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鴻濤
河北省唐山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河北唐山 063000
“小預報”擁有“大氣象”
——淺談廣播電臺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播報方式
史鴻濤
河北省唐山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河北唐山 063000
面對每天電臺重復性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本文作者獨辟蹊徑,提出用詩化的語言潤澤常規(guī)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用幽默的語言和豐富多變的表現(xiàn)形式來裝扮略顯呆板的天氣信息,以此使得與聽眾天天見面的常規(guī)天氣預報節(jié)目靈動、活潑。
天氣預報;詩化;幽默語言;曲藝形式;互動
對于從事電臺播音工作的朋友來說,一定很熟悉“天氣預報”,每每在廣播節(jié)目的開篇,或是在整點半點播報中,主持人會隨手拎過從氣象部門摘抄過來的內容,常常會過眼不過心地開啟尊口:“今天白天,晴,西南風2~3級,最高溫度16℃;今天夜間……”。或是在距節(jié)目結束還有一、兩分鐘,墊一首歌稍長的時候,便拎出天氣預報重復一下,于是,了無痕跡間,一檔廣播節(jié)目完滿結束。
寫到此處,從事廣播的看官一定有笑的了,對,很像是自己曾經經歷的或是剛剛經歷的,要不,諸位看官怎么會啞然失笑呢?
“天氣預報”真的像是中學語文課本“赫爾墨斯和雕像者”一文中的那個“添頭”嗎?筆者想說的是:“不!“小預報”里可有著“大氣象”呢!
有人喜歡說,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因為每天在播的“天氣預報”變化不大,無非是今天高了兩度,明天低了兩度,最大的變化可能是老天下雨了或是冬季西伯利亞寒流來了,而像美國那樣冰雪覆蓋一個州或是龍卷風將幾幢房子卷走的天氣極為罕見,我們能有怎樣的變化?
可我想說,我們能否用詩化的語言來潤澤常規(guī)的天氣內容呢?我們在春季的“天氣預報”可以這樣——“清晨,縷縷微風會吹散久居的霧霾,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一片澄凈,天空有著久違的蔚藍。黃昏時分,絲絲細雨會降臨大地,喧鬧的城市會安靜下來,柔和的燈光下會有千絲萬縷銀線的拉扯”。春夏之交我們可以這樣播報——“未來幾天,喜怒無常的老天爺還是不太想讓春姑娘走遠,他對夏天這個活力四射的小伙子有所防范。他會用厚厚的云層布防,把火熱太陽的熱情遮擋在云層之外。所以即使是已經入夏,但市內氣溫不會太高。市內白天,最高溫度27℃~28℃,而且,老天爺的布防會堅持到本周末?!痹诙嘤陼r節(jié),我們可以借用李商隱獨自一人旅居巴蜀時寫下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來說明本地的雨量偏大。如果趕上連綿的雨水,在讓人心生空寂之感的時節(jié),我們可以把宋代趙師秀《約客》詩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拿來結合運用。想想,春花爛漫時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夏雨時節(jié)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秋風乍起時的“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等等;哪怕是大霧天,秦觀《踏莎行》中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都可以美化你的播報。
不可否認,面對日復一日需要不斷重復的天氣預報,很多人選擇常規(guī)化播報方式。但是,我們能否改變一下,用幽默的語言來裝扮略顯呆板的天氣呢?比如在北京APEC會議期間,大江南北祖國各地都呈現(xiàn)碧空如洗的情形,此時習慣于板起面孔的播音員可以適時地幽上一默:看,不用北風那個吹吹,不用雨點那個噼里啪啦那個打,APEC會議期間,你我看到了那個“APEC藍”,藍天到底藍成啥樣呢?白天,晴,最高溫度25℃;夜間,晴,最低溫度14℃。在日常的上下班天氣信息提醒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今天早晨的氣溫就開始發(fā)脾氣!好在白天太陽不是很配合,不是很給力,氣溫扭捏到35.2℃就打住了。午后可能會出現(xiàn)局地雷陣雨,哇塞,雨傘、防曬、防雷雨,不變的老三樣不能忘哦!”。還比如,“貌似慈祥可愛的老天爺在夏天可是喜歡重口味的,要么是電閃雷鳴下得噼里啪啦,要么就是熱得你七昏八素的,這不,今天最高氣溫快到了37.2℃。哎,反正是行路難哪!”
其他國家的幽默播報天氣方式也可以參考。法國廣播電臺這樣播天氣:“今晚最倒霉的將是在冷雨中開車的人,今天的冷雨從東部開始蔓延……”日本電臺播報天氣方式也很幽默,“今后幾天都是晴天,天氣好得連天氣預報都可以放假了”;英國BBC廣播電臺這樣播過天氣:“冷空氣像一條長長的辮子掃過我國”;在美國,廣播電臺這樣說:“今天的天氣沒有什么值得預報的,你聽我說天氣簡直是在浪費時間?!?/p>
你看,用幽默的語言來介紹常年一面的天氣,會讓常規(guī)的氣象節(jié)目變得不平常。
廣播,是依賴聲音來傳播的媒體,當然不能忘掉曲藝加互動的方式來表現(xiàn)天氣,這些形式,可以使天氣預報節(jié)目更為生動。
首先,我們可以借用相聲片段,比如,鄒德江和韓蘭成有一段相聲說過:
韓蘭成:忽冷忽熱愛感冒,刮風下雨怎知道?今天我來說一段,天氣形勢和預報。東北大部分地區(qū),晴!那叫風和日麗!不過,有句老話您可別忘了,叫做“天有不測風云”,啊,好嘛,轉眼之間就是烏云密布,一道響雷劃過,嗒嗒嗒嗒——這雨可就下來了。
鄒德江:你這是下馬蹄子呢?”
借用類似的一小段相聲、小品等作品,可以凸顯變化無常的天氣。
記得著名相聲演員馮鞏提到過,用快板這種形式來介紹天氣是個不錯的選擇。寒冬臘月,我們可以一邊打快板,一邊介紹說“正月冷死豬(寒死龜),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春暖花開時節(jié),我們可以說“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燕來燕準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季節(jié)變換冷熱交替是我們可以說“群雁南飛天將冷 群雁北飛天將暖”等等。
同樣,戲曲作品也可以拿來表現(xiàn)天氣。比如,唐山樂亭三弦作品曾經在秋季大雁高飛時節(jié)被借用:“八月里秋風兒陣陣涼,一場這個白露嚴霜一場。小嚴霜單打那根兒獨根草,呱嗒板兒甩籽在蕎麥葉兒上?!睉蚯械某?,都可以來說明天氣秋涼似水。
在美國廣播電臺,曾用一種說唱方式來預報天氣。在俄羅斯一家廣播電臺,運用一種可愛的語氣來播報天氣。在加拿大國家廣播電臺,先使用唯美音樂來襯托,然后在舒緩的氛圍中主持人娓娓道來天氣信息。這些,就像氣象主持人宋英杰所說的,不管是美國的說唱表現(xiàn)方式還是加拿大國家緩緩訴說的方式,只要在聽眾接收的是一種簡單、通俗、可信賴天氣信息,這就是擁有最高境界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他說,這些靈動的方式,看起來很簡單,但很實用,而且有一種美在里面。
在廣播氣象節(jié)目構成上,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我們可以嘗試主持人與聽眾電話、微信、短信互動,以吸引聽眾積極參與,使得聽眾和氣象節(jié)目互動。針對周一、周二……周日節(jié)目的不同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娛樂內容來與氣象節(jié)目互動,比如周一氣象謎語猜猜猜、周二氣象短信我說你答、周三氣象繞口令、周四氣象信息你主持、周日氣象愛好者說天氣等等,以此吸引聽眾關注氣象節(jié)目并且積極參與。
總之,我們可以使用活潑的語言,多變的形式讓常年一面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靈動起來,讓我們在習以為常的小小“預報”里播報出變化萬千的“大氣象”。由此可見,我們再也不能將“天氣預報”比作 日常節(jié)目中的“添頭”了,它的價值可能比“宙斯”和“赫拉”加在一起的價值還要大。
[1]王嵐.中華詩詞名句鑒賞[M].陜西旅游出版社,2002:462.
G2
A
1674-6708(2015)137-0150-02
史鴻濤,本科,主任播音員,工作單位:唐山廣播電視臺交通文藝廣播,研究方向:播音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