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僖深圳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
關于新疆內地中職班幸福教育的做法
陳僖
深圳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
我校以“仁愛、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和“立人、立業(yè)”的校訓,以“幸福教育”模式為主體、踐行“快樂校園,幸福人生”。在新疆內地中職班教育里最讓我有深刻感悟的是“幸福”兩字,我喜歡這個詞,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是幸福,學生實現(xiàn)優(yōu)質就業(yè)是幸福,學生學好技能本領,建設祖國是幸福。
幸福感;挖掘;弘揚;建設
怎樣成為一名擁有幸福感的教師?毛主席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培育祖國的接班人、社會的建設者,教書育人是教師不可推卻的職責與使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教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教師的社會地位日益提升,社會責任要求越來越高,那么,如何把握好自己幸福標準就尤為重要,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引領學生做人、做事,而且還要激發(fā)潛能,提高素養(yǎng),提升質量。同時,來自崗位職責的鞭策,不僅把書教好,而且要讓學生喜歡你,學會教材研究、教法探索,學會課堂藝術,學會自主開發(fā)校本教材及研究課題,學會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努力成為一名與時代同行及擁有幸福感的教師。
幸福感的詮釋是什么,就是愛的付出與被愛的回報。我現(xiàn)在從事新疆內地中職班教學及班級管理工作,與來自新疆孩子們一起,從探索漢字書寫,普通話交流,教會文明禮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學會用心去大愛、博愛,敢去愛孩子們,學會愛中有寬容、理解、鼓勵、希望。教學中,想要成為一名擁有幸福感的教師,那么,課堂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自己所傳授知識內容,是否可以得到學生共鳴及理解,課后能否及時輔導、解析學生存在的問題,激勵他們對探索知識、攀爬高峰有信心、有興趣。
古希臘醫(yī)學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了解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樣的病更為重要?!贬槍υ撁麑W生存在的問題,我從以下五個方面去開展學生工作:1、通過新疆內派教師,積極與家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及尋找問題的根源,希望得到家長支持,共同培育學生成長。2、組織“一幫一”學習活動,針對該生語言能力差的特點,通過班委會,指派一名學生干部輔導說普通話能力,因為是學生身份,平時溝通交流比較方便,她也可以接受。同時,引領講衛(wèi)生講文明,督促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3、與學科任課教師積極聯(lián)系,留意該生學習情況,特別關注她的作業(yè),挖掘有閃光的地方,并及時表揚、鼓勵,幫助其恢復自信心。4、引領班集體關注她、接納她。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發(fā)揮集體的作用,通過同學們的理解和愛護,培養(yǎng)正常的交往能力,敢說普通話,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幫助其制定學習目標。5、尊重與信任她,幫助克服“反復”階段。維果茨基說過:“我們不盯著兒童發(fā)展的昨天,而應該盯著兒童發(fā)展的明天”,信任是一種人格力量,它促使人奮進、去努力,對她來說,只有信任她,才可得到她的信任,只有用心去愛護、關注她,才能讓她產生共鳴,并學會努力去奮斗,她的不足地方,不可能一次兩次就可以完成改變過來,要學會耐心的引導,用愛去呵護,正確面對她的錯誤,給她信心,給她鼓勵。最后,經(jīng)過大家共同努力,這名女生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本學期數(shù)學期中考試中,由原先不及格上升至班里第二名的好成績,從一個令人討厭的孩子,成為班級熱心腸的人,受到了大家的喜歡與愛戴。
生命在于運動,幸福在于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學方面真正的人道主義精神,就在于去珍惜孩子有權享受的歡樂和幸福。”教育的起點與落腳點都應是人的幸福,教育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人獲取幸福的能力,要理解幸福教育意義,具備幸福教育意識,懂得幸福內涵,樹立正確幸福觀,增強自己職業(yè)幸福感。
作為一名新疆內地中職班班主任,明確自己幸福理念,著手建設班級幸福文化,引領學生理解幸福含義,通過實踐活動,將自己幸福感觸動學生們,積極組織班會、團活課、第二課堂等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幸福教育活動,如對學生進行“祖國的愛”、“感恩教育”、“學習弟子規(guī)”、“平安與幸福”、“手牽手”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幸福的本質與意義,懂得珍惜來這里學習的機會,努力奮進,掌握一技之長。在“學習弟子規(guī)”活動中,弘揚中華文化精髓,倡導百善孝為先,懷孝心踐孝行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引領班級學生一起領悟弟子規(guī)的典范,提出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
通過全體同學民主共議,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定,落實能夠執(zhí)行的條文項目,創(chuàng)新班干部崗位輪換工作制,要求班級崗位設置負責人,負責督促班級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如每周班務小結,會上由當值“班干部”匯報本周內執(zhí)勤情況,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的建議等。倡導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讓每一位學生成為班級管理參與者,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培養(yǎng)班集體榮譽感,鍛煉管理能力,提高個人綜合素養(yǎng)。
構建班級制度文化,在學習生活中,認識自己一些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規(guī)范行為舉止,講文明講禮貌,提升自己幸福指數(shù)。一個有良好作風的班集體,離不開一群優(yōu)秀的成員,大家朝著同一個方向,一起共同努力,和諧相處,互相幫助、愛護,平安幸福,創(chuàng)設幸福班級,營造屬于自己的幸福感。
教師幸福感是幸福教育的前提,是引領學生走向幸福人生,是實現(xiàn)幸福教育價值的領路人。在我?!叭蕫?、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和“立人、立業(yè)”的校訓,以培養(yǎng)“身心特別健康,品德特別高尚,技能特別過硬”的幸福公民為目標、以“幸福教育”模式為主體、以“就業(yè)、升學、自主創(chuàng)業(yè)”為培養(yǎng)導向的指導下,教師幸福感表現(xiàn)于外在的評價機制,當教師所授班級成績突出、管理班級優(yōu)良,得到同行認可及看到學生健康成長時,自身就會產生幸福感。因此,教師幸福感的源泉離不開學校的支持;離不開自身努力、不斷學習、更新知識、提高教書育人能力、升華內化修養(yǎng);離不開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人發(fā)展空間,引領班集體創(chuàng)建幸福文化,提高學生的幸福指數(shù)。
[1]程雯.幸福教育及其實施策略.教育探索,2008(08)
[2]程亮.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嗎.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0)
[3]張毅.幸福教育的必要張力:感知幸福與創(chuàng)造幸福.教學與管理,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