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中厚板熱處理產品規(guī)格的不斷擴展以及新工藝的開發(fā),如何同步提高熱處理?;癄t生產線的水冷工藝及鋼板的水處理手段,成為當前鋼鐵企業(yè)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文章結合某公司熱處理線的生產實踐,對熱處理正火生產線的弱水冷改造項目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弱水冷改造;常化爐生產線;中厚板;熱處理;水處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F06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22-002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2.015
2013年某公司4300mm寬厚板生產線計劃全年產量175萬噸,熱處理量49.4萬噸,其中正火量29.5萬噸,淬火量3萬噸,回火量16.7萬噸。走淬火爐熱處理量20.1萬噸,其中熱處理產量5萬噸、淬火3萬噸、正火加弱水冷12.1萬噸。
由于淬火線設計最大產量13萬噸,2013年淬火量計劃20.1萬噸,超設計7.1萬噸,另外淬火爐經過爐底輥改造,2013年將重點進行擴規(guī)格厚板的生產,從2013年產品結構分配情況看,淬火爐生產已經成為瓶頸。
只有釋放?;€產能,才能緩解淬火線生產壓力,可通過在常化線增加弱水冷裝置分流正火加弱水冷的熱處理鋼板,在發(fā)揮?;€產能的同時,保證兩條熱處理線均衡生產。
1 弱水冷工藝結構
1.1 設備組成
1.1.1 高位水箱:
高位水箱容積:64m?
供水壓力:0.07~0.1MPa
瞬時最大水量:4800m?/h
1.1.2 冷卻集管:
上/下集管數(shù)量:各10組(冷卻區(qū)長度10m)
集管出口至輥面高度:上集管1000mm;下集管350mm
每組集管瞬時流量:上集管每組流量為50~120m?/h;下集管每組流量為120~360m?/h
1.1.3 輥道速度調節(jié)范圍:0~20m/min
1.1.4 側噴系統(tǒng):
側噴噴嘴:6組/12對
側噴壓力:≤0.9MPa
1.1.5 中噴系統(tǒng):
中噴壓力:≤0.9MPa
總流量:200m3/h
1.1.6 壓縮風吹掃系統(tǒng):
數(shù)量:3組
高度:距輥道面300mm
供氣量:70~80Nm/min
氣壓:0.4~0.6MPa
1.2 工藝流程
1.2.1 水冷區(qū)工藝布置圖如圖1所示:
1.2.2 水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2所示:
1.3 自動控制技術
弱水冷控制系統(tǒng)網絡配置如圖3所示(參考圖):
1.3.1 L1控制系統(tǒng)主控制單元為一套西門子S7400 PLC,通過Profibus DP網與2個西門子ET200遠程站通訊,完成弱水冷設備基本控制功能及通訊功能;程序設計語言為SIMATIC STEP 7。
1.3.2 設置一臺PDA用于實時數(shù)據(jù)采集,設置一臺工業(yè)PC作為工程師站。
1.3.3 設置一臺工業(yè)PC作為HMI,人機界面軟件選用Win CC,包含原ACC系統(tǒng)HMI功能及弱水冷控制HMI功能。
1.3.4 預留過程控制系統(tǒng)。
2 弱水冷設備改造過程
2.1 機械設備的安裝
2.1.1 為了滿足現(xiàn)場集管的出水穩(wěn)定,采用的是室內高位水箱(高+9m)模式。
2.1.2 同時高位水箱來水方向采用的是連通器原理與淬火機高位水塔(高+60m)相連,為了緩解大水量使用時可能會產生的水錘,在弱水冷高位水箱入口采用了分配器多孔自下而上的進水方式。
2.1.3 機上噴淋管也是從高位水箱出口的配水集管中取水,以確保水流、水量的均勻及穩(wěn)定。
2.2 介質動力設備的選用
2.2.1 弱水冷水系統(tǒng)用水量峰值4800m?/h,鋼廠中可以滿足如此大循環(huán)水量的系統(tǒng)并不多,如另外增加一套水處理設施,不論從投資還是占地方面都有很大的浪費,因此采用與淬火系統(tǒng)共用水源的方式。
2.2.2 由于空間有限,弱水冷機上設備距離?;癄t出爐很近(不足1m),鋼板在冷卻的過程中,如果鋼板長度較長,那么就會出現(xiàn)鋼板一端在冷卻、另一端在加熱的情況,鋼板版型不好會直接導致冷卻水倒灌回?;癄t。因此,在?;癄t和弱水冷設備中間增加了空氣吹掃,以確保水流方向。
2.3 電氣自動化設施的配套
2.3.1 高溫計的應用,溫度是軋鋼生產線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shù),鋼板經過加熱爐、軋機、水冷等每臺設備時的溫度合格與否,決定了鋼板是否執(zhí)行了合格的工藝,性能是否穩(wěn)定。因此,在弱水冷出口增加了下表面高溫計檢測。
2.3.2 機上集管采用的是流量控制閉環(huán),即自動化2級系統(tǒng)。根據(jù)?;癄t出爐的鋼板執(zhí)行配套的工藝,每組集管執(zhí)行工藝的流量,集管上的流量計會根據(jù)實際檢測的流量給流量控制閥調節(jié)的命令,直到滿足工藝的流量要求。
2.4 設備安全使用的考慮
共用水源的好處在于節(jié)省一次性投資以及后期的運行費用,但同時也給原有的系統(tǒng)增加了諸多運行隱患,特制訂如下的監(jiān)控方案:
2.4.1 淬火機系統(tǒng)與弱水冷系統(tǒng)不能同時滿負荷使用水量,制定自動連鎖機制。
2.4.2 弱水冷機下收集池場地略小,大水量運行時可能會出現(xiàn)收集不及時的情況,因此在收集池增加液位報警,收集池內液位一旦超出設定高度,立即關閉所有用水集管。
2.4.3 增加機上設備的監(jiān)控攝像。
3 弱水冷設備投入使用的效果
3.1 操作界面的展示
十組集管的監(jiān)控顯示,包括流量、壓力等參數(shù),如圖4所示:
3.2 現(xiàn)場實際的生產情況
現(xiàn)場實際的生產情況如圖5所示:
厚度24mm的370q型號鋼板,冷后溫度650℃,命中終冷目標,版型平正,經取樣化驗,鋼板性能完全符合工藝要求。
4 結語
本文結合某公司熱處理線產品擴規(guī)格和新工藝的開發(fā)中產生的能力匹配問題,在不破壞原有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對?;癄t進行了弱水冷設備改造工作:結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利用了空間、介質等各種條件,最終達到了弱水冷設備的投入使用,從目前來看,弱水冷設備的投入不僅僅補充了日處理生產線在水冷工藝上的短板,同時還擴大了熱處理生產線的生產能力以及可以生產鋼板的品種。在如此小的投入下,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次改造是非常圓滿的。
作者簡介:湯恒(1981-),男,秦皇島首秦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軋鋼部動力專工,工程師,研究方向:鋼鐵廠有關給排水系統(tǒng)及設備技改。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