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乃至亞洲近現代音樂學的開拓者王光祈,不僅認真學習西方濃厚的音樂文化,還在吸收西方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同時對中國音樂文化提出新的、獨特的見解。他用音樂改造國人并以身作則以音樂論著來開啟國人思維,以求音樂救國,最突出的可謂是比較音樂學。王光祈是第一位把國外比較音樂學引進我國的學者,所以本文以比較音樂學為落腳點,探討王光祈對我國比較音樂學領域所作出的貢獻。
【關鍵詞】王光祈;音樂救國;比較音樂學;貢獻
王光祈,一位懷有愛國情懷與國家使命的崇高理想主義者,帶著自己的那份堅持走向救國的道路。他是中國近現代音樂學的開拓者,是五四時期新觀念、新思想的傳播者,是東方比較音樂學的先驅。他對東西方音樂所作出的貢獻可謂是碩果累累,這不僅體現在音樂史、音樂美學方面,最重要的莫過于比較音樂學領域。
一、王光祈對比較音樂學的認識與研究
比較音樂學的名稱是進入二十世紀后首先在德國開始使用的,但是,開始把比較研究法用于非歐洲美,即用于世界音樂理論和歷史的卻是英國人卡爾·安格爾①,這個學科的建立是以1885年亞歷山大約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階》為標志的,由德、奧學者施通普夫以及他的助手和后繼者霍恩波斯特爾、阿布拉罕姆、薩克斯等柏林學派學者推動發(fā)展。當時柏林學派最大的成就就是比較樂器學的大成,他們創(chuàng)建了樂器的四分類法,這個分類是按照樂器發(fā)聲原理來分的:1.體鳴樂器;2.氣鳴樂器;3.膜鳴樂器;4.弦鳴樂器②。顯然,比較音樂學在該時期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然而,王光祈在1920年赴德國工作學習,從研究政治經濟轉攻為音樂,這一系列的學術轉變?yōu)樗囊魳肪葒枷胩峁┝死碚撛慈?。王光祈接觸比較音樂學也是在這期間,他對比較音樂學最初的認識可謂是:“研究各種民族音樂,加以比較批評,系屬于‘比較音樂學范圍③?!蓖豕馄碜鳛榘亓謱W派霍恩博斯特爾與薩克斯的學生,吸收了西方先進的文化理念,也從中受到柏林學派各的種觀點與研究方法的啟示,使他的學術思維帶有濃厚的西方色彩,同時也給他研究比較音樂學奠定了基礎。王光祈將中國的音樂與其進行本質的分類比較,提出自己新的見解,他是第一個把比較音樂學帶到中國來的,他的比較音樂學思想主要在《東西樂制之研究》、《各國國歌評述》等著作中體現。王光祈試圖從西方民族音樂中找尋適合中國的一種民族特性的音樂,也強調用比較的方法來探尋東西方音樂的異同,從中找出相同與不同點,加之分析比較,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各民族音樂文化。
二、介紹中西音樂,提倡音樂救國
一直存有“少年中國”之夢的王光祈在五四時期為我國做出了顯著的貢獻,他參加了《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重要刊物的編輯、撰稿工作,以及組織了北京“工讀互助團”活動,為強建祖國出了不少力。但這些似乎沒有達到他理想中的轉變,隨著工讀互助團的失敗解散,王光祈選擇離開,為了尋求另一條救國的道路,走向了德國。在那里,他看到了音樂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這一股巨大的力量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感受到了音樂對民族信心巨大的鼓舞作用,他的救國之心再次燃起,他決定學習音樂,企圖用音樂喚起民眾,提出音樂救國。
留德期間,王光祈不僅學習了小提琴,還努力學習音樂學理論。他對中西音樂進行了較全面、較深入的研究,且在中西音樂比較的研究中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這之中包含了音樂史、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比較音樂學、律學等等領域,此外,還對德國的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進行研究,因此撰寫了大量的著作與論文。他通過《德國人之音樂生活》、《歐洲音樂進化論》等著作把西方音樂文化介紹給中國,這也是最早向我國介紹西方音樂文化的書籍,且站在音樂學的高度上來論述西方音樂,這給當時較封閉的中國社會提供了豐厚的資源,也激發(fā)了當時的人民學音樂的意識,就如王光祈所說:“中國人對于歐洲音樂,了解者極少,而同時對于本國音樂,亦復十分冷淡,音樂之在中國,未成獨立美術,僅于舞臺茶館中為伴唱之用,或于街頭盲者手中一見之④?!笨梢娭袊藢σ魳返牟恢匾?,所以王光祈提倡學習西方音樂來喚起民族。王光祈除了把西方音樂介紹給國人,還認真研究中國音樂,并將此推廣。他撰寫了《中國音樂史》、《論中國音樂》等論著,還以《論中國古典歌劇》為博士畢業(yè)論文,他把中國的音律、音調等問題整理起來,把南曲與北曲相之比較。
當然這些著作中都參雜著中西音樂的各自的特色,王光祈很注重將這些相比較,也寫出了不少著作,并運用比較的方法與進化論的觀點對此進行較系統(tǒng)的研究。無論是做什么研究,王光祈始終不忘的是拯救中國,他在他的著作中提出:“吾將登昆侖之巔,吹黃鐘之律,使中國人固有之音樂血液,重新沸騰。吾將使吾日夜夢想之‘少年中國,燦然涌現于吾人之前⑤?!笨梢钥吹剿钋械南M靡魳肪葒男摹?/p>
三、用“比較”方法,存同求異,建立有民族特色的國樂
王光祈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中西方音樂進行研究是毋庸置疑的,他是把歐洲比較音樂學的研究方法引入東方的第一人。他的著作中無不體現著音調、音律的比較(東西樂制之研究);歌曲、詩曲間的比較(西洋音樂與詩歌);樂器、樂譜間的比較(西洋樂器提要);審美風格間的比較(論中國古典歌劇)等等,這些都顯示出王光祈研究東西音樂的方法,與此同時,他還把這些方法推薦到我國,他曾說:“我希望此書出版后,能引起一部分中國同志去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興趣。若有人更能作較深的研究,則吾此書價值,至多只能當一本‘三字經而已⑥?!笨梢娡豕馄矶嗝聪M麌苏归_對比較音樂學的研究。
王光祈之所以研究中西音樂,不單單只是把東西方音樂文化相比較,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我們自己國家的音樂,即帶有民族特性的國樂。他說:“著書人的最后目的,是希望中國將來產生一種可以代表‘中華民族性的國樂⑦?!鼻冶硎荆骸耙牢业挠抟?,我們只有從速創(chuàng)造國樂之一法?,F在一面先行整理吾國古代音樂,一面辛勤采集民間流行謠樂,然后再利用西洋音樂科學方法,把他制成一種國樂⑧?!痹谒睦?,救國的信念一直占著如此重要的地位。
為了實現理想,王光祈運用比較音樂學的方法創(chuàng)建了關于世界樂系的劃分方法,他把世界樂制分為三大類:“1.中國樂系;2.希臘樂系;3.波斯亞刺伯樂系是也。而且都是用‘調子音階組織來作為分類的標準。這個分類方法,是我創(chuàng)用,究竟對與不對,還待高明指教⑨?!彼粌H僅做出了這樣的分類,還將中國音樂與西洋音樂進行比較研究,他這樣刻苦的鉆研,其目的就是以造就有民族特性的國樂來改變中國現狀,這一舉止不僅對當時的中國社會以及音樂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且在理論與方法上對現在的我們具一定的現實意義。
四、總結
一生努力奮斗并以其大部分精力致力于音樂研究的學者王光祈,他是第一位將西方音樂研究較全面、較系統(tǒng)地帶到中國的音樂理論家,他是第一位開辟中國以及東方比較音樂學的奠基人,他的努力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果實,讓當時的中國在音樂學領域與歐洲站在了一個起跑線上。他腳踏實地的研究精神令我們感動,他的濃厚愛國主義精神令我們欽佩。
注釋:
①[日]岸邊成雄.郎櫻譯.比較音樂學的業(yè)績與方法[M].載民族音樂學譯文集.中國文聯出版,1985:265.
②陳銘道.西方民族音樂學十講[M].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8:64.
③王光祈.東方民族之音樂[M].王光祈文集(第三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401.
④王光祈.德國人之音樂生活[M].王光祈文集(第二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526.
⑤王光祈.東西樂制之研究[M].王光祈文集(第三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105.
⑥王光祈.東方民族之音樂[M].王光祈文集(第三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402.
⑦王光祈.歐洲音樂進化論[M].王光祈文集(第一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357.
⑧王光祈.歐洲音樂進化論[M].王光祈文集(第一卷).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2009:358.
⑨王光祈.東方民族之音樂[M].王光祈音樂論著選集.人民音樂出版社.馮文慈.俞玉滋選注,2009:128.
參考文獻
[1][日]岸邊成雄著.郎櫻譯.比較音樂學的業(yè)績與方法,載民族音樂學譯文集[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1985.
[2]陳銘道.西方民族音樂學十講[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3]四川音樂學院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政府編.王光祈文集(一至五卷)[M].四川:四川出版社,2009.
[4]宋祥瑞.王光祈學術闡微[J].中國音樂學(季刊),1995(3).
[5]蒲亨建.中西音樂比較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國音樂,2002(4).
[6]管建華.試評王光祈的比較音樂學觀點[J].音樂探索,1984(1).
[7]俞人豪.王光祈與比較音樂學的柏林學派[J].音樂探索,1986(3).
[8]鐘善祥.試評王光祈的《東西樂制之研究》[J].音樂探索,1986(3).
作者簡介:陳婷(1992—),女,湖南衡陽人,四川音樂學院藝術學理論系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