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瑩 張道運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師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睂Φ湍昙墝W生來說,興趣是他們從事學習活動的原動力。因此,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
一、 合理選取情境素材,創(chuàng)設游戲課堂
游戲是一項適合兒童心理特點和生理特征的活動,教學中創(chuàng)設融趣味性與知識性的數學游戲,使得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趣味化、形象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位置》教學中,位置左、右的相對性比較難理解,除了要求學生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還要求學生也能以別人為標準辨別左右。在教學本課時,筆者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以活動課的形式開展。首先以學生體育課中的隊列知識入手,在整隊時,以立正稍息、向右看齊等學生最熟悉的口令,帶領學生走近左右知識。再結合向左轉,向右轉等隊列知識,加強學生感官認識。隨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些同學,進一步幫學生明確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位置關系。
接下來,為了引導學生建立以他人為標準的左右觀念,筆者又組織開展了握握手、照鏡子、聽反話等多個小游戲。學生玩得興趣盎然,學習效率得到了最大提高。整節(jié)課中,學生始終能體會到游戲帶來的開心和愉悅,沒有感覺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枯燥與困難,在充滿童趣的游戲中高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重視開展操作活動,創(chuàng)設實踐課堂
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注重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已成為教學方法發(fā)展的一大趨勢。我在教學9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先讓學生隨意擺并寫出算式,教師相機分析,不急于算結果,把操作活動和算式9加幾相對應。為了讓學生明確湊十法,筆者提問:“怎樣移動梅花,就能很快算出共有多少朵梅花?”讓學生通過擺學具,相互比較,看誰的方法最容易算出結果來,從而得到先給9湊成10,再把10和剩下的梅花相加,得10+2=12的結論,所以9+3=12。學生明確了其中的方法,從而很快推導出9+5,9+6,9+7的算法和結果。
在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中,數的認識、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找規(guī)律等都可以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教學時,根據他們好奇、愛動的心理特征,通過擺學具、剪圖形、做模型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從動作思維進入到語言思維,進而促進兒童的具體形象思維。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把操作作為啟智的橋梁,建立表象,豐富經驗,為抽象概括創(chuàng)造條件,為思維的發(fā)展提供基礎。
三、靈活開發(fā)生活資源,創(chuàng)設生態(tài)課堂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學習“人民幣的認識”后,筆者布置孩子們回家完成一個“買東西”的任務,并把買東西的過程簡單記下來。在第二天的數學課上,大家生動描述了自己去買東西的過程,相互聽得非常認真。接著,筆者在教室里設計了一個“模擬市場”,孩子們可以自己畫一些漂亮的圖畫,或者做一些精致的手工,標上價格,進行出售;也可以用一張紙,上面寫上幣值,到處購物。買賣的結果不重要,關鍵是讓孩子們體會一下這個過程。整堂課氣氛熱烈,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地參與。這樣既讓孩子體會并掌握了如何找補人民幣,也讓孩子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會與別人進行交流合作。
(作者單位:棗陽市環(huán)城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林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