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工藝獨(dú)特的明代龍泉窯青瓷罐

      2015-07-06 17:25:41張勝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6期
      關(guān)鍵詞:龍泉窯酒器

      張勝

      【摘要】龍泉窯青瓷的燒造歷史悠久,五代時期隨著越窯的衰落,龍泉窯得以嶄露頭角,南宋時期發(fā)展到巔峰。元末明初,厚胎薄釉日用器多制作粗糙。泰州出土的這套罐、盤組合,雖然釉薄胎厚,但制作工藝較精致,尤其是底部的粘接方式比較獨(dú)特,當(dāng)為工匠的即興之作,推測罐的用途當(dāng)為酒器。

      【關(guān)鍵詞】龍泉窯 青瓷罐 內(nèi)接底 酒器

      龍泉窯燒造青瓷的歷史源遠(yuǎn)流長,盡管考古發(fā)現(xiàn)龍泉窯燒造青瓷最早為晚唐五代時期,但有人根據(jù)龍泉縣境內(nèi)豐富的瓷土資源、便利的水路運(yùn)輸、得天獨(dú)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周邊有甌窯、婺州窯等窯場可供借鑒的技術(shù)等因素推測,龍泉窯燒造青瓷的歷史可上溯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只是由于當(dāng)時燒制的青瓷不甚精致,而且生產(chǎn)規(guī)模也不大,在越窯的光環(huán)籠罩下,龍泉窯并未被世人所重視。

      和其他窯場一樣,龍泉窯早期產(chǎn)品顯得并不成熟,燒造的青瓷胎體厚重,原料淘煉不純,釉層很薄,釉色多青中泛黃。直到北宋時期,隨著越窯日漸式微,龍泉窯產(chǎn)品質(zhì)量的提高和生產(chǎn)規(guī)模的擴(kuò)大,龍泉窯才得以嶄露頭角。南宋莊綽《雞肋編》記載:“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樣須索,益加工巧?!盵1]龍泉縣屬于吳越地區(qū),作為古越窯區(qū)的新生代,早期龍泉窯產(chǎn)品在器形、釉色、裝飾技法、修胎工藝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帶有明顯的越窯器特點(diǎn)。

      兩宋之交,隨著宋室南遷,建都臨安(今杭州),宋金幾經(jīng)爭奪,最終雙方形成隔江對峙的狀態(tài)。江南地區(qū)迎來了一段相對和平的年代,都城臨安也呈現(xiàn)出一片歌舞升平之態(tài),真是“西湖歌舞幾時休,錯把杭州當(dāng)汴州”!為了滿足上自達(dá)官貴人、下至庶民百姓的需求,加之為避戰(zhàn)亂,大量北方的制瓷工人南遷,龍泉窯青瓷生產(chǎn)進(jìn)入了全盛時期。南宋時期,隨著技術(shù)的進(jìn)步,審美觀念的改變,龍泉窯瓷器大多已采用石灰堿釉代替石灰釉。石灰堿釉的特點(diǎn)是高溫下黏度大、不易流釉,燒成的青瓷釉面呈失透狀,釉層肥厚如凝脂、純?nèi)缑烙?。顏色有粉青色、豆青色、梅子青色,還有黃綠色、灰綠色、菜綠色等,以粉青、梅子青為佳。粉青外觀柔和淡雅,光澤猶如青玉;梅子青蒼翠欲滴,呈色柔嫩。器物種類較北宋時更加豐富,除了日用器皿外,還增添了大量的陳設(shè)器、仿古銅器和玉器式樣。器形制作也更加規(guī)整,器底旋削平滑。

      龍泉窯系中燒造最早、制作最精的窯址當(dāng)首推劉田窯,劉田窯是龍泉窯的傳統(tǒng)制瓷中心。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青瓷初出于劉田,去縣六十里。次則有金村窯,與劉田相去五里余。外則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綠繞等處皆有之。然泥油精細(xì),模范端巧,俱不若劉田?!盵2]陸容為“婁東三鳳”(另二人為張?zhí)?、陸釴)之一,以博學(xué)卓識著稱于世,因?yàn)椤遁膱@雜記》所記真實(shí)可信,王鏊曾譽(yù)之為“明朝記事書第一”。

      元代中期到明早期的龍泉窯瓷器多為厚胎厚釉,青中閃黃,墊圈加泥土,外底有澀圈,器身均有開片,露胎氧化開光成紋飾;薄釉厚胎瓷器的胎土粗糙,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制作以墊圈支燒,足露胎;厚釉薄胎瓷器制作精細(xì),以陳設(shè)器為主。

      2002年,泰州市高港區(qū)口岸鎮(zhèn)蔡灘村的一座明代早期雙室券頂磚室墓葬中出土了13件龍泉窯青瓷,其中有一件龍泉窯青瓷大罐,出土?xí)r罐中放置一件青瓷盤。[3]這套龍泉窯青瓷組合由罐和盤組成,罐造型渾厚古樸,略顯粗獷笨重,釉層較薄,應(yīng)屬所謂的日常用品。罐高21.6厘米,口徑25厘米,腹徑32厘米,底徑19.6厘米,最大徑偏上,距底部14.7厘米。直口微斂,圓唇,口沿有一道凹弦紋。肩與腹、腹與頸的中間部分分別以凹弦紋分隔,腹部飾精美的纏枝蓮花,頸部飾仰蓮瓣紋(見圖1)。罐的底部制作比較獨(dú)特,在罐內(nèi)以釉接方式粘接一盤形底,盤形底直徑19.6厘米,淺弧腹,小平底,釉接于罐體,遍體施釉,釉色青中閃黃,器身遍布冰裂紋,口沿和底足露胎處呈大片的火石紅。罐內(nèi)所置青瓷盤為菱花形口(見圖2),折沿,淺腹,平底,圈足,外底心露胎,呈火石紅色,有雞心突,盤口徑23厘米,高4.8厘米,底徑8厘米。

      高港出土的這件龍泉窯青瓷罐、盤組合,出土?xí)r青瓷盤放置于青瓷罐腹內(nèi),盤口朝上、底朝下的。盤的直徑和罐口直徑相近,由于罐口不規(guī)整,以一定角度放置,盤能覆蓋在罐口,換個角度盤就可能掉入罐內(nèi)。所以我們推測作為隨葬品埋入時,盤應(yīng)該是覆蓋在罐口沿處的,后來由于墓內(nèi)積水,導(dǎo)致原本覆蓋在罐口的盤位置發(fā)生移動,最后掉入罐內(nèi)。

      這件龍泉窯青瓷罐罐底的制作方式和一般罐罐底的制作方法不同,一般大罐的罐底都采用從外部與器身粘接的方式,而這件龍泉窯大罐的罐底部粘接采用了從內(nèi)部粘接的方式(見圖3)。這件青瓷罐口部較大,底部較口部要小。先制作好罐身和罐底,罐底呈淺盤狀,比罐口部小,略大于罐底開口。然后將預(yù)先制作好的罐底從口部慢慢放入,緊緊貼住罐的內(nèi)壁,稍加按壓,使其和器壁粘接。再罐內(nèi)外分別施釉,使之粘接牢固。這種粘接方式使得罐底更加牢固,但是制作工藝相對要復(fù)雜得多,因?yàn)槠鞯自诠奚韮?nèi)部,底部不容易修整,制作時必須很規(guī)整,和器身要吻合。這或許是某個工匠的即興之作吧。(見圖4)

      泰州博物館館藏瓷器中,有一件和上述青瓷罐形制相同的藏品。這件藏品為龍泉窯梅子青瓷罐,年代為元代,尺寸和高港出土的瓷器相仿,高23厘米,口徑30厘米,形制相同,也是口沿和外底露胎,器內(nèi)和外壁施釉,外壁上部主題紋飾由八組開光內(nèi)的銘文、花卉相間構(gòu)成,頸部也飾有仰蓮瓣紋,根據(jù)外壁的“美”“酒”等銘文判斷,這件龍泉窯梅子青瓷罐當(dāng)為酒器無疑,所以我們推測高港出土的明代初期的龍泉窯青瓷罐也可能為酒器。

      參考文獻(xiàn):

      [1] 莊綽.雞肋篇卷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3.5.

      [2]陸容.菽園雜記卷十四[M].北京:中華書局,1985.176.

      [3]泰州市博物館.江蘇泰州明代墓葬清理簡報(bào)[J].東南文化,2007,(3):41-44.

      猜你喜歡
      龍泉窯酒器
      查酒駕
      淺談宜賓漢代酒器造型式樣
      東方藏品(2018年9期)2018-09-10 02:59:51
      淺析中國古代青瓷的演變和發(fā)展
      世界家苑(2018年8期)2018-09-04 09:15:52
      淺析江浙地區(qū)多管瓶演變及內(nèi)涵
      安徽師范大學(xué)博物館藏佛道入物瓷塑
      文物春秋(2016年4期)2017-03-07 14:51:29
      北票博物館收藏明火溫酒器
      唐代酒器“雙魚榼”
      大眾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8
      B4RM4N智能調(diào)酒器
      宿遷出土明龍泉窯青瓷人物故事碗
      大眾考古(2014年8期)2014-06-21 07:09:44
      千年遺珍 拍場爭鋒
      中國收藏(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
      尼木县| 佛坪县| 比如县| 武乡县| 台北县| 杨浦区| 金堂县| 胶南市| 乐昌市| 韶山市| 合山市| 巴里| 临沂市| 上饶市| 瑞昌市| 贵德县| 阳朔县| 双桥区| 眉山市| 宣城市| 依兰县| 三明市| 兴山县| 定安县| 临澧县| 马公市| 敦化市| 西城区| 屏山县| 临城县| 定州市| 陈巴尔虎旗| 寿光市| 三台县| 专栏| 黔东| 南丰县| 雅安市| 长治县| 商丘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