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文靜
語用策略在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文/蔣文靜
語用策略是結構主義和行為主義相結合得出的一個理論基礎,總結出以語言交際為目的的方式和途徑及語言使用的策略的結果。在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語用策略的教學手段在課程中師生互動,以會話含義、合作原則為學習重點能夠更加有效的使學生理解到其語言效果和語境。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語成為國際語言,學習英語就顯得尤為重要,學好英語就成為一門學問了。
語用策略高校英語聽力應用原則
眾所周知,聽力理解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力課在課堂的調(diào)動性是很差的,所以調(diào)動學生對于聽力的積極性是相當重要的。很多高校都為此作出了諸多的措施,但是效果卻不是那么顯著。歷來的教學模式都太過傳統(tǒng),錄音聽一遍又一遍,學生根本就看不見訴說者傳遞的一些微表情神態(tài),無法這方面能讀出一些信息。聽力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根據(jù)簡單的話句判斷出交際意圖,從而作出回答。在此本文將探討幾個關于運用語用理論將關聯(lián)原則及合作原則與聽力理解相結合起來為理論依據(jù)的英語聽力學習方法。
(一)聽力和英語聽力
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自我修養(yǎng),能使自己更加從善如流的應對各種國際場合,以及工作的需要。眾所周知,聽力理解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力課在課堂的調(diào)動性是很差的,所以調(diào)動學生對于聽力的積極性是相當重要的。很多高校都為此作出了諸多的努力,但是效果卻不是那么顯著。歷來的教學模式都太過傳統(tǒng),錄音聽一遍又一遍,學生根本就看不見訴說者傳遞的一些微表情和神態(tài),無法從這方面讀出一些信息。聽力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根據(jù)簡單的語句判斷出交際意圖,從而作出回答。
(二)高校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校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個不同的地方的,所以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都不同。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學校的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這種上課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太過單一,難免會出現(xiàn)學生對英語提不起興趣的現(xiàn)象。在大學里公共英語課是比較多的,幾個班一起上課人數(shù)甚至達到一百多,教師想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難免會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時沒有教師的督促,學生的積極性就減小了,屆時,上英語課只是為了拿學分,只是一種任務,在根本上就存在了極大的問題。其次,在當前高校教師比例中,英語教師是供不應求的,每一個英語任課教師都帶了很多班,工作都是超負荷,講課也是千篇一律,就沒有新的模式開啟。
綜上所述高校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有:1、高校英語教師師資力量不夠強大,部分教師的水平有待提高,教育速度的加快使教師的教學壓力沉重。2、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同,學習時教師無法一一兼顧,而且現(xiàn)在的多數(shù)高校英語教學還停留在注重理論,注重卷面分數(shù)輕視實踐能力的時期,學生的口語聽力能力是一塌糊涂。3、部分高校對英語的教學重視不夠,投入的精力也不多。雖然也著重強調(diào)大學英語四六級過關率,但效果卻并不顯著。
(一)語用學
語言學其中的一個以語言意義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新領域分支就是語用學。語用學有兩個最基本的定義:一是意義,二是語境。它們是研究理解和使用的專用詞。它研究人們怎樣通過語境來使用語言,這是一個較為復雜的語用詞匯,人們在使用語言進行交流時,表達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字面意思還有更為深層次的意思,所以說聽人說話要經(jīng)過各種心理判斷去理解說話人的深層意思,這就是對人類語言本身的研究。要想學好語言這門課程僅僅停留在語句字面意思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和使用語言學的對象。
(二)語用策略的背景
簡單來說語用策略就是說話人運用語境中的語言意義進行交流。語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語用策略在語用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打個比喻,語用策略的重要性就如同穿衣吃飯一樣。用語言來交流是一個不斷選擇語言形式的過程,而語用策略的選擇就是語用形式的基礎。在語用學的概念中,語用策略的研究對象就是說話人怎樣通過間接的語言和直接語言之間交換使用以達到交際目的的方式。當然,在使用語用策略的同時必須堅持語言使用者實施語用策略的核心指導思想。
(一)英語文化語境中語用策略的應用
在高校英語聽力教學中,“英語文化語境”教學是不能離開“語用策略”單獨存在的,只有在語境中使用語用策略的方式才能將英語教學更加流暢。韓禮德研究了英語教學和文化語境,并將兩者結合起來,他指出文化語境是語言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對語言系統(tǒng)有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學的對象是文本語言,語言都有它獨特的語境,因此教師教學時,要分析語言本身的含義,還要分析語境的含義也就是言語中的弦外之音。使學生在用語用策略學習好英語文化語境的知識,從而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二)會話合作原則的語用策略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保爾·格賴斯提出“會話含義”。會話含義是語用學的核心內(nèi)容,人們在交際過程里,訴說者想要表明的內(nèi)容只有和傾聽者相互配合才能順利的進行,此現(xiàn)象說明人與對方談話都遵循著一種原則,這就是雙方有效的配合完成交際的成果。在合作原則中格萊斯提出四個準則:1、量的準則。訴說者說的話應當包含所有需要要表達的交際信息量,不應包含其他。2、質(zhì)的準則。訴說者不能說虛假的話,要讓聽者聽到你說的是真實的話。更不要說未經(jīng)證明的話,這就是俗話中說的“說話要有依據(jù)”。3、關系準則。說話要承前啟后,前后相扣,不能胡言亂語。4、方式準則說話要清晰明了,不能支支吾吾,不清不楚。
格萊斯的會話含義就有助于去理解深層次的意思,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利用語言的各個原則探討出除了從字面上的含意更領略到深層次的語言含意。語用策略可以從理論上分析聽力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系列應用問題,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在進行學習語言操練,則少有系統(tǒng)的學習語用理論。教師使用語用策略(語境效果、語用功能)在課堂與學生交流互動,不僅讓學生的英語聽力使用能力得到顯著地提高,并且教師也能在這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教學手段。
例:Teacherintheclass:What’syourimpressionofyourteacherJim?
A:Well,veryfewpeoplestayawakeonhisclass,theyneedtodrinkcoffeeinadvance.
B:Manystudentsdonotcometoclass.
C:FewstudentsmeettherequirementsoftheteacherJim.
D:Manystudentsbelievethattheteacher'sclassisboring.
有人問問題,回答者卻前言不搭后語,這樣就是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關系原則,從上訴例子中可以看出回答者沒有并正面的回答提問者的問題,而是從側面表達出Jim教師講課很無聊的意思,大家上他的課都要睡著了,明顯的不符合關系準則,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訴說者用隱含的表達方式,那么聽者就要仔細挖掘表象中的深層意思,訴說者應該運用合作原則的四項原則為基準。
(三)禮貌語用策略
諸多的西方學者從語用學的角度考慮對語言交際中的禮貌現(xiàn)象進行了研究。1983年英國學者G.Leech就在他的著作《語用學原則》中提出“禮貌原則”;1979年美國加州大學哲學家J.R.Searle提出“間接語言行為”的理論;何自然提出:語言是表達禮貌的重要手段,禮貌策略一般都是在語言中體現(xiàn)的。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上述學者的觀點在教學中投入使用。上課時,教師和學生互相合作,教師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帶動學生。對成績優(yōu)異任務完成的好的學生大家贊賞,如:Good,verygood這種富有提高學生信心的激勵的詞語。對英語成績較差的學校也不能完全否定,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英語興趣點,從而投入到英語學習。
結束語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定要師生一起研究探討,首先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聽力練習的強度,讓學生充分的接觸英語聽力,多制造練習聽力的機會。增加對學生語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qū)⒗碚撆c實踐相融合,從而自然的就提高了英語的能力。其次,要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有恒心有毅力的學好英語聽力。最后,要指引學生多閱讀課外英語的書本或者觀看外國英語字幕,不斷的累積詞匯,英語讀音擴大認知語境,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多英語產(chǎn)生興趣的方式。
[1]周群強,李晶.會話中的語用策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01:44-45.
[2]安璐.高校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jīng)濟,2014,24:146.
[3]楊穎.提高高校英語聽力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05:81.
[4]葉琳.英語課堂交際活動中語用策略與最佳關聯(lián)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5,04:46-49+57.
蔣文靜(1982-),女,寧夏人,銀川大學,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H
A
2095-9214(2015)03-0088-02
銀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