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維亞,葛成理
1吉林敦化市第三中學校;2吉林敦化市官地鎮(zhèn)中心校林勝小學
淺談如何做好特殊孩子的教育工作
宋維亞1,葛成理2
1吉林敦化市第三中學校;2吉林敦化市官地鎮(zhèn)中心校林勝小學
真正的教育它存在于人與人心的溝通之中,存在于無言的感動之中。特別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他們渴望家庭的關愛,渴望得到尊重與理解,但他們的心卻又十分的敏感,不恰當?shù)年P心對這些孩子來說,有時反而是一種傷害。而面對這些敏感的孩子,班主任就應該和家長一起,不露痕跡地與他們進行交流,不露痕跡地去感動他們,激勵他們,讓他們在這種水樣無痕的教育中忘掉特殊家庭在心中造成的傷害,重拾往日的歡顏。
特殊孩子;教育
身為人師,面對今天信息化時代、價值多元、獨生子女為主體的新生代兒童,如何運用教師愛和影響的力量,運用教育的真誠和智慧,給予每個孩子適切的教育,鼓勵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難題,以下是我們在這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實踐,與大家共同商榷:
無數(shù)實例表明,單親家庭的特殊環(huán)境容易造成孩子內向、自卑、冷漠的性格。這些心理問題如不及時排解,會對未來成長和人格完善形成隱患。
我班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很多,田力是其中一個。他名義上跟媽媽生活??蓩寢屆r,又不得不把他送到爸爸那。他就像個皮球一樣,踢來踢去。課堂上不遵守紀律,不認真聽講,前后搖擺著座椅,肆無忌憚的說話……
首先我從細節(jié)入手,建立信任感。排座時把他放在第一排,離老師最近,便于關注他,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他的目光能隨著老師移動了。接著,我主動親近他,讓他喜歡我。課下與他聊聊天,不會的給他講一講。一天,我發(fā)現(xiàn)他臉上起了很多疙瘩,仔細一看,渾身都是,好像過敏了。我沒聯(lián)系上他父母,就帶她去醫(yī)院。在打針時我發(fā)現(xiàn)他胳膊很細,好像營養(yǎng)不良。一問,他說不愛吃飯。我就去醫(yī)生那咨詢預防偏食的辦法,并讓他告訴媽媽。第二天,檢查日記時發(fā)現(xiàn)他寫下這樣一段話:“今天我真幸福!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自從爸爸、媽媽離婚后,他們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忽視了對我的關心。我就像一只無依無靠的小鳥,失去了遮風擋雨的港灣。可老師卻那么在乎我,不但領我去看病,還關心我的偏食問題,我又感受到了這種久違的親情。老師,謝謝您對我的關心!您辛苦了!”此刻,我感到自己的良苦用心在孩子身上起作用了。于是我乘勢而上,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體會成功。學校要開家長會,我讓他布置黑板。他的設計獲得家長和同學們一致好評。從此,無論課上課下,都能看到他陽光快樂的身影。在我組織的“我奉獻,我快樂!”的活動中,馬成龍主動承擔了為班級處理垃圾的工作,同學們親切的稱他為“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泵扛粢欢螘r間,我就鼓勵他反思自己,再寫出五個優(yōu)點和兩個缺點交給我。于是他一點點陽光快樂起來。
每一個學生,無論他外表看來是多么不求上進,其實他的內心都潛藏著尊重與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只要我們給孩子多一點寬容和理解,多一點賞識和激勵,找回他們的自信和自尊,這樣才能走進心靈,喚醒孩子的潛能。
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心靈的火焰。”
每天放學,當孩子們高高興興等待父母來接的時候,我總會發(fā)現(xiàn)坐在角落里的那個孤傲、冷漠、我行我素,獨來獨往的齊心。他是我班唯一的一個無親孩子。
一天中午,學生急急忙忙的告訴我:“老師,我剛才看到齊心進網(wǎng)吧了”。我連忙追進網(wǎng)吧把他拽出來,看著這個不爭氣的孩子,我覺得必須就他的教育問題跟家長好好談一談。
到了齊心家,走進40多平的小屋,滿眼的狼藉:地沒掃,桌沒擦,床沒鋪,連站的地方都沒有。通過他的舅媽,我更多的了解到這個無親孩子的不幸。他出生時母親難產(chǎn)離開了人世,前年父親心臟病突發(fā)也撒手人寰。他只能寄居在舅舅家,由于舅舅、舅媽靠打工維持生活,沒有時間管他,只能保證他別凍著、別餓著。他自卑、孤獨、羨慕那些被愛包圍的孩子,只能在網(wǎng)吧尋找心靈的寄托。
于是,安排班長與他同桌,再與科任老師協(xié)調,多給他發(fā)言的機會。尤其是微機老師,讓他在課上幫助其他同學進行電腦操作。此外,了解到他愛玩球和象棋,我就組織了班級籃球隊,足球比賽、象棋小組等活動,象棋他經(jīng)常奪冠,談起NBA更是眉飛色舞,他的心靈得到了滿足,同學們的課余生活也豐富了。應孩子之邀,我也不時的加入到他們的行列。說句心里話,玩一次還真是累啊,第二天渾身都疼,可是看到同學們圍在我周圍不停地說著、笑著,頓時我也就忘記了疼痛。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大家都說齊心變了:活潑、懂事、勤奮了。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留守兒童也與日俱增。趙麗是我班很文靜的一個女孩。他父母遠在江蘇打工,自己和奶奶一起生活。性格內向,平時話很少,不愿與同學交往。接連幾天,班上都有丟錢的事發(fā)生。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事竟都是趙麗干的。有一次我和學生設計抓到了女孩子,但為了維護她的自尊心,沒有當面責備她,只說:“下次撿到東西要交公”,并示意她放學后留下來。沒想到她爽快的承認了這周所有丟錢的事都是她拿的。問她為什么這樣做,她說:“看到別人有錢,自己就忍不住想拿,也知道這樣不對,就是控制不住?!焙苊黠@,她染上了愛拿別人東西的壞毛病。如果不及時教育,她可能會習慣成自然。
經(jīng)了解,趙麗奶奶家不寬裕,老人又仔細,很少給她零花錢。我和老人商量,一要盡量滿足孩子的需求,每天要給孩子買水買雪糕的錢。二要關注孩子的東西來源,時刻告誡她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為了徹底的改變她。于是我找到了一盤少年犯現(xiàn)身說法的光碟。每天自習課在班級播放,讓全班同學都感受到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危害。繼而召開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回家寫體會文。我特意找出了趙麗的作文,面對面的幫她批改,表面是在改作文,其實是對她認識不夠的方面再加以引導,并把他和其他同學的體會文貼在墻上,每天找同學范讀其中的美文。這樣的教育持續(xù)了一周后,我再也沒有發(fā)現(xiàn)于曉琪犯前面的毛病。為了鞏固對她的教育成果,我讓她擔任“班級物品保管員”,隨時監(jiān)護好同學們和班級的物品。班級不丟東西,每周老師獎勵兩個本子;一月保持住,老師獎勵一支筆,學期保持住,能得到獎狀、證書等。在我的感召下,趙麗終于改了自己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