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摘要】 眾所周知,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外語教學中,文化(Culture)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guī)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fā)展的基礎之上。本文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進行研究,分析其必要性、重要性和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英語教學 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3-063-01
0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從中考的出題變化來看,近年來中考試卷調整和改革的趨勢表明,試卷越來越側重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特別是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考查,而語言知識的考查已從單純的語法知識的設計轉到突出語境化設計。中考試卷充分考慮語言的文化性,除考查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外,試卷注重把握中西文化的滲透,越來越體現人文性。因而,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在中考中遇到相關題目更能得心應手,不會失分。
2.任何語言都是為交際而服務的,是交流的工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同時就應該對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行深層次的理解,用英語進行思維,理解在英語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這樣才能無障礙地進行溝通與交流。如果不了解西方英語國家的文化,可能會造成語用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
3.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更有益于學生加深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有益于接受屬于全人類先進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養(yǎng)國際意識。
二、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之有效途徑
1.在詞匯學習上注重介紹其文化內涵,在詞匯理解中滲透文化
詞匯是語言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反映出一定文化的內涵。準確的把握詞匯的文化意義才能更加準確的在不同語境中進行語言表達。因此,在分析詞匯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將文化與語言有機聯系起來理解,使學生在學習詞語的同時能對照中西文化,比較兩種語言使用的異同,這有助于他們加深印象,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征,有意識地根據語言環(huán)境選擇適當的語言進行交流,提高語言使用的得體性。
2.充分挖掘教材中有關文化背景知識的閱讀篇目,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積累
新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內容,包括我們中國的民族文化、英語國家的文化和非英語國家的文化。這些知識是我們初步學習不同文化非常好的素材。教師應幫助學生從教材中獲取這些信息,并結合課文簡要介紹英美國家的地理、風俗習慣、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使學生全面認識、了解英美等國家的文化,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3.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日趨完善,極大的豐富了學校教育方式,有圖書館、閱覽室以及多媒體教室等等,應當充分利用這些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文化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自覺或不自覺的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意識,提高他們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梢砸詫W生為中心,創(chuàng)設豐富的交際情境,利用網絡資源,整合學習資料,利用直觀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讓“距離”不再是距離。
例如,利用西方的節(jié)日來學習西方的文化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方式??梢栽诓煌奈鞣焦?jié)日里,利用網絡媒體展示出國外的人們慶祝的情景,他們的服飾、飲食和慶?;顒拥鹊龋€可以學唱英文歌,讓學生們獲得直觀的文化知識。之后,以此為情景,讓學生為主體,要求將所學習的文化知識融入小組表演中,最后看哪個小組表演得準確到位。通過輸入與輸出,學生對這一文化語言的得體使用將掌握得更牢固。
4.鼓勵課外廣泛閱讀,引導學生自學
僅僅依靠課堂的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來學習和體驗外國文化,讓學生認識到文化意識的重要性,使他們化“被動”為“主動”地去比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教師可推薦一些適合初中學生看的有關英美國家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優(yōu)秀書刊,比如《英語廣場》、《瘋狂英語中學版》、《英語畫報》或者一些英文名著類,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中,能吸收一些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從而學習更多詞匯,豐富英語表達,掌握詞語使用的內涵和外延,擴大英語知識面,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等;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有關外國文化的電影或電視,推薦一些英語學習網站,利用這些直觀的媒介來引導學生觀察和積累英語國家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耳濡目染,從而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文化意識。
語言與文化有密切的聯系,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作為英語教師,尤其要重視這一點,應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努力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