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茂寬
【作文題目】
閱讀文字,按要求作文。
月亮是文學(xué)作品中較為常見的抒情意象,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吟詠明月。從“舉杯邀明月”到“海上升明月”,再到“千里共嬋娟”,月色承載了太多的人類情感。從中,我們讀出了寂寞、思念、期盼、美好……那么,你在欣賞月色時又產(chǎn)生了哪種情愫?
請圍繞“月色”寫一篇作文。要求:文題自擬,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寫作指導(dǎo)】
這是一道話題作文,審題時要充分挖掘“月色”的內(nèi)涵。月升月落,月圓月缺,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其中卻包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正如文題所說:“從中,我們讀出了寂寞、思念、期盼、美好……”因此,大家可以從一種情愫出發(fā),來確定寫作的角度,從而寫月色的某一特點,這樣就化大為小內(nèi)容集中了。
寫作中,大家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景物描寫要細膩。既然是寫月色,那就離不開寫景。最典型的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其中,葉下的流水被葉子遮住了,不能被人看到,而月光“如流水”一般地“瀉”下來,一個“瀉”字化靜為動,用得極妙,突出了月光的流動性;與此同時,荷塘上浮起薄薄的青霧,一個“浮”字又寫出了霧的輕飄。此時,月色柔美,薄霧飄浮,被月光輕籠的荷塘如仙境一般,給人帶來無限的美感。再比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边@是直接描寫月光的句子。“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給人一種起伏的動感。此時的光與影就像一條條五線譜,使人不禁想到了名曲。而在描寫月色時,還要注意使用比喻、擬人、排比、通感等修辭手法,或以靜襯動,或以動襯靜,寫出月色的美。
2.情感抒發(fā)要真摯。月色只是文章的載體,除了描繪視覺上的感受,還要關(guān)注個人的情感體驗。因為月色是心靈上的一根弦,沐浴其中,可續(xù)可斷,情思百種。比如思鄉(xiāng)之情,往往都是通過明月傳達的。中秋佳節(jié),身居異地的人不免思鄉(xiāng)心切,正所謂“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當明月高懸時,思鄉(xiāng)之情愈加濃烈,想起了童年,想起了父母,想起了通往家門口的那條小路……月光朦朧,籠罩著一顆孤獨的心。此時,由眼前之景,追憶難忘往事,再寫出內(nèi)心的期待,一篇文章就寫好了。在寫法上,還可將眼前的月色與以前的月色做比較,渲染內(nèi)心的孤獨。當然,還可以借月色來寫離別,突出友誼的珍貴,親情的溫暖;甚至以月色為背景追憶兒時玩耍的場面,或父母勞作的鏡頭,以及某一種自然景觀,等等。寫作時,既要做到行文流暢,又要寫出真情實感,使人產(chǎn)生心靈上的共鳴。
3.結(jié)構(gòu)安排要巧妙。月色本身就是一個老舊的話題,自古以來就無數(shù)次地被人寫起,如何寫出新意,還要在結(jié)構(gòu)上下功夫。文章的結(jié)構(gòu)就像一個框架,將內(nèi)容支撐起來,而巧妙地設(shè)計會使有限的內(nèi)容變得更豐實。比如:采用描寫式開頭,以月色帶出情感傾向,再以描寫式收尾,做到首尾呼應(yīng);而文章的主體則是一件生活小事,以事寫人,以事抒情。也可以采用倒敘式,從眼前的月色入手,把人帶到一段往事當中,借月色來謳歌人間的真善美。當然了,還可以寫成像《荷塘月色》一樣的散文,集中優(yōu)美的詞匯和各種感官,把月色籠罩下的美景寫真寫活,也是比較不錯的。在結(jié)構(gòu)上,可采用“定點觀察法”,由一點去輻射月色下的美景。也可以“一步一景”,呈現(xiàn)出同一景色的不同特點。還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恰當?shù)匾迷娫~,將其安排在文首、文中或文尾。比如,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的詩詞能增加文章的底蘊,使月色變得更加厚重。
總之,大家不能只停留在觀感上,還要挖掘月色的內(nèi)涵,以景寫人,以景襯情,做到情景交融。
【學(xué)生佳作一】
一片清輝蕩心間
◎辛小宇
一輪明月懸于天空,那純潔的清輝從月亮上打著旋兒,灑向人間,拂過屋頂,拂過草地,拂過路燈,最后一股腦兒地瀉在樹葉上,如銀龍一般。
清雅的夜晚,來到河邊賞月,心情別提有多舒暢了。眼前,月亮格外大,也格外圓,如圓盤一樣掛在頭頂,使人想去摸一摸。月光鉆過大氣層,直瀉下來,擠進樹葉間,灑在湖面上,掉到房舍上……那一縷縷清輝匯聚在河面上,跟著碧波蕩漾開來,一層又一層,好美??!
有時來到海邊觀景,等待那潔白的月亮從海平面升起?!吧饋砹?,真好看!”那個被父母拉著的小男孩兒大喊起來。你看那月亮,純白的,毫無暇疵,上半輪才露面,那月亮就已經(jīng)圓了,只是下半邊一直在晃啊晃。這時,月亮的清輝又飛來了,漸漸飛近,飛近。一個海浪拍來,輕輕地打在沙灘上,又迅速退下去,卻忘記帶走了那個貝殼。小男孩撿起貝殼,滑滑的,條紋很清晰,多美??!一縷清輝就停在了那最美的貝殼上,閃著光,閃呀閃呀……
走到古鎮(zhèn)水鄉(xiāng),江南的月亮充滿了詩情畫意。圓圓的明月被遮住了一角,隱約看到那是屋梁上的一塊瓦,被瀉下的月光清洗著,想必它年年享受著這待遇吧!寫滿滄桑,古老寧靜,那縷清輝從屋瓦上滑了下來,鉆進了那個老房子里,繞過屋柱,繞過房梁,停在那小丫頭舉著的花燈上。頓時,那燈更亮了,紅通通的,照亮了古鎮(zhèn)里的每戶人家。
屋里的一家人正互相斟著酒,聊著天,那清輝透過窗子,鉆了進來,填滿了老人滿是皺紋的臉。
佳節(jié)之日,月滿時分,多少佳話因它而生,多少情感因它而寄。
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
【精品點評】
又是一年中秋節(jié),明鏡高懸,一片清輝灑向人間。此時,你會做何感想呢?作者的思緒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很有詩意!本文感情細膩、辭藻華麗,善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將月光籠罩下的景色寫得美輪美奐。月色下的寧靜、安然也烘托了和諧、美好的氣氛,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迷人的月
◎劉詩雯
那年中秋之夜,坐在院子里賞月。那天的月亮格外亮,它像銀盤一般圓,還帶著溫暖的氣息,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夜,靜悄悄的,我坐在院子里,等著月亮升起。
那帶著一圈金環(huán)兒的月亮,終于頑皮地蹦出來了。突然,我想起了蘇軾的一句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痹铝料仁桥瘘S色的紗衣,徐徐地穿過一縷縷青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瞬間,月兒的顏色變淺了,又繼續(xù)向上升起,猶如一個不穩(wěn)定的天秤,忽上忽下,無法保持平衡。那圓圓的臉蛋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靜靜地望著大地。再細看一些,好像還有兩個小酒窩。周圍圍繞著幾朵銀灰色的云,薄薄的,就像幾縷輕絲,又宛如仙女舞動的薄紗。
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大地上,遠處的幾座小山籠罩了一層薄薄的銀紗。一排排蒼翠的樹木依稀可見,在皎潔柔和的月光下,幾只小鳥輕輕地跳動著,偶爾還發(fā)出幾聲清脆的叫聲,也許是在為這美麗的夜晚狂歡吧!月光灑在開滿了花朵的花壇里,給花仙子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微風吹來,陣陣芳香撲鼻而來?;▔牡褂?,映在了平靜的水面上,恰是一幅奇麗的圖畫,多美的一幅夜景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夢境之美吧!
月,時而繃著又胖又圓的小臉,像是生了氣;月,時而彎著小嘴,樂呵呵地笑著;月,又好似一個頑皮的孩子,常與你捉迷藏,有時它躲在樹梢后,有時躲在險峻的山嶺下,有時調(diào)皮地鉆進云層里……而此時,它周圍的星星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也許是被月光的明亮嚇著了吧!
中秋之夜是如此美麗,這種美麗的景色好似一幅油畫。
我喜歡這樣的節(jié)日,更喜歡這迷人的月。這幅畫將會永遠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
【精品點評】
本文也以中秋之月為對象,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供人觀賞。為了突出“迷人”的特點,作者使用比喻、擬人等修辭,將月光描寫得栩栩如生。比如:像圓盤;臉蛋上掛著微笑;宛如仙女舞動的薄紗……寫景如畫,描寫細膩,風格清新,值得稱贊。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三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