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紅波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如今,多媒體教學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的手段正在不斷地深入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的新寵。多媒體教學不僅豐富了教育教學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適當?shù)亟柚嗝襟w進行作文教學,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的先進功能,一定能夠提高作文指導的效果。以下就是本人在作文教學中進行的一些嘗試,希望與各位同仁一起交流、探討。
一、 運用多媒體提供作文范例
以前教師進行作文指導,給學生提供“下水文”,只能是教師在講臺上讀,學生在講臺下聽,學生缺乏直觀的感受。有時,學生想對“下水文”進行簡單的回顧都無法做到,更不用說對它進行一番仔細的揣摩了。因為教師不可能一遍一遍地重復朗讀,所以“下水文”利用的效率很低。本學期我嘗試運用多媒體將“下水文”清晰地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能夠非常直觀地閱讀、仿照。例如,我讓學生寫以“美德”為話題的作文,我給他們提供名為《寬容是一種美德》的下水文;學生寫關于“母愛”的作文,我給他們提供下水文《我的母親》,效果都很好。有時我還面對大屏幕上的文章,適當?shù)貫閷W生進行一些講解、指導,這樣下水文的示范性就更強了,作文指導的效率也就更提高了。
二、 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
在我們給學生訓練的作文中,有的題目對于學生來說缺少直接的情感體驗,因此他們很難寫出動人的文章來。這時如果我們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情景,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那么,就會很有效果了。例如,我曾經(jīng)讓學生寫一篇游記散文,但是許多學生跟我說,沒有什么題材好寫。經(jīng)過調查,兩個班絕大多數(shù)同學沒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寫起來確實困難。于是我就將三峽、九寨溝、桂林等一些風景名勝的紀錄片展示給學生。并且指導他們:一邊看,一邊想象自己就在山水中游覽。學生們觀看得非常認真,不一會兒,他們就都沉浸到如詩如畫般的美景中去了。待我放完所有的畫面時,學生們似乎還意猶未盡,流連忘返。雖然是神游,但是那些攝人心魄的美景畫面,對于當今很少有機會游山賞水的學生們來說,怎能不動心動情?再加上想象的翅膀,將自己置身于山水之中,又怎能不如同親歷?
在“畫山繡水”之中,他們的身心受到陶冶,他們的情感受到激蕩,他們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赐旰螅S多學生的文章一氣呵成,這一次作文的質量普遍較高。
對于如今很少有機會旅游的學生來說,這不失為豐富其體驗的一個好方法。而且,這樣做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好處就是,培養(yǎng)學生能寫出“真性情”來,而不是閉門造車、枯燥無味地漫天扯詞。
三、 運用多媒體修改作文
我一直認為,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作文水平是在修改中提高的。因此,我非常重視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經(jīng)常讓學生打好草稿后進行認真修改,每一次都要爭取使自己的文章更完美。但是在教學中,我又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其實并不知道怎樣去修改。有時候他們勉為其難地改一改,結果也總是差強人意;有時候,我雖然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但總是收效甚微。我想,其實此時的學生并不需要老師苦口婆心地說教,而應該給學生提供示范,與他們共同研討,才是最好的途徑。于是我就特地選擇幾節(jié)作文課,運用多媒體將學生的草稿投影到大屏幕上,與學生一起研討,共同修改。從詞語到句子,從選材到文體,從內容到結構,從開頭到結尾……全面的修改使學生逐漸獲得了修改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根本無需教師再去單純地說教。
例如,我們在修改一篇名為《父親的一瞥》的文章時,學生在修改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文章如下:
父親的一瞥
時間還不到六點,天已黑了下來。今天是周六,我放假了,心里特輕松。我坐在椅子上,嘴里還唱著小曲兒。
看見父親在收拾院子,我也就動起來,拿著掃把掃起來。我覺得我是那么心誠,那么仔細認真,可掃把還是被父親一把奪了過去:“還是讓我來吧!你一邊去休息?!?/p>
“我……”我想要說些什么,話又在喉嚨噎住了,我知道他不會讓我干的——父親一直是這樣。
我坐在椅子上,心情特沉重。剛才的喜悅瞬間消失無蹤,興奮也隨之而去。我看看黑暗中的父親,他彎著腰,一邊用粗糙得不能再粗糙的手拿著掃把掃著,一邊在地上拾著些東西。我想問,但猶豫了。
黑暗中的父親看上去很疲憊,他時常直一下腰,頭也不時地轉幾轉,還伴隨著幾聲咳嗽。我知道,父親經(jīng)常腰痛、頸椎疼,還有哮喘病,我常勸他去醫(yī)院看一看,可沒用。他總說運動一下就好,因此每天都去晨跑。我知道,他這是讓我減少心理壓力??晌夷兀稽c不尋常的反應,就會被父親看出,然后被送去醫(yī)院。一去醫(yī)院,錢就嘩嘩地流走,父親掙一個月也難掙回??伤傉f:“你也不比我。我身體好,你身子骨嫩,整天坐著學習,又不運動,身體怎么會好呢?”一想到這兒,我心都碎了。
父親過來了,手里拿著什么。我上前看個究竟。??!我?guī)缀跻衅饋?。父親苦苦在地上尋覓的,原來是那些廢棄的小鐵器、銅絲之類的東西。
“要這干嗎?”我小聲問。
“可以積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斤也會變成十斤百斤甚至千斤的?,F(xiàn)在鋼鐵制品價格漲得厲害,這些一賣也不少錢呀!”我的心再一次碎了,并且碎得更厲害了。
“這是我的父親?”我捫心自問。他,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呢,對得起我的父親嗎?我又做過什么、回報過什么呢?沒有!從來沒有!一直沒有??!
我的眼睛模糊了……可我分明真切地看見父親的身影,那么清晰,那么熟悉……
有的學生說:文章的語言在表情達意上不夠連貫通暢,有些地方甚至詞不達意。如第一段連“地點”都未點明,又如“我看著黑暗中的父親,他彎著腰,一邊用粗糙得不能再粗糙的手拿著掃把掃著”,這怎么可能看的見呢?再如全文的重點段———第五段,表意就很有些夾纏不清,如果把它梳理成“父親抗病”和“給我看病”的對照描寫就好多了。
有的學生說:有些字句欠斟酌。如“我坐在椅子上,嘴里還唱著小曲兒”,不如改“唱”為“哼”,更顯得閑適、放松;又如“我坐在椅子上,心情特沉重”,如果將“在”改為“回”,就可以表示出一個過程;再如“原來是那些廢棄的小鐵器、鋼絲之類的東西”可改為“原來是那些廢棄的小鐵釘、斷鋼絲之類的東西”,“一斤也會變成十斤百斤甚至千斤的”改為“一點一點也會變成一斤兩斤甚至上十斤的”等等。
還有的學生說:全文以感情真摯見長,但在表達感情的語言上卻顯得貧乏。如文中兩次寫“心碎”,用語就顯得重復單調;文中也缺乏打動人的語句,如在第五段父親的話語后加一句細節(jié)描寫,“說完還‘啪啪地拍了兩下胸膛,隨后卻又是一串干咳……”在文章最后一段加上“在父親的一生中,該有多少個這樣的時日”一句,語言就顯得生動多了。這樣看來,作文的語言運用還真是小覷不得啊!
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學生們的熱情非常高,許多同學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非?;钴S。許多好的想法、好的建議如泉水般不斷地涌出,融入到被修改的作文中,使文章不斷地豐富、變新,精彩紛呈。整個課堂不斷地閃耀出智慧的光芒。
在這樣的課上,因為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所以他們熱情澎湃;因為所修改的都是同學們自己的文章,所以他們感到親切真實,樂于接受,樂于參與;因為他們的好建議不斷被采納而使文章增光添彩,所以他們不斷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這些課雖然是示范性的,但是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興趣,老師也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許多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并與他們一起完成學習目標,所以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更有說服力,更具典型性。這種課就像活動課一樣輕松、快樂。
四、 運用多媒體提供榜樣
有時,我會用多媒體將批改過的優(yōu)秀作文展示給學生們看,讓他們從榜樣中尋找前進的方向;有時,我將幾篇優(yōu)秀的作文展示出來,讓學生們再去比較,一評高下,激發(fā)他們不斷競爭的動力??傊?,用學生們自己寫出來的優(yōu)秀作文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和激發(fā)其他同學,也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的一個好方法。
其實,總的說來,多媒體主要就是通過它的直觀性功能,為我們的教育教學發(fā)揮作用的。我希望各位同仁能夠多創(chuàng)新、多開發(fā)出多媒體的教學潛能,以更多、更好的方式和方法為我們的教育服務,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