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川
石頭到底能不能動手?動手的石頭到底有沒有價值?古人是怎么看待動手石頭的?如果石頭本身完美,沒人發(fā)神經(jīng)吃力不討好畫蛇添個足。動手,是因為自然的石頭有些時候并不完美。
不完美怎么辦?石頭長得七八分好,甚至有個八九分好,就有那么一點??!美中不足,缺一口氣。這個時候,如果有高手來這么一下子,完美了!天人合一,有何不可?
很多人不這么想。在那兒糾結,說我就要百分百純天然。
我的觀點,旗幟鮮明:如果石頭有那么一點美中不足,是可以動手的。因為從本質(zhì)上說,玩石頭是玩美感,是玩美帶來的享受。有人說殘缺也是一種美,當然。但不是所有的殘缺都是女神維納斯。
石頭當然是天地之精華?!疤斓刂辆畾饨Y為石,負土而出……”孔傳為《云林石譜》做的序開篇第一句話就這么說的。就像人是萬物之靈,可人一出生,都多長了一個盲腸。日本比較發(fā)達,小孩一出生就把盲腸割掉了。過去中國古人還講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啊,頭發(fā)都不能隨便割掉?!度龂萘x》里說曹操的馬受驚嚇踏了老百姓的莊稼,曹操割發(fā)代首,就相當于砍頭謝罪了。公子佳人,私訂終身,小姐秀發(fā)剪掉送你,就是你的人了。頭發(fā)在古代就隆重到這份上。再比如,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非常漂亮的小孩,正常人是五個手指,他卻多了一個變成六指,如果你是家長怎么辦?做個小手術,就能把這個多余指頭拿掉,還有什么好猶豫的?難道為了追求純天然,自然生成這樣就這樣吧——我相信這么選擇的人不多。
所以說,如果人是萬物之靈,都可以把多余的盲腸割了,把多長的手指去掉,把添麻煩的智齒拔掉,那么一塊石頭就多長那么一點不好,為什么不可以讓它變得更好,成全老天不也是一件美事嗎?
我們對自然不要迷信。迷信是漢代的時候,三山一池,修煉成仙,還有成佛成道的念想。到魏晉時候,對山水已經(jīng)是一種自然的欣賞了。自然的欣賞和心懷敬畏是兩回事。自然還是一種平等的關系,甚至山水畫成熟期的標志,是從描摹自然到超越自然。
要說守著這個“純天然”,純天然的石頭多了去了。中國三山兩水一分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三分之二都是山,每一座山都是老天爺造就,都是自然。為什么還要講天下有名山?石頭也都是自然形成的,為什么還要全國選出一個石譜?為什么還要講四大名石,哪些石頭最好玩?還是一個選擇。并不是所有純天然的石頭、純天然的東西都是好的。
細菌們也都是純天然的呀,害蟲也是純天然的。我這么反復舉例子,就是想說明,我們之所以玩石頭,是抱著一種審美的眼光去看它的,并不僅僅因為它是純天然。不要把純天然捧的像老祖宗的牌位一樣動不得。歷史上,古人也是不排斥動手的?!对屏质V》說:“須籍斤斧,以全其美”。重點是成全那個“美”。石頭如果不完美,可以動手。不要刻舟求劍,墨守成規(guī)了。
那么下面一個問題是,誰來加工?不是誰都可以來動這一刀的。你要有起碼的審美,要能讀的懂那塊石頭。然后手法又高超精妙,可以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古代動手的石頭,往往有文人的審美眼光參與其中。這跟今天的人為了逐利,用鉆棒鉆幾個洞或者雕個龍畫個鳳,忽悠忽悠土豪,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