和VPS硅膠作為制衣材質,使其質地輕柔,穿在身上不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士兵都愛穿。愛穿,是防彈的關鍵前提。魚鱗防彈衣,讓盾優(yōu)于矛,士兵們穿上它,就更加英勇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