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張自力
研究繪本特點創(chuàng)新繪本教學
——以小學語文《小黑魚》教學為例
■徐丹張自力
現(xiàn)在不少學校都推行繪本閱讀,但大多是作為課外閱讀活動,鮮有將繪本用于課堂教學的嘗試。如果適當?shù)乩美L本進行語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所謂繪本,英文名稱為Picture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同普通的課本相比,繪本有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見下表:
要素文本圖片 文字 故事繪本 多、大、藝術(shù)感強、風格各異洗練、簡短更強調(diào)故事性、趣味性課本 少、小、印刷簡單、風格單一詳細、復雜更重視教育性、基礎性
第一,繪本展示的圖畫既多又大,而且藝術(shù)感很強。與之相比,普通課本展示的圖畫則較少、較小,藝術(shù)上也比較單調(diào)。具體而言,繪本圖書一般都有獨立的繪畫作者,圖畫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畫面情景交融,很多可以單獨成畫。而普通的課本,也會有一些插圖,盡管這些圖畫有的還比較有趣,但總的說,這些圖畫的量比較小,反映的內(nèi)容比較少,圖畫只是文字的補充,不具備完全的“圖畫語言”的功能。同傳統(tǒng)課本相比,繪本就好像是提供給少年兒童觀看的一部電影,它既展示出寬廣的視野,又有具體細節(jié)的描寫;既有極其有趣的情節(jié),又暗含著起、承、轉(zhuǎn)、合的節(jié)奏設計。而以插圖為主的圖書,圖的作用只是輔助,只是點綴。比如繪本《小黑魚》與課文《黑眼睛的大紅魚》,后者根據(jù)前者改編而來。繪本原書是A4開本,整頁大圖。繪畫風格是淡彩加多種肌理,生動地表現(xiàn)了海底微妙的光影變幻與海洋生物的鮮艷多樣,深受兒童喜愛。而以其為藍本改編的課文《黑眼睛的大紅魚》,是標準的32開,只有繪本的一半大小,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圖片形象生硬呆板,色彩缺少變化。這時的插圖,往往只是文字的固化,從形式上失去了靈動的魅力,畫面情節(jié)也已經(jīng)被“肢解”得難以表達原著的內(nèi)容。某種意義上講,書中的插圖只是引起對情節(jié)回憶的符號。
第二,繪本的文字通常比較洗練、簡潔,而普通課本則往往比較繁瑣、復雜。繪本的文字往往只有一兩句話,卻畫龍點睛,生動形象,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比如,《小黑魚》中有一段描寫海底生物的場景,每種生物只用了一句話:
“他看到,水母像彩虹果凍……
大龍蝦走起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
海鰻的尾巴有多長連他自己都搞不清……
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穹奂t色的棕櫚樹,在風中起舞?!?/p>
在閱讀課上,我們利用文字留下的空間激發(fā)兒童的想象,讓他們通過肢體語言、生活聯(lián)想與角色扮演來進一步表現(xiàn)海洋生物的特點。比如表演大龍蝦走路的樣子,舉起雙手模仿??陲L中起舞的動態(tài)等,給兒童帶來了生動有趣的體驗。
第三,繪本往往更強調(diào)故事性與趣味性,而普通課本往往更強調(diào)教育性與實用性。翻開課本,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語文教材都是按主題來組織單元的,且這些主題都具有德育價值。但與繪本相比,課文的故事因為篇幅的限制、教育的需要,情節(jié)就顯得略微簡單。在孩子們眼中卻往往不夠接地氣,甚至覺得比較枯燥,有實用主義和說教的嫌疑。而繪本的故事不受教育任務的限制,充滿了大膽的想象,題材豐富多樣,對兒童更有吸引力。比如《有你真好》講述了大狼與小狼之間的溫馨故事,《地下100層》每一層都介紹了一種動物并教會了孩子數(shù)數(shù),《最好的爸爸》展現(xiàn)了一對熊父子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智慧與父子深情……
盡管繪本教學的好處多多,但客觀地講,目前小學教育實踐中用得還不多,需要進一步推廣。下面以《小黑魚》這節(jié)課為例,說說繪本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獨特作用。
第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海洋里有哪些生物呢?”同時利用幻燈片播放繪本中的海洋生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然后順勢引出繪本《小黑魚》,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想翻開書本了。
第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繪本圖片生動、文字簡約,既激發(fā)了想象,也給想象留出了空間。在《小黑魚》的開頭,有一群小魚快樂地生活在深海中,我讓學生看圖,并想象“他們在快樂地干什么呢?”學生借助畫面開始了遐想。有的說:“他們在快樂地捉迷藏?!庇械恼f:“他們在快樂地比賽游泳?!边€有的說:“他們在快樂地玩耍?!?/p>
第三,加深學生的理解力。有些情感和知識對于兒童來說不是很好理解,而繪本中的圖可以幫助兒童加深理解。比如小紅魚們被大魚一口吞掉后,小黑魚僥幸逃脫,一個人孤單單地游向大海深處時,此時的畫面變得灰暗,構(gòu)圖也顯得空曠。我利用這一畫面,引導學生體會小黑魚孤單、害怕的心情。而后來小黑魚看到各種奇妙的海底生物后,心情變得愉快。此時,畫面變得鮮艷明快,構(gòu)圖飽滿,我借此引導孩子們體會小黑魚快樂的心情。
第四,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某種意義上講,繪本課上教師要隱藏起來,讓孩子發(fā)現(xiàn)和表述他們所理解的圖畫和文字,這無疑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給孩子“留白”,要給孩子以“角色代入感”,把孩子帶入角色之中,通過想象和表達,讓孩子隨著繪本中的主人公共同經(jīng)歷,使孩子的思維能力、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迅速提高。比如,當小黑魚看到各種奇妙的海洋生物時,我設計了一個看圖說話的活動,要求學生說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海洋生物。他們都躍躍欲試,說出來的話比繪本的原文還精彩:“??p盈飄逸,隨波浪輕歌曼舞?!薄肮拄~們游得那么整齊,他們是多么有秩序??!讓我想到了那群排著四五米長的隊伍,有秩序地前行,搬運面包渣的小螞蟻們?!薄安屎绻麅鲆粯拥乃?,五顏六色,顏色豐富,像果凍一樣軟軟的,有彈性。”
第五,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好的繪本,往往蘊藏著人際交往、意志品質(zhì)、個性培養(yǎng)、生命教育等方面的內(nèi)容。同時,共同學習繪本的過程,本身也有利于孩子們加強交流與合作。比如,當小黑魚又找到其他紅魚后,有一句“他想啊想啊……”我問學生:“小黑魚在想什么呢?”然后要求他們小組合作。結(jié)果,在他們頭腦中蹦出了很多想法:“他在想怎么讓小紅魚們不害怕?!薄八谙朐鯓幽軌蜃屝〖t魚們勇敢地游出來,大家一起玩,到處看看?!薄八谙朐鯓幼屝〖t魚們不要老躲在那里,不敢出來?!薄八谙胗檬裁崔k法能戰(zhàn)勝可怕的金槍魚?!?/p>
繪本教學是一個新生事物,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實踐,去研究。除了繪本閱讀,將來還可以有繪本寫話、繪本作文、繪本詩歌、繪本綜合實踐活動等探究的空間。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充分開發(fā)繪本課程資源,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設計,促進兒童認知、審美與情感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徐丹武漢市硚口區(qū)崇仁第二小學張自力武漢市硚口區(qū)小學教研室)
責任編輯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