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漢是位詩人,寫起散文來也頗有詩意?!段业牡谝槐緯肥且黄貞浶陨⑽?,但是本文的詩意不是那種輕飄飄的浪漫的抒情,而是來自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文章從一位詩人來訪談起,自然引出話題,既點明“我的第一本書”指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國語課本,又表明這本書在“我”人生中的分量。第一段中,作者寫道:“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這句話詩意濃厚,耐人尋味。為什么“我的童年沒有幽默”?而“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又指什么?這些與“我的第一本書”有什么關系呢?讀者只有帶著這些疑問繼續(xù)讀下去,并結合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才能得到答案。即因為作者的童年生活艱苦而且沉重,所以“沒有幽默”。但與小伙伴、小動物的玩耍,又使“我”感受到很多的樂趣,“我”把這些當作是“我”“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除了文章第一段,文中還有多處語言耐人尋味,既歌頌了深沉的父子之情,真摯的同學朋友之情,又寫出那段苦難生活對作者人生的重大影響。
例:父親把我喊醒,我見他用手翻著金黃的麥粒,回過頭問我:“你考第幾名?”我說:“第二名。”父親摸摸我額頭上的“馬鬃”,欣慰地夸獎了我一句:“不錯。”祖母在房子里聽著我們說話,大聲說:“他們班一共才三個學生。”父親問:“第三名是誰?”我低頭不語,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黃毛?!倍S毛一只手幾個指頭都說不上來,村里人誰都知道。父親板起了面孔,對我說:“把書本拿來,我考考你?!彼偷刈?,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書認字倒難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見那本凄慘的課本生氣。
1.父親由“欣慰”到“板起面孔”,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怕他看見那本凄慘的課本生氣”中,把“凄慘”換成“殘損”好不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的課本哪里還像本書!簡直是一團紙。書是攔腰斷的,只有下半部分,沒有封面,沒有頭尾。我以為父親要揍我了,可是沒有。他愁苦地望著我淚水盈眶的眼睛,問:“那一半呢?”我說:“那一半送給喬元貞了。”父親問:“為什么送給他?”我回答說:“他們家買不起書,教師規(guī)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擺在課桌上,我只好把書用刀裁成兩半,他一半我一半。”父親問我:“你兩人怎么讀書?”我說:“我早已把書從頭到尾背熟了。喬元貞所以考第一,是因為我把自己的名字寫錯了,把‘史承漢的‘承字中間少寫了一橫?!备赣H深深嘆著氣。他很了解喬元貞家的苦楚,說:“元貞比你有出息?!睘榱撕脤?,后來父親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3.父親看到“我”拿出的那本書,為什么會顯得那么“愁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試揣摩父親“深深嘆著氣”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書。
5.“第一本書”和“唯一的一本書”有什么區(qū)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6.“它”指代什么?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7.說說“枉”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人不能忘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