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迭部縣城關小學747400)
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提問意識培養(yǎng)分析
來光耀(甘肅省迭部縣城關小學7474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教育的方式也隨著改革有所變化,尤其是小學教學的變化。以往的小學教學注重的是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認真聽講和理解能力,這樣的小學生是處于被動的地位的。而現(xiàn)在,更加注重的是對小學生在課堂上“問”的意識,因為只有小學生提出了問題,才說明小學生有獨立的思考能力,也能夠在此基礎增強他們思考的能力,進而為他們以后的創(chuàng)新意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詳細的分析。
語文課堂學生提問意識思考分析
一般來說,學生認識知識和學習知識的過程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在一定的認知基礎上提出“為什么”的時候,就說明了他們開始去思考了,然后通過一定的思維意識找到他們想要的能力,從而使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逐步的發(fā)展,這也就是所謂的“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還是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的。換句話說,對小學生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提升了課堂的教學質量,也就是說,培養(yǎng)小學生課堂問題的意識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而且在《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有這樣的說明:“中年級段閱讀要讓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能在理解課文過程中能夠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痹谝酝男W語文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提出問題或者回答問題的都是三好學生,只有寥寥的幾個人,大多數(shù)的學生在課堂上只是看著、聽著,并沒有參與其中的意愿。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進行下去,那么小學語文課堂的效果會不佳,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提升。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改變課堂的模式,使小學生自覺地提出問題是本文探討的課題。下面,本文就如何對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做出進一步的探討。
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情感就是人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度的內(nèi)在的一種動力。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對語文有高漲的情感的話,就會更加激發(fā)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熱情。而這種現(xiàn)象在小學生中就會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因為小學生的思想意識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集中的,一般對事情的判斷都是由感性思維進行主導的,所以,對于喜歡的事情,他們往往會投入更大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但是,一般來說,小學生的天性還處于愛動和玩的階段,所以,對于他們的思想狀態(tài)來說,就要尋找適合于他們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引導,使他們自覺地、逐漸地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從而激起對學習的熱情和參與意愿。但是這樣的情景是有前提的,是在一個師生關系和諧、教學氛圍比較輕松愉快的基礎上才可能發(fā)生的。所以說,在這一點上語文教師是有義務將學生帶入一個輕松、快樂、理解和相互尊重的課堂氛圍的,這樣,語文課堂就會充滿微笑,也就達到輕松的氛圍了。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面帶微笑,始終保持一個好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與之親近,也就減少了心中的疑慮。在此基礎上,學生更容易與教師進行情感的交流。但是,有些學生在課堂上的問題可能會有些幼稚,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來鼓勵學生,而且對于那些在課堂上很少發(fā)言的學生,教師應該加以鼓勵并進行表揚。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信,為他們在以后的課堂上積極地提問發(fā)言奠定基礎。
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大綱來說,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不僅僅要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提問問題的技巧。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于大多數(shù)剛接觸語文學科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于問題的認識還不夠深,對提問問題的重要性還有沒完全意識到,而且他們的思維并沒有形成問題的情景,所以對于問題的提問并沒有很大的積極性,所以他們就不會或很少參與到對問題的提問中,更多的是對教師分析和解釋的傾聽。我們在小學的課程中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當教師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之后找同學說答案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教師的提問都會感到害怕和緊張,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很難進入尋找答案的狀態(tài)?;蛟S有學生對教師的提問有所思考,但是那些往往是學習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這就從側面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程度不一的特點。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有所了解,包括其思維的習慣、對事物認知的特點以及對問題的思考能力的思考,這樣教師才能夠掌握好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并對其進行引導,使他們逐漸走進對問題的敏感空間中,從而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對問題的熱情。
在前文,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要怎樣培養(yǎng)學生對提問問題的興趣和對知識進行質疑的精神,那么,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根據(jù)教師的誘導提出一些問題。在這些問題中肯定不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比如說在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時,學生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和理解后向教師提出了很多問題,對于這樣的情況,語文教師要先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表揚和鼓勵,然后再一步步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并且使學生的思維在解決的問題中得到拓展。所謂“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指的就是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是沒有一個規(guī)范的框架的,教師只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可以使得學生自然地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因為在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是教師首先要注重的,在有效性和科學性中對學生加以引導,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而為語文課堂的質量提升打下了基礎。
在這個素質教育的社會,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而且提出并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重要評判標準,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對于學生的“學問”精神進行重點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應該怎樣進行提問并且能夠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對于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提問意識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對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還是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也為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因為在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過程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是教師首要注重的,在有效性和科學性中對學生加以引導,才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進而為語文課堂的課堂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1]王光龍.語文學習方式的選擇和運用[J].中學語文,2008(16).
[2]汪霞.淺談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藝術[J].魅力中國,2009(16).
[3]葛美紅.巧抓要點妙設問啟發(fā)思維促發(fā)展——淺談小學語文提問技巧[J].語文教學通訊,2013(8).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