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恩·波特
我在格恩西島長大,從小就有登臺表演的愿望,所以剛上完大學,我就去英國的戲劇學校面試,最后進入利物浦藝術表演學院。我在那里學了三年,后來厭倦了。表演沒有帶給我想象中的快樂,但我想要有所成就的想法還和當初一樣強烈。
我騰出時間寫出了第一本書《網(wǎng)迷日記》,并在BBC電視臺錄制了一部紀錄片《黎明……》,我終于能自己自由發(fā)揮了。接下來,我接到了從美國好萊塢打來的一個電話。一位好萊塢制片人挺喜歡我拍的紀錄片,想讓我去拉斯維加斯拍攝一部電視系列劇。兩個星期后,我搬到了美國。我們拍攝的那部系列劇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不過拍完后我就沒了去處,那感覺就像是自己剛才還坐在桌子旁,突然有人拿走了桌布,然后自己就被人掃地出門了。制片人曾說讓我接著拍第二部系列劇,但他的承諾成了泡影。我剛剛在電視上豎起的“牌子”轉(zhuǎn)眼消失了,而我不知道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就這樣,我成了無業(yè)游民,手里拿著一張簽證,在異國他鄉(xiāng)干什么都受到限制,英國也很快忘了我的名字。我不敢再創(chuàng)作,為了掙錢不得不干起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比如推銷嬰兒尿布和土豆。這些工作讓我在經(jīng)濟上恢復了一些元氣,但都不是我的興趣所在。
向一位醫(yī)生咨詢了幾次,他對我說:“你以前成功地創(chuàng)作過,為什么現(xiàn)在認為自己不行了呢?”與他的談話成了我人生的轉(zhuǎn)折點。我重新拾起了創(chuàng)作,寫了一篇關于怎樣構思小說的心得,然后又寫了一些題材更豐富的文章投給英國一些雜志和報紙。沒過多久,我有了兩本書的簽約合同,并成為了英國《魅力》雜志的專欄作家,電視臺也再次來找我合作。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的經(jīng)歷其實很簡單:在好萊塢我遭到了一次拒絕,而我把它看得太嚴重;在生活的舞臺上,我挨了兩拳,然后就在地上爬不起來了。我放棄了嘗試,指望好運氣能找上門來,而不是主動抓住機會。
我講出自己的故事就是要告訴你們:你能掌握你的成功。當我說我要“干一番事業(yè)”時,時常會遭到別人的冷嘲熱諷?,F(xiàn)在,我正進行寫作和電視制片,我住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有自己的時尚連鎖店。失敗后的成功讓我懂得一個人不必把最初的理想看作最高目標,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別人的看法左右你的行動。你要自己站起來,繼續(xù)前行,而不應該像折了一條腿似的,在地上一躺就是三年。否則,你能做的就會和我當年一樣,只是推銷嬰兒尿布和土豆。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