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寧,金文寧
(上海理工大學(xué) 上海 200000)
淺析影視劇臺詞英譯策略
——以《甄嬛傳》臺詞譯文為例
王思寧,金文寧
(上海理工大學(xué) 上海 200000)
本文簡要分析了如何翻譯極具中國特色的影視劇,并以《甄嬛傳》為例分析其語言特色,對其臺詞的英譯策略進(jìn)行探索,力求為影視劇翻譯提供一定的指導(dǎo)。
影視作品;翻譯;漢英翻譯策略
中國古代影視劇臺詞極具特色,如何將這類臺詞翻譯為通俗易懂的英文又不失中國特色,對譯者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本文以美版《甄嬛傳》為例,對影視劇臺詞英譯策略進(jìn)行探討。
張春柏教授曾將影視作品語言特點概括為語言的及時性與大眾性。
(一)語言的及時性即影視劇中的語言是有聲語言,轉(zhuǎn)瞬即逝,因此一般要求觀眾一次就能聽懂。
(二)語言的大眾性即影視劇的語言必須符合廣大觀眾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聽就懂。故弄玄虛只能適得其反。同時,這和影視語言的及時性也是相聯(lián)系的。
及時性與大眾性要求在翻譯影視作品時應(yīng)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一次成型:影視作品語言的有聲性要求教育水平不同的觀眾可一次聽懂角色話語,不須反復(fù)探究,因而翻譯影視作品時,在保持原劇風(fēng)格的基礎(chǔ)上,須做到通俗易懂、難易適中。
(二)聲音畫面緊密結(jié)合、相輔相成:影視作品翻譯以影視字幕形式呈現(xiàn),翻譯內(nèi)容不可脫離人物、情節(jié)、畫面而獨立存在。影視作品翻譯受到人物表演口型的制約,譯文長度應(yīng)根據(jù)畫面時長進(jìn)行調(diào)整。
(三)文化信息的傳遞性:影視作品翻譯可娛樂大眾、傳遞文化信息。因此翻譯中除須保留原作風(fēng)格外,還須兼顧目標(biāo)觀眾的語言習(xí)慣、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將原劇作所蘊含的文化特色如實傳遞給目標(biāo)觀眾。
(一)歷史詞匯
《甄嬛傳》講述清朝雍正年間,嬪妃間爾虞我詐、步步為營的故事。因而,劇中出現(xiàn)諸多不同位份等級的嬪妃,主要有皇后、華妃等,又會出現(xiàn)帶有歷史色彩的詞匯,對于上述詞匯的翻譯,需結(jié)合歷史背景及影視作品本身,仔細(xì)探究。
(二)半文半白,古風(fēng)特色顯著
《甄嬛傳》中文言文與白話文結(jié)合使用,通俗易懂,兼有古風(fēng)韻味,其語言特點鮮明,韻味獨特,體現(xiàn)了中華語言的博大精深。文白結(jié)合的使用方式,逐步演繹成“甄嬛體”,如 “真真是極好的”。
(三)詩詞引用及改寫
《甄嬛傳》中詩詞的引用與改寫居多。詩詞不僅是人物情感的表達(dá),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體現(xiàn)。劇中,甄嬛將崔道融《梅花》中“朔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改為“逆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以梅花自喻,表達(dá)深宮之中只愿遇見一位理解自己的人,并與之白頭到老。
《甄嬛傳》的上述語言特點,決定了其翻譯帶有一定的特殊性,翻譯時不能拘泥在字面、文本意義上,更應(yīng)還原其語言特點及人物特性,保留古語的文雅特色。
本文從語言層面對《甄嬛傳》臺詞翻譯策略進(jìn)行分析。
(一)直譯法
直譯法即指將原文內(nèi)容逐字進(jìn)行翻譯,充分表達(dá)原文的中心思想。
“在這后宮中,想要升就必須猜得中皇上的心思。若想要活,就要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
這句話直截了當(dāng)?shù)乇磉_(dá)出嬪妃在后宮之中的生存法則,并無其他隱意。因而采用直譯法,譯為“To rise, you need to know the Emperor’s mind. To survive, you need to guess other women’s mind.”“To rise”與“To survive”構(gòu)成排比,使句式更加凝練。該句譯文也是通俗易懂,不存在任何歧義。
(二)意譯法
與直譯法不同,意譯法不對原文進(jìn)行逐字翻譯,而是根據(jù)原文大意翻譯?!墩鐙謧鳌分薪?jīng)常引用或改寫詩詞,因而宜采用意譯法進(jìn)行翻譯。
1.“逆風(fēng)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這句話是說北風(fēng)如果能夠理解梅花的心思,就請不要輕易地摧殘她。其中,“容易”為“輕易”之意?!癕ay the gale that rushes into blossom, caress her and never let her be broken”?!皉ush into blossom”中“rush”一詞本有“沖進(jìn)”之意,此處則為“沖進(jìn)盛開的繁花中心”,也就是“理解參透梅花心思”之意,而“caress”又體現(xiàn)出“溫柔體貼、憐香惜玉”之情。
2.“賞你一丈紅!”
“一丈紅”是對犯錯嬪妃使用的刑法,即取板子責(zé)打妃嬪臀部以下部位,直至其血肉模糊,遠(yuǎn)遠(yuǎn)看去,鮮紅一片。翻譯時,將上述解釋一并翻譯會使觀眾迷惑,且受時長限制,無法傳達(dá)華妃的心狠手辣。譯為“I(三)刪減法
will award you the Scarlet Red”, “一丈紅”意譯為“Scarlet Red”體現(xiàn)了受罰后血肉模糊,鮮血遍布的畫面,“award”也充分體現(xiàn)華妃凌厲的性格特點。
刪減法即對內(nèi)容進(jìn)行刪減,使譯文更加道地、清晰明了。
“皇上萬福金安!”
這是《甄嬛傳》中嬪妃見到皇上時常出現(xiàn)的問候語,表達(dá)愿皇上身體康健之意。翻譯時不能直譯為“May Your Majesty thousands of good fortune with fold”,這樣語句復(fù)雜,字?jǐn)?shù)繁多,不符合英語的表達(dá)方式,使外國觀眾困惑不解??蓪⑵浜喕?,刪去 “萬、金”等形容詞性的繁瑣字眼,譯成“Your Majesty, may blessings and peace be with you!”更為貼切,既簡潔地表達(dá)出對皇上的問候,又符合英語表達(dá)習(xí)慣。
(四)增譯法
對一些缺失信息進(jìn)行補充,即采用增譯法進(jìn)行翻譯。
1.“雨露”
《甄嬛傳》中“雨露”并不是普通的雨水或露水,而是皇上對嬪妃的關(guān)懷垂愛,因而翻譯時增加“royal”一詞,以體現(xiàn)皇上的尊貴,“honeydew”指皇上的垂愛之情,宜將“雨露”譯為“royal honeydew”。
2.“承蒙圣恩?!?/p>
“承蒙圣恩”即心懷感激地接受皇上賜予的恩澤。譯為“I’m deeply grateful to your kindness.”,增加“deeply”一詞,充分表達(dá)出說話人的感恩之心,若沒有“deeply”一詞的修飾,則整句略顯平淡,情感不足,折射出說話人有敷衍了事之意。
(五)主動變被動
“倒也不負(fù)恩澤”即沒有辜負(fù)你得到的恩惠,若將“負(fù)”譯為“l(fā)et down”或“disappoint”皆不準(zhǔn)確,因此可將其譯為被動句,即“Anyway, your good will be appreciated.”,“appreciate”有欣然接受之意,正與“辜負(fù)”相對。
(六)加注釋
字幕翻譯雖不提倡加注釋,但《甄嬛傳》中古典特色詞匯諸多,若沒有適當(dāng)注釋,易使外國觀眾理解困難。因而,本文提倡對一些特定詞匯加注釋,如“華妃”。華妃是《甄嬛傳》中的重要人物,她的雍容華貴和囂張跋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僅將其譯成“Consort Hua”,外國觀眾難以理解其在后宮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宜在其首次出場時注釋“the imperial concubine of the second highest rank in the palace”,使觀眾立刻了解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1]張柏春. 影視翻譯初探[J].中國翻譯,1998(2):50-53.
[2]孫致禮. 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王思寧(1990-),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遼寧,單位:上海理工大學(xué),職位:學(xué)生,學(xué)歷:碩士,研究方向:翻譯。
H159
A
1007-0125(2015)06-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