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華++姚曉鷗
《勞動意志報》(《Boля Tpyдa》)是俄國革命共產黨機關報,1918年9月14日-12月4日在莫斯科出版,日報。同年12月29日,改為雜志,在保留原名的基礎上繼續(xù)作為革命共產黨的機關刊物出版。1920年10月,根據(jù)共產國際的決議,革命共產黨并人俄共(布),雜志遂停刊。
俄國革命共產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905年由民粹團體組建的社會革命黨,該黨性質上屬于社會主義政黨,是恩格斯創(chuàng)建的第二國際的成員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社會革命黨中央提出支持帝國主義戰(zhàn)爭,而黨內反對派認為應該譴責帝國主義戰(zhàn)爭。由于意見分化,社會革命黨內出現(xiàn)了早期的左翼萌芽。1917年“二月革命”后,針對“七月事件”,社會革命黨中央與反對派在如何看待資產階級政府問題上再次發(fā)生爭執(zhí),加劇了黨的分化。同年11月,社會革命黨左翼宣布脫離該黨,成立了獨立的政黨,即左派社會革命黨。12月,社會革命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旗幟報》由左派社會革命黨改組為該黨的中央機關報。
白創(chuàng)建至翌年春天,左派社會革命黨同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保持著聯(lián)盟關系。但在后續(xù)的合作中,關于俄國應該建立什么樣的政府、如何對待布列斯特和約以及農村政策等問題上,左派社會革命黨與布爾什維克開始產生難以調和的矛盾。1918年7月初,在全國蘇維埃第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左派社會革命黨表示反對蘇維埃提出的實行糧食壟斷和建立貧農委員會的農村政策,但意見沒有被采納,遂退出會議,甚至發(fā)動了武裝政變。7月6日夜,約1800名左派社會革命黨叛亂分子開始軍事行動,炮擊克里姆林宮,占領了電話局和電報局,以左派社會革命黨中央的名義發(fā)出了若干挑撥性的宣言、公報和電報,詭稱左派社會革命黨已經掌握了政權,其行為得到了全體居民的歡迎等等。在列寧的領導下,蘇維埃政府采取了果斷的措施,莫斯科工人和衛(wèi)戍部隊一致行動,在7月7日下午平定了叛亂。后又有一些小規(guī)模的叛亂活動,至7月下旬被全部鎮(zhèn)壓
與此同時,左派社會革命黨的機關報《勞動旗幟報》被查封。左派社會革命黨的叛亂被鎮(zhèn)壓后,親布爾什維克的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在莫斯科創(chuàng)辦了該黨的新機關報《斗爭旗幟報》。9月,殘存的左派社會革命黨自行瓦解后分化出兩個親布爾什維克的政黨,即革命共產黨和民粹主義共產黨。民粹主義共產黨領導人格·達·扎克斯將之前由其主編的左派社會革命黨機關報《斗爭旗幟報》更名為《勞動公社旗幟報》,繼續(xù)出版。
同年7月末,親布爾什維克的另一部分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在薩拉托夫舉行會議,形成以安·盧·科列加耶夫為首的勞動意志派,并決定召開黨員代表大會,組建新的政黨。會上還通過了在莫斯科出版《勞動意志報》的決議,由勞動意志派黨員亞歷山德羅夫、卡列林、比岑科、多布羅霍托夫、科列加耶夫、烏斯季諾夫等人編輯。9月14日,《勞動意志報》在莫斯科正式創(chuàng)刊。9月25日,該報刊發(fā)了黨代會召開的消息,會上正式成立了革命共產黨,《勞動意志報》為該黨機關報。勞動意志派黨員代表大會確立了該黨的新立場:新政黨依然是民粹主義的政黨,同時富有誠意地與布爾什維克合作,擁護蘇維埃政權。為了表明新政黨的政治立場,《勞動意志報》配發(fā)文章公開譴責左派社會革命黨人搞恐怖活動,主張同俄共(布)合作,支持布列斯特和約。列寧在1918年10月15日《致別爾津同志》的信中表示了對《勞動意志報》的肯定,信中寫到“我認為,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在這方面(社會主義俄國)進行了瘋狂的誹謗。要立即找人(萊特伊仁也可以)選用《真理報》和《消息報》(以及《勞動公社旗幟報》和《勞動意志報》)上的文章編寫一些東兩,駁斥左派社會革命黨人的謊言?!盵1]可見,《勞動意志報》得到了列寧的信任。
從左派社會革命黨中分化出來的革命共產黨繼續(xù)與布爾什維克結盟。但是,革命共產黨的綱領是混亂的和折中的,一方面承認蘇維埃政權,認為蘇維埃政權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造了先決條件;另一方面卻認為在過渡時期應建立“勞動者專政”,而不是無產階級專政,否認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代表革命共產黨立場的《勞動意志報》在肯定布爾什維主義可以摧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同時,堅持認為布爾什維克難以承擔構建新型經濟方式的任務;最終,資本主義的生產組織方式會實現(xiàn)自下而上的過渡。為此,俄共(布)批評了《勞動意志報》的一元歷史觀,認為該報在引導生活和經濟建設時并沒有足夠重視馬克思主義,該報甚至被嚴厲地批評為“片面無產階級專政”。
1918年12月,《勞動意志報》改為雜志,繼續(xù)出版。1920年,共產國際二大做出了一個國家只應有一個共產黨的決定。于是,革命共產黨在1920年9月召開第六次代表大會,決定該黨約2000名黨員并入俄共(布)。10月4日,俄共(布)中央做出決定,同意接收革命共產黨成員加入俄共(布)。作為革命共產黨機關刊的《勞動意志》雜志,隨即???/p>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2版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