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超 費城 粟城 卜安 劉小念 舉子 欣然 韓璐潞
南樓丹霞文學社于1997年在河池學院成立,由南樓風和丹霞文學社合并而成。其文學宗旨是:營造一個對抗俗媚傾向和實用主義的純文學氛圍,探索和組建富有個性意義和抵近現(xiàn)實精神的話語空間。社團先后自籌經(jīng)費編印了三種文學刊物,分別是《南樓風》《丹霞》《南樓丹霞》,曾出版《南樓丹霞詩歌》雜志。2006年,南樓丹霞詩群首次在廣西青年詩歌“切片展”亮相。此后,《廣西日報》《廣西文學》《南丹文學》等相繼作了推介,逐漸引起詩壇關注。其代表詩人主要有費城、牛依河、卜安、那超、舉子、韓璐潞等。
那超的詩
那超,原名韋超然,廣西環(huán)江人,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在《民族文學》《廣西文學》《紅豆》《綠風》《陽光》《飛天》等刊物發(fā)表作品。
暮色晚
坐著風,感覺還是慢
村莊一派安詳
如果說還有慢的話
那是炊煙,還有天上的羊群
還有暮色晚
大山在長高,要接回羊群
但它的慢,讓牧羊少年長出胡子
一塊石頭的內(nèi)心慢慢軟化
前朝的寺廟披上共和國的晚霞
中間省去很多煙云
有人說這個村莊叫做秦
也有人說叫做宋,或者明清
長胡子的少年明天要出去了
他要去廣東打工
掙好多錢,回來重新養(yǎng)一批羊
大霧封山
神不想讓人們看到他的容顏
大山在偷笑
我說神是白色的,他成了一片白霧
山上傳來鳥鳴,一聲兩聲,又三聲
山里人看見樹,看見風,看見落葉
唯獨看不到神
大山在白霧里翻身,坐起,嘆息
然后又回到原樣
遠處的池塘變成一面鏡子
神對著鏡子捋胡須
他的胡須想去水里抓魚
魚說,我在樹上,你看見了嗎
花兒在白霧里開放
鳥兒在白霧里談情
神說他還要睡覺
此時,一座大山離人們很遠
費城的詩
費城,原名韋聯(lián)成,1984年生于桂西北。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樓丹霞文學學會副會長。作品見《詩刊》《星星》《民族文學》《青年文學》《北京文學》等。著有詩集《往事書》,獲首屆河池市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劉三姐文藝獎”、第五屆廣西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花山獎”?,F(xiàn)居南寧。
六月的一個早晨
黃昏吹暗小樹林
灌木叢里,夜晚是小獸的眼睛
泛出湛藍色微光
那小巧的、凌亂的步履踩亂了
六月濕漉漉的鄉(xiāng)愁
我的記憶,是六月的一個早晨
下著細雨,隔著小窗戶
淋濕了落單的鳥鳴。一滴雨水
撞進河堤,變成了溪流
我一路奔跑,身后的影子
在陽光下消融。
比秋天更遼闊的鄉(xiāng)愁
我看見你,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在未知的不遠處,在不遠的即將到來的將來
你看不見我,靜默的荒蕪里
我是遠方。比遠方更遼闊的是我的孤獨
我的孤獨,是我指縫間滲透的光
比秋天更遼闊的,是一支牧笛橫吹出鄉(xiāng)愁
而光陰,從來都在看不見的地方
靜靜枯榮。
粟城的詩
粟城,原名粟利仁,1960年代末生于桂林靈川,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1985年開始寫詩,曾在《詩刊》《詩選刊》《詩歌報月刊》《詩歌月刊》《星星》《詩潮》《青年文學》等發(fā)表詩歌作品。有作品入選《2000中國年度最佳詩歌》《2006年中國新詩年鑒》等選本?,F(xiàn)為靈川縣文聯(lián)主席。
脫著
早晨起來
被衣服穿上
被嗽咳著
被車騎著
上班的路
像一根跳繩
兩頭都被拽著
一天的時間里
通常被筆抓著
被章蓋著
被電話打著
被問題解決著
被請示著
被匯報著
被通知著
被上司的話琢磨著
被辦公室整理著
被東西買著
被討價還價著
看見街上
有人被棋子下著
一天三次被吃著
最后才是被茶杯握著
被電視看著
偶爾被詩歌讀著
不知不覺被衣服脫著
繼續(xù)脫著
超光速飛機
一個幻想者
坐上了超光速飛機
他回頭觀察地球
看見自己前半生的碎片
像快速倒放的電影
三十五歲:從上司的家里出來
表情沮喪
他的升職被年齡卡住
三十歲:拼命學打電腦
二十五歲:他站在傍晚的窗前
感嘆春天和愛情
二十歲:與朋友在辦公室
比賽寫一首同題詩
題目叫《遠方》
十五歲:在外出上學的路上
遇見村里多年前的一個知青
十歲:干壞事被同學告密
寫檢討時向老師請教生字
五歲:他和父親頂著呼呼北風
從城里往回趕
在路邊的低洼處
父親給他試穿一條新買的棉褲
一歲:在生產(chǎn)隊亮堂堂的汽燈下
社員們在高聲歌唱
他與一個小女孩躲在桌下玩耍
接下來,他看見腆著肚子的母親
八成是懷著他……
一個幻想者
看見自己的前半生在瞬間完結(jié)
他對后半生
有了莫名的恐懼感
卜安的詩
卜安,原名黃甫安。1980年生。青年詩人。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各類報刊。著有詩集《內(nèi)心素描》, 現(xiàn)居鳳山,中學教師。
能不能更好一點
能不能更好一點
我的心里從不停止向往
平凡的大地能不能更廣闊一點
容下每個人的悲傷
平靜的海面
能不能有多一點浪花
就像平常的生活里有更多驚喜
能不能讓冬天的陽光更暖一點
讓春天的花更美一點
讓心事重重的人露出微笑
能不能更好一點,我相信
遠方有每個人的樂土
這兒沒有的美好,遠方都有
未來有每個人的幸福
現(xiàn)在沒有的快樂,未來都有
能不能更好一點
讓生活更接近我們的愿望
讓幸福的光環(huán)罩在每個人的頭上
日子像流水一樣去了遠方
醒來,沉默,打瞌睡
時間之水從指間流過
像一個人默默遠行
但我相信時間并沒有永遠離開
它只是出了一趟遠門
有一天它會回來
劉小念的詩
劉小念,1970年代末生于廣西羅城,畢業(yè)于河池師專,曾在高校講授藝術理論課程,編有《設計概論》。在報刊雜志發(fā)表詩歌散文若干?,F(xiàn)居南寧。
白石山記
天界的蓮花瓣
誤落人間
白石山
清泉在這里安息
道觀與寺廟在這里躲藏
我們從遙遠的地方趕來
把你膜拜
瓣瓣蓮花相擁而眠
神仙也幫你暖暖腳
潔白的相擁
是一種多么永恒的日出日落
我和這個世界
當我年歲漸長 ?軀體漸沉
我會在沙發(fā)上日益沉陷出適合我軀體的凹陷
在我狹小的屋子里
我所觸碰的地方會繼續(xù)觸碰
未觸及到的地方
以后也很少會去觸及
我慣用的茶杯已經(jīng)多年未換
像是我在桌子上的倒影
我也因為和這個世界的日益妥協(xié)
而被它以凹陷的方式接納
我寄居于這個世界的殘缺部分
如同已在其中溺亡
如同是它需要彌補的一種殘缺
舉子的詩
舉子,原名曾德舉,1983年生于廣西來賓。有詩作入選“2006廣西青年詩歌切片展”、歷屆《廣西文學》詩歌雙年展等。現(xiàn)居柳州。
他們?yōu)槟贻p而奮斗
他們在等待
回家或者離家的火車
他們恩愛著
像青年時的擁抱
一陣之后,妻子偎依
在丈夫的懷里像個孩子
丈夫很認真地
從妻子金紅色的頭發(fā)里
尋找白發(fā)
跟農(nóng)民扯秧苗一樣
一根又一根
不同的是,他扯了之后
在妻子面前晃了一晃
然后扔掉
這樣的動作持續(xù)很久
之后,丈夫正面趴在妻子胸前
跟孩子趴在母親胸前
一樣。妻子從丈夫的黑發(fā)里
扯出白發(fā)
他們的姿勢換了幾種
他們的表情換了幾種
他們像孩子一樣跟時間抗衡
他們在為年輕而奮斗
此刻,他們
像孩子一樣幸福
欣然的詩
欣然,1970年代生人??釔圩x書,業(yè)余寫詩。現(xiàn)為媒體編輯。居河池。
疲倦者
這個下午
走向斜坡
走向喧囂越來越遠的山巔
走向云朵越來越近的頭蓋骨
腳步又重又急
像是在生氣
像是要把一生風塵帶上
像是要趕上身體里滾動的狼煙
一去不復返
一去不再為人
噢 ?疲倦總是邁著
遠比自身更長的腿
混跡
樓下工人的鐵鍬在挖
臭陰溝的堵塞物。樓上夫婦的嘴在打架
恩怨飛檐走壁。左一聲右一聲,直掏坑洼暗涌,心窩軟肋
上一腳下一腳,牽扯爛漿黑泥,菜根魚刺。我是局外人
在掃自家垃圾:灶臺上,冰箱里,床底下
死角的蛛網(wǎng),隔夜的茶。雞毛蒜皮的
被打包。被扔出門。我是其中一只
滿是補丁的舊鞋子繼續(xù)混跡于這個世界
亂糟糟的秩序里,鐵了心的
一路走到黑
韓璐潞的詩
韓璐潞,女,1980年代生,曾任南樓丹霞文學社社長。作品見《廣西文學》《紅豆》等。現(xiàn)居環(huán)江。
小小
奔流不息的河流,交縱橫斜的河流,一生最好
的河流
我乞求自己像一朵小花般嫣然
時光,一只蝴蝶悠悠地穿過寂寂的午后
多年后,死于每個清晨的日子
成為世間最純潔的女兒
悄悄的,葬在自己小小的棺木
佛啊,請收容我寂寞的日光
一些撕裂的歌聲,一點午夜亮起的香燭
每年,桃花盛開,悲傷的河流泛起
我不停地走啊,走啊
空有一身的嫁衣
世間是有個男子,在《詩經(jīng)》里等待
生死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今夕何夕,
我的脂粉已然凋零
所有不能復活的日日夜夜,竟然就那樣睡去
我揮著一枝桃花,將要和誰在一起
我將要怎樣守住一個名字
一寸模糊的容顏
我不停地等待,美麗的紙片帶回翕合的靈魂
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如果你來,像世間所有的情人一樣如期
你來找我
我就做你,小小小小的女孩
責任編輯 侯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