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重視初中教材中小實驗的教學,既有利于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對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物理;實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9-293-01
我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切實貫徹“以實驗為基礎的教學原則,真正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看待,在教學過程比較多地采用學生邊學邊實驗的教學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材上的探究實驗是對一些重要定律和原理讓學生進行探究并得出結論。但在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卻不敢放手讓學生去主動探究,而是替學生設計好實驗步驟甚至做成演示實驗,學生成了旁觀者,沒有直接參與,不利于其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要鼓勵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在探究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主體和中心地位,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實驗過程,對未知結論的探索、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認識到這些物理實驗反映的物理本質(zhì),從而認識并形成正確的物理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我首先讓學生思考:放入水中的乒乓球,從它剛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不動的過程中,它受到的重力怎樣變化?浮力怎樣變化?浸沒在水中的體積怎樣變化?從而讓學生對“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作出猜想和假設,并進一步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分析論證并嘗試改進實驗方案。在實驗探究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體驗等方式,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不僅得出了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逐步樹立科學方法的學習和科學世界觀。
二、學習與實驗相結合
教學是一種低容量高密度思維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學生的實際課的容量是指一節(jié)課內(nèi)運用新概念、基本規(guī)律、技能、科學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維是指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并能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
1、邊學邊實驗能夠起到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很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是教師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材料的過程,它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活動,教學中如果把教師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邊學邊實驗,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獲得更加清晰的印象,學到物理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邊學邊實驗是一種效率高負擔輕的中學物理教學活動。十多年來,我們開展邊學邊實驗所需的儀器,大多是通過發(fā)動廣大師生因陋就簡自制的。縱觀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實驗,其精確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現(xiàn)出一些物理現(xiàn)象和事實就可達到教學目的??梢哉f所有初中物理實驗除配備一定的基本儀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儀器來解決。
三、實驗的教學功能
1、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提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邊學邊實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所學物理知識所做的課外小實驗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jīng)常做一做使學生感到物理就在身邊。無力并不抽象,物理來源與生活。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3、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邊學邊實驗的學習探索過程。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因此,我們主張將課堂變?yōu)榻處熞龑W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主動學習的活動場所
四、實施小實驗、小制作教學手段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重視初中教材中小實驗的教學,既有利于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還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對全面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小實驗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導致了一些學生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畏學、厭學情緒,若能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前提下,把握住對小實驗教學的機會,通過學習體會親自制作和實踐的樂趣,就可激發(fā)興趣,認識到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從而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通過小實驗的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小制作活動,如自制電動機、測力計、潛望鏡、簡易望遠鏡、三棱鏡、、電鈴、樓道電燈開關電路等。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后自制簡易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物理學是實驗科學,提倡學生自編實驗和自制實驗器材,可培養(yǎng)動腦思考的習慣和動手創(chuàng)新的能力,又如“紙盒燒開水”、“小風輪”等小實驗的實施和操作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再學習過程,并由此達到升華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通過對小實驗的教學,達到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復習和提高的作用。因此,小制作、小實驗的實施過程就是對知識的再學習過程,并由此達到升華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時,通過對小實驗的教學還可教育學生樹立獻身科學的精神,實施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