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萍(甘肅省酒泉市實驗中學735000)
論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張艷萍(甘肅省酒泉市實驗中學735000)
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教學計劃能否順利完成的保障。但是,現代學生缺乏的恰恰是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筆者從培養(yǎng)英語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入手,探討怎樣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習慣,以及養(yǎng)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方法。
英語學習學習習慣重要性有效的學習
人們常說:習慣決定命運??梢姾玫牧晳T對人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當然了,這個習慣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等等。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至關重要的。
經過幾年的英語教學,我愈來愈清晰地認識到許多天才成長之路的共同點不是智商高,而是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不佳,常見的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隨便講話;回答問題不舉手,或者說話聲音偏?。煌瑢W之間沒有合作精神;書寫習慣也不好;課后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視家庭作業(yè)為苦差;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不肯讀記單詞、早讀時無大聲朗讀習慣,喜歡默看等。上述不良習慣很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的教學計劃能否順利完成的保證。
奧格曼狄諾(《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作者)曾指出:失敗與成功最大的區(qū)別是,學習習慣不同。小學時課程比較簡單,無論學習習慣如何,只要智商較高,都能保證良好的學習成績。但是到了中學聯合體就不同了,科目較多,難度較大。中學教師如不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同時指導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的話,那么聰明但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會轉化為學差生,如果這位教師是班主任,班上的差生也會越來越多??梢?,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人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為了促進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教學中,我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來體現。學生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其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上,學生的心境大致有三態(tài):(1)精神渙散,注意力分散,,主觀上不愿學;(2)精神緊張,注意力集中,但表達能力差,主觀上愿意學,但客觀上效果不行;(3)注意力集中,活動認真,情緒放松,成敗得失不計較。結果證明,第三種心境支配下的自主學習效果是最優(yōu)的。在課堂上如何正確引導好這三種心態(tài)的學生,盡最大可能地把他們的狀態(tài)調整到第三種心態(tài)呢?一方面要注意課堂活動設計,使你的課程更有吸引力,更有藝術性,另外,針對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教學要設計出梯度,問題的設計應該有難有易,并且學生的參與量要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思考,有事情可做,并且有機會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自己從而體會成功的快感。以激發(fā)學生課堂表現欲望,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英語從來離不開閱讀,通過閱讀,學生的詞匯量不斷豐富,語言知識了解更多。所以,我特別重視早讀課,明確早讀內容,保證早讀時間,并通過相互默寫等形式檢查保證早讀效果。英語是一種很優(yōu)秀的語言,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到英語語言的美,同時進一步熟悉課文,促進學生每天朗讀英語的習慣養(yǎng)成。在上閱讀課時,我還注意指導閱讀技巧。目前的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通常是精讀,我常常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促使不同程度的學生來更好地理解文章,使學生養(yǎng)成“細嚼慢咽”的詳讀習慣。
詞匯量太少是我們學生學習英語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因此聽不懂教師的英語授課。所以我建議學生應有一本學生英漢詞典,并且教會他們如何使用這本工具書。當他們遇見不認識的單詞時,我不會簡單地告訴他們單詞的含義,而是鼓勵他們查字典,看誰查得快、查得準。因為前期已經帶領學生復習了所學的國際音標,所以在教授新單詞時,我鼓勵他們自己看著音標去試著把單詞拼讀出來,然后再根據讀音來記憶單詞的評寫。比如,“carefully”和“carelessly”,這兩個詞的詞根“care”相同,并且都含有副詞詞綴“-ly”,尾綴“-less”表示否定,所以這兩個副詞可以放到一起去記憶,意思正好相反。
這里的“寫”包括寫作和書寫。因為考試對寫作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基本每學完一個單元,我就按照課本要求布置跟課本內容相關的英語小作文,并且指導他們仿照課文從寫句子開始練習,一步一步過渡到寫作文,通過不斷練習,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十分密切。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者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學生作業(yè)批改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少中國式英語,如:“I at six get up.(我起床時間為六點。)等。漢語習慣影響了他英語表達。因此,英語教師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的習慣。漢語和英語分屬于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漢語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表達方式與英語很不同,且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意識形態(tài)也與中國不同。所以要對教學英語思維模式的那部分進行強化訓練。比如,接打電話用英語時,應說“Is that Li lei?”而不是說“Are you Li lei?”說“Who is that?”而不是說“Who are you?”再如在與美英人士交往時,請不要查問對方年齡、婚否、工資等,因對于他們來說是“隱私”。了解了這些習慣,我們就不會在交往中失禮儀、得罪人。只有更好地將語言訓練和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與人交流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需要循序漸進,使其習慣成自然。經過訓練,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轉變,在學習習慣的保證下,他們的英語成績有了一定的進步,學習成績的進步也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1]燕國材.“再論學習論”[J].中學教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6).
[2]劉清波.“論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機智”[J].中學教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2).
[3]魏書生.魏書生文選[M]漓江出版社,1995.
(責編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