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卓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愿意學習、樂于學習。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方式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隵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教學效果也才能好。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呢?本文對此進行如下淺談。
關鍵詞:小學語文 ? 學習興趣 ? 培養(yǎng)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其重要性,此外,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和綜合型也很強,小學生需要在學好語文的基礎上開展其他學科的學習,所以,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將語文知識學習好。要想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教師就要從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入手,以便讓學生在興趣的前提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而且,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币虼?,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要認識到興趣對于學生深入學習的作用,并采用有效措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逐漸實現(xiàn)自主學習。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生產生語文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在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學習,這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和培養(yǎng),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營造愉快和諧學習氛圍的重要條件之一。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所以,教師要轉變 “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觀念,不要讓學生由于感覺教師高高居上而產生距離感,要從以往的教學主宰者轉變?yōu)榻虒W活動參與者,要從指揮學生學什么轉變?yōu)榕c學生共同學習。教師要多與學生交流和溝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質疑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發(fā)表個人看法和意見。這些做法都能在無形中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也充分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和教師相處融洽,師生關系和諧,學生就很容易喜歡上這門課:學生和教師彼此生疏,關系疏遠,學生就難以對這門課提起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對于學生有無學習興趣有直接影響,教師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更好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二、課堂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而多媒體雖然已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普及應用,但是其直觀而形象的展示功能依然對小學生有充分的吸引力,所以,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這樣一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有學習興趣,二來也可以使得教學過程更加有趣味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如在教授《黃山》一文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在課上通過視頻來展示有關黃山美麗風景的圖片,并配以合適的音樂,以便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不但使學生受感染,而且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喜歡語文,愛上語文。三、課外多開展各種語文知識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而課外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更為主要是課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鞏固學過的知識,還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得以拓展和眼神。所以,語文教師要重視語文課外活動的開展,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此外,語文課外活動的開展還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通過新穎的活動發(fā)展興趣愛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多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可以結合體育、文藝、智力、科技等活動開展智力競賽等,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比賽前,教師要詳細告知學生比賽內容、時間、方法、評分標準等,以便讓他們更好地進行準備。這樣,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才會精力充沛、思想集中、競爭激烈、興趣盎然。這些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的有效開展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四、對教學評價加以優(yōu)化,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除了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等方面著手,還要優(yōu)化教學評價。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一般由教師來做,而且教師多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這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更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且,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教學評價評價的應該是學生的各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除了學習成績外,課堂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課外活動參與情況等都應該包括在內,而且要有針對性、層次性。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教學評價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收獲的喜悅、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對成績雖好但滋長驕傲情緒的學生,教師要著重指出其不足之處,為其指出努力方向,激勵其更上一層樓;對成績雖欠佳但比原來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其充分的肯定,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對于成績一般也無顯著進步或退步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提高標準,讓其爭取前進一步;對遭到挫折失敗而自暴自棄的學生,教師要巧妙地動用口頭或書面的肯定性評價鼓勵其增強信心,克服自卑感,激發(fā)其內部動因。這種有針對性的分層次評價方式更加全面、科學、合理,而且可以有效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好的教學方法并勤于總結,力求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在知識的海洋自由邀游。
參考文獻:
[1]周立芳.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5).
[2]劉艷芬.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內蒙古教育,2011(16).
[3]張影.淺談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教師,2012(8).
[4]豆紅霞.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方法初探[J].快樂閱讀,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