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質量是本科院校的生命線。尤其是對于新建本科院校,構建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更是必要而迫切。以成都大學為例,基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發(fā)展內涵,分析了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重要性,有利于實現高標準的教學質量提升和高校質量工程的制度化。最后,對其運行機制進行探析的同時,對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建設也展開了思考。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教學質量 保障體系
【基金項目】本文系“省級教改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與實踐”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30-01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高等教育已由規(guī)模的擴大轉移到教學質量的內涵發(fā)展上來,繼2007年下發(f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文件后,教育部于2012年又下發(fā)了《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教學質量是決定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現的關鍵因素,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命線。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日益多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人才培養(yǎng)和自身發(fā)展等方面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構建一套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實現學校自身長遠的內涵式發(fā)展。
一、新建本科院校內涵解析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進程中,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通過“院校合并”或“專升本”等途徑應運而生。而業(yè)界所稱的“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適應國家擴招需要而新成立的200多所本科院校。 截止2013年底,我國共有新建本科學校647所,約占全國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數量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數量的61.3%。新建本科院校已經形成一種特殊的辦學群體,但與老牌本科院校相比,由于在品牌、影響、教育經驗、運行規(guī)范等方面均處于劣勢,在整個高教體系中任重道遠。成都大學是成都市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始終強調辦學定位的地方性、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的應用性、服務地方的主動性,立足全面、全員質量管理理念,以制度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教學、以管理創(chuàng)新保證教學質量,積極構建基于PDCA管理模式的成都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二、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加強高校教學質量工程研究,對于更新辦學理念、完善管理機制、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升辦學與教學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高等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是指由高等學校組織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活動各要素、過程、環(huán)節(jié)等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而構建的整體,其質量保障活動包括高等學校的各種形式的質量管理、質量控制和自我評估等為達到一定的教育教學質量標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與行動。
一是有利于實現高標準的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質量工程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作,需要涉及到學校各個職能部門的各個方面,通過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規(guī)劃、實施、檢查和分析后,將處理后的信息有效反饋至各個執(zhí)行部門,圍繞關鍵領域和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二是有利于實現高校質量工程的制度化?;赑DCA循環(huán)方法 構建閉環(huán)式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引導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具有規(guī)范性、針對性與時效性,形成程序化、制度化的監(jiān)控。“P”代表教學質量保證事前計劃,即“準備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D”表示“教學質量保證計劃的實施”,即“做計劃的事”;“C”代表對教學質量保證實施檢查,即“做的事是否與策劃的相符”;“A”表示“教學質量保證”活動總結,也是教學質量保證升華。每經歷一次PDCA的循環(huán),教學質量保證活動應當有所提高,在一輪又一輪的PDCA循環(huán)中,教學質量就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改進、有所突破,PDCA連續(xù)不斷、永無止境。
三、成都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機制探析
目前,各高校因發(fā)展歷程不同、地域和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側重也有差異。為順利實現對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檢查和總結,保證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脫節(jié)、不遺漏,成都大學校職能部門、教學單位或崗位嚴格履行自己的責任,完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形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機制(如圖所示),致力于實現人才培養(yǎng)質量目標。
邏輯起點與終點: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是始于國家、社會和學生需求,終于國家、社會和學生滿意的質量管理模式。學校對教學質量目標的實現所面臨的現狀分析也反作用于國家、社會和學術的要求程度。另外,基于國家、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斷變化的,學校自身也面臨著發(fā)展與競爭的壓力,這些都促使學校關注相關方的滿意度。
五個過程環(huán)節(jié):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是以過程為基礎的質量管理模式。影響教學質量的活動共由五個過程構成,分別是:教學質量目標與管理職責;教學資源保證過程;教學過程保證過程;教學質量監(jiān)測過程和教學質量分析與改進過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全方位、全過程、循環(huán)閉合、持續(xù)改進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其目的主要是保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質量實現。
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的五個過程環(huán)節(jié)要素內容各有側重,但幾乎涵蓋了質量保障的各個方面。包括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質量目標、人力資源保證、教學經費保證、培養(yǎng)方案、招生工作、自我監(jiān)測、監(jiān)審與評估與分析和改進等要素內容。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運行過程中,不同的管理維度對應不同的質量標準。各職能部門以質量標準為監(jiān)控重點,以持續(xù)改進為目的,加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有效運行。因不同管理維度下有多級指標劃分,每個指標與其質量標準又一一對應。
四、成都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思考
受傳統(tǒng)管理思想、管理體制和管理文化的影響,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更多地強調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核心要素是監(jiān)控和評價,忽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作為質量保障主體全校師生的主動性,忽視教學資源包括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對教學質量的制約性。成都大學借助“高校擴招”帶來的機遇而得以創(chuàng)建,但"高校擴招"是一把雙刃劍,它為新建本科院校也帶來了挑戰(zhàn),潛伏著教學質量的威脅和后勁難以為繼的壓力。在復雜的歷史歷程和不同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的背景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與運行是一項長期持續(xù)且任務繁重、量大的工作,成都大學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探索中也必然是不斷探索,路漫漫其修遠兮。
參考文獻:
[1]創(chuàng)新辦學 破解新建本科院校轉型難題[EB/OL]. http://zqb.cyol.com/html/2011-05/30/nw.D110000zgqnb_20110530_1-04.htm.
[2]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lián)盟、地方高校轉型發(fā)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fā)展實踐與政策研究報告[R]. 2013年11月.第3頁.
[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高等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之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21日.第147頁.
[4]PDCA循環(huán)方法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并運用到質量管理工作上的,又稱戴明循環(huán)。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和Act(總結)的第一個字母。來源:PDCA全面質量管理模式[EB/OL]. http://www.jl-clean.com.cn/jl-clean_Article_541514.html
作者簡介:
劉曉(1988-),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