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本溪縣第一中學 117000)
高效課堂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張丹丹 (本溪縣第一中學 117000)
高效課堂是新的課改給我們提出的新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是近幾年我們學校實行的新的教學模式。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
高效;興趣;能力;創(chuàng)新
(1)認知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作為教師,第一,必須明確本節(jié)課學生應“知道”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應用”什么“等具體目標能力。第二,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識記、模仿的能力,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觀察、思維、自學、實驗、操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
(2)情感目標
情感目標主要是指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態(tài)度、價值觀念和意志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目標。
在美術課程中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是學生學習的幸福感的培養(yǎng),學生在愉悅和幸福中學習美術知識,就一定會提高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過程和方法是整個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方法得當會使教師教學輕松自如,學生心情愉悅,課堂高效。
近年來我校也一直在探索怎樣才能使課堂變得高效?“眾人拾材火焰高”導學案的制定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前提條件,導學案明確的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利用各種工具手段尋找答案,加深記憶。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增加知識儲備,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我們放手了并能夠真正相信學生、信任學生才能真正了解教育的內涵,才能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導入是課程的開始,一堂高效的課堂應該是學生期待和喜歡的,要從開始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導入的方法有千萬種,我認為兩種方式很適合美術教學。
第一,游戲。這種游戲要具備趣味性、猜測性、對抗性,游戲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競爭意識,調動其積極性,達到最好的效果。游戲應該有序、有層次性,為了教學而游戲,也就是游戲要結合當天的教學內容,切忌與其脫離,學生養(yǎng)成只游戲不學的習慣。
第二,情境的設計。情境設計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導入新課,這種情景包括音樂情境、電影情境、漫畫情境、展覽情境等,我在講解《我的故事》這堂課的時候就利用了“漫畫情境”,把學生變身為漫畫人物,安排在情境中進行導入,效果很好。
(二)自學檢測
我認為新課探究的前提是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蘇格拉底說過:“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他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苯處熢趥湔n是就要根據教學大綱和課標要求,設置各種“障礙”,這種“障礙”的難易程度要適中,讓同學們體驗闖關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
A.思維能力:抽象思維、和具象思維。特別是抽象思維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通過具象往抽象轉變,是學生思維、規(guī)律、方法的一種新的嘗試,有力于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發(fā)展。
B.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美術教學工程中,通過欣賞課、動手制作課,教師合理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尋求對策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交流合作的能力。
C.科學探究的能力:觀察、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等。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許多過程都需要小組合作科學探究來完成的,例如:八年級下冊《心靈的關愛》制作賀卡一課,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其目的就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一種團隊合作的能力,他們之間會形成主動溝通、主動匯報、、主動尋求對策、主動提出建議、主動解決問題、主動關切合作成果,這種團隊合作精神大大加強了學生的能力的培養(yǎng)。
D.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這點尤為重要,在學習色彩知識的過程中,同學們了解了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和冷暖對比的關系,通過動手繪畫和搭配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感受,因為審美感需要在教學中滲透和長期培養(yǎng)的過程,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大有幫助。
E.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其實是一個長時間積累才能培養(yǎng)出的一種意識或者說一種思維方式,在美術課程中,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多于其他課程,每節(jié)課都圍繞著創(chuàng)新,這樣長時間的積累恰恰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F.利用多媒體教學 提高學生學興趣
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美術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的為課堂為學生服務?;脽羝赢?、視頻可以將作品、畫家、各種工具媒材等都能很直觀的展示出來,使同學們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在《詩情畫意》一課,由于大多數孩子沒有去過我國的“四大名園”,讓他們想象利用課本知識很難解決教材中的問題,所以我利用多媒體很直觀的展示了“拙政園”“頤和園”等園林藝術特點,有對比、有變化,使學生對我國的園林藝術有了初步了解。
(三)合作交流
合作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會起到關鍵的作用,要有競爭、有獎勵才能激起學生的參與欲望。當代中學生還保存著單純的玩兒的天性。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我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適當競爭,加分刺激。只要調動的大多數學生的趣味性,其他同學會很自然的參與進來,教師在組間巡視點撥加以輔助,這樣在完成練習和實踐的過程就是同學們最快樂的事情,都能積極尋求辦法,合作創(chuàng)新,出謀劃策完成各個活動。
(四)展示點撥
這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展示、點評、互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所有個性得到展示。
現代多媒體教學重的實物展臺給同學們一個很好的展示自己創(chuàng)意的機會,通過實物展臺,同學們鍛煉了自己的口才,怎樣表述自己的作品,如何贏得其他同學的認可和好評,同學們很用心,從而也有利于口語表達的提高。師生之間的互評、點評作品,更是使學生動腦用心參與的過程,因為是自己精心創(chuàng)作的作品,所以,同學們還是很在乎互評、點評這個過程的。
(五)總結回味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把它叫做“回味”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通過津津有味的學習,回味整個過程,感受其中樂趣,達到對下節(jié)課的期待的過程,這樣就會使同學們保持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從而能夠形成高效課堂。
反思什么?
作為美術教師既要反思這節(jié)課自己欠缺什么?還要思考該提出怎樣的問題才會給適合學生探究?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才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學習?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能夠讓同學們期待下一節(jié)課的到來?
多年的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了陶行知先生說過的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蔽蚁胝f:“我們必須變成中學生的朋友,才配做中學生的老師?!敝挥袑W生真心喜歡的東西才是他們愿意努力去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東西,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和效果,作為美術教師,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探討、關注美術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只有這樣教育才能不斷前行,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更好地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