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林遵義縣遵沿煤礦
煤礦安全事故的技術成因分析
曾祥林
遵義縣遵沿煤礦
煤炭開采這種傳統的采掘業(yè)在我國已有多年的歷史,隨著國家各項工業(yè)計劃的進程加快,伴隨著能源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煤炭開采的技術水準在不斷地提高,并加快同國際生產技術的接軌。在這一過程中,難免出現煤炭開采的安全事故,為了保證和監(jiān)督煤炭開采過程的安全性得到不斷提升,國家對每一次新出現的煤炭事故成因越來越重視。造成煤炭事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復雜的,可以說大多數的事故都有著人為因素和技術因素的問題。本文試著從技術要素的角度去深入分析煤炭開采過程中的一些安全隱患和生產管理問題,有一定的理論借鑒意義。
煤炭事故;事故成因;安全管理;煤炭安全技術
煤炭生產的工作者都知道,煤礦井下生產過程的環(huán)境安全性,受到水,火,瓦斯,煤塵,頂板這五大因素的影響。而在生產的過程中,采掘機運通等工序和環(huán)節(jié)配合不當也會造成重大的故障和事故,事故的嚴重性可以直接威脅到工人的生命安全。排除安全隱患的技術管理工作關乎煤炭生產作業(yè)的安全管控。我們知道,任何煤礦均存在著何種各樣不安全的因素。只有通過提升管理水平,不斷研究并跟進最先進的煤炭生產管理技術,才能有效地查處生產中的隱患,適時確認安全防患的重點,同步加強和規(guī)范煤炭的生產過程,最終保煤礦作業(yè)的安全。
舉例來說,在煤炭井下開采過程中,對新出現的瓦斯局部區(qū)域不合標情形,采掘的工作面接近含水層等這些短期隱患,應當明確技術責任,迅速做出補救的措施。煤礦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出現的短期隱患可以說是技術管理的重點,因為需要著重根據理論進行分析,同時測試,探究隱患的關聯因素,制訂出可行性措施。
工程技術幾乎涵蓋了關于煤炭開采的全部流程。本文所提到的相關技術要素只涉及造成煤炭生產事故隱患的那些重要要素,而關于煤炭生產的后面環(huán)節(jié),比如制煤,洗煤等則不進行探討。
一座礦井先期的勘測與開拓技術,甚至一個開采區(qū)的相關工程設計,都可以直接影響整個礦井的開掘技術的實施難度和后期的生產安全穩(wěn)定性,所以開采設計的工程技術要素就顯得至關重要。礦井結構規(guī)劃與管理水平其實就是重要的工程技術要素,而這種結構的設計技術水平顯然是可以直接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和頻次的。礦井的先期勘測工作是最為基礎的,重要的影響后續(xù)生產的事故隱患的因素,這個環(huán)節(jié)所涉及到的技術含量是非常高的。對于煤礦的開拓開采,所進行的一系列技術設計方案,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的先期的評估測試工作??梢哉f,任何一個細節(jié)出現了問題,或者忽略了其中一些不確定的要素,都會切實影響到煤礦后續(xù)開采作業(yè)的最基本的安全環(huán)境,這就需要經過科學合理的驗證,開展全面的技術勘察,然后將各項數據進行詳細認真的匯總報告,接著進行一系列的數據測試與糾正分析工作,再依據科學的原則逐步慎重地制定出開采方案。
比如說,對煤礦的開采進行相關結構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各項因素的混雜作用,會對開采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這不僅僅要考慮到開采前期的各項因素,而且要對開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fā)性事故進行充分的考慮,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技術措施進行有效地補救,這樣才可將損失降低到通過技術可以有效控制的水平。而同樣的,開采過程中所采用的相關開采技術以及所使用的開采設備,都要求將開采的技術流程進行整合。
再比如說,巷道的布置力求合理簡單,各系統的設施與設備首先就要在技術上有可行性,這自然是為了減小巷道后期其他相關路徑,框架施工的技術難度,同時規(guī)避施工的事故風險。這些結構的布置,嚴重依賴技術的支持,而且需要進行相關的技術論證。
目前,中國在跟進世界上的采煤工藝水準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發(fā)展豐富著自身的采煤工藝。煤炭開采技術再為發(fā)達,也是一種工具,如果這些配套的技術,設備,機器,測試的儀器沒有配套的操作技術,沒有專業(yè)的人才使用,就無法保證這些技術所應發(fā)揮的整體效能。
綜合來看,煤礦開采本質上是一項技術性極其高的工作。而我國現在的狀況是,存在著許多不合規(guī)的煤礦企業(yè),特別是那些小型礦場,普遍存在著專業(yè)技術人才匱乏,作業(yè)人員操作技術水平不高的現象。要知道,只有充分熟練地掌握相關的采礦技術和知識,才能夠保證開采的安全,自身的生命安全甚至是周圍環(huán)境的安全。煤炭生產如果僅僅保證礦區(qū)工程的物理環(huán)境安全,而沒有符合實際要求的,高素質的操作人員進行相關的作業(yè),那么即便有再多的技術保障和物資支撐,也一樣不能保證煤礦的生產安全。而且,據統計,絕大多數煤礦事故的技術因素都歸結到了人為的技術操作不當上。
具體來講,在煤礦的技術操作上,作業(yè)人員自身的技術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與煤炭生產相關的安全制度和規(guī)范的,如果沒有技術人員的遵守,就會是一紙空文。這些操作的技術要素在作業(yè)過程中顯得較為瑣碎,但是責任意識重于天,如果操作的一個細節(jié)不夠到位,都有可能點燃引發(fā)事故的導火索,這最終將造成不可控的局面,綜觀世界上的煤炭事故,許多都是這種技術操作失誤的情形。所以技術人員不但要遵守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同樣要對工作的技術要領不斷總結,積累相關的操作經驗,監(jiān)督其他作業(yè)人員按照正確的,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去操縱機器,使用儀器或進行其他作業(yè)。
[1]胡冬紅.煤礦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預警管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
[2]楊武.煤礦機電事故發(fā)生的特點、成因與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機電信息,2012,09:179-180.
[3]劉志華.煤礦安全事故隱患的成因與消除措施分析[J].煤炭工程,2006,06:33-34.
[4]劉志華.煤礦安全事故隱患的成因與消除措施分析[J].煤炭工程,2006,06:33-34.
[5]梁幸慈.淺析預防煤礦重大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J].煤礦安全,2001,02:48-50.
[6]段明澤.煤礦采礦技術應用問題的探討[J].能源與節(jié)能, 2012,06:13-14.
曾祥林(1966-)男,貴州省遵義縣人,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煤礦安全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