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霞
幼時愛鳥,見到屋檐上的燕巢便歡呼雀躍,常常爬上梯子竊視巢內,有幸便能等到燕母喂雛雛爭食的幸福畫面。媽媽一旦發(fā)現(xiàn)我上了梯子,便十萬火急地趕來將我抱下,我便頑皮地鉆進媽媽溫暖的懷抱里,這就是我的暖巢。
媽媽忙里忙外也似那來回喂雛的燕母,終日佝僂著身拖地擦桌,洗衣做飯,還要應付我這個黏人撒嬌而又頑皮貪玩的小搗蛋。
十年恍惚而去,我已離家求學,入學前的情景也仍歷歷在目。“再想想,再想想,還有沒有缺什么……”她的樣子十分緊切,終于她想起了什么,往我的書包里塞了數(shù)張“護身符”,然后自己一個人滿意地笑了。
上車后,我忙滑下車窗。媽媽在門口一動不動地望著我,幾縷發(fā)絲泛開了滿天飄飛散落的酸楚與牽掛。突然她一個箭步?jīng)_了過來,我連忙喊司機停下,她緊握住我的手,叫我到校后別忘了給她打電話。車重新啟動,媽媽的手也漸漸松開,她又小跑著跟上來,那神情不再微笑而變得凝重,她注視著我喊出最后一句:“好好學習!”那聲音驚飛了幾只臥于巢內的燕。
后來回家,一進門就見媽媽立即放下手里東西微笑著匆匆向我擁來,而后開始永無止境的噓寒問暖。聽爸爸說我走那天,媽媽一直發(fā)呆,直到晚上九點多我打電話回去,她才安下心來吃飯。我不禁鼻子一酸。
既然如此牽掛與不舍,當初又何苦一再鼓勵我報考這樣一所需要留宿的學校呢?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媽媽開始數(shù)起她的白發(fā)與皺紋,在鏡子前長聲嘆氣,還頻繁地問我:“媽看起來是不是很老?”這一直讓我在雄心壯志地計劃遠走他鄉(xiāng)求學的同時,心生沉重的愧疚。媽媽已經(jīng)走過了她的春天,給了我一輩子的暖巢。
那天晚上,媽媽突然問我:“中考想怎么考?”我有些為難地告訴她我天真而宏偉的藍圖。媽媽卻笑了,那笑容與當初鼓勵我報考時的笑同樣燦爛。她將我摟進懷里,沉重而又有力地對我說:“孩子,媽老了,媽還能給你的就只有溫飽了。前程,要自己去拼!”我堅定地朝媽媽點頭,而內心卻在微微顫抖。我不明白,媽媽在她的春天里種下了一輩子的守候,在她的秋天里,又怎舍得只收獲我遠走?
我又突然記起那燕巢,再去看,卻不見一只燕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從前屋檐上的巢,是暖巢;原來現(xiàn)在求學的我,是母親在淚崖邊放飛的翅膀。
(指導老師:張慧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