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靜 趙桂榮
摘 要:伴能是一種氮肥增效劑,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氮肥,防止氮肥揮發(fā)和反硝化作用,促進作物吸收,通過設定不同時期伴能增效劑對棉花生長和產量的影響試驗,探索該產品的最佳使用時期。結果表明:在棉花出苗水滴施能促進種子萌發(fā),增加出苗率,具有較好的保苗效果,對棉花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增加產量。建議增加多年多點試驗,對伴能氮肥增效劑使用效果作出評價,為大面積推廣和使用奠定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伴能增效劑;棉花;生長發(fā)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1-61-02
伴能是美國陶氏益農公司新近開發(fā)的一種氮肥增效劑,它能夠將土壤中的氮肥抑制揮發(fā)和分解,使氮素以銨的形態(tài)被土壤吸附,從而可以減少氮素損失,延長肥效時間,提高氮肥利用率。本試驗通過在滴灌棉田開展不同時期追施伴能增效劑,以明確該藥劑對棉花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為下一步進行大面積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新疆昌吉第六師軍戶農場,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前茬一致,前茬作物為棉花,總面積2.67hm2。土壤質地為壤土,土壤理化性狀如下:有機質24g/kg、全氮1.221g/kg、全磷0.098%、全鉀36.15g/kg、水解性氮113.5mg/kg、速效磷16mg/kg、速效鉀307mg/kg,pH8.08。
1.2 供試材料 供試藥品為伴能增效劑,由美國陶氏益農公司提供。供試棉花品種為新品系148-39。
1.3 試驗方法 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處理小區(qū)面積40m2。處理1(對照):常規(guī)施肥;處理2:出苗水滴施伴能,具體用量:200mL/667m2;處理3:棉花現蕾期滴施伴能,具體用量:200mL/667m2;處理4:棉花開花期滴施伴能,具體用量:200mL/667m2。
1.4 田間管理 選用大馬力拖拉機進行秋季翻耕處理,犁地質量要達到耕行筆直、不重不漏、到頭到邊、翻垡良好、覆土嚴密的標準,整地按照齊、平、松、碎、凈、墑的質量要求進行作業(yè)。4月20日播種,試驗采用膜下點播,超寬膜(膜寬2.45m)種植,一膜三管,一管二行,播種量約3.5kg/667m2。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棉花出苗率的影響 滴出苗水后10d調查出苗率,每個小區(qū)處理一膜6行,每行調查100穴的空穴率,計算出苗率,取其平均值,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各處理出苗率相差較大,經方差分析后,處理2(出苗水滴施處理)表現為極顯著水平,其它處理無極顯著水平差異。說明苗期施藥后對于棉花的萌芽促生長有利,能提高棉花的出苗率,有助于出苗株數的增加。
2.2 不同處理對棉花生長量的影響 在棉花成株期,調查各處理小區(qū)棉花生長量,每個處理調查10株,重復3次,調查指標主要有株高、果枝臺數和鈴數及地上地下部鮮重,結果見表2。從表2得知,從株高來看,各處理間幾乎沒有明顯的差異性,植株平均高度在70~75cm,其中處理2最高,平均達到75.5cm;果枝臺數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均與對照持平或略高;平均單株鈴數在6.0左右,差異性不明顯;從鮮重上看,處理2稍高些,其它處理和對照差異不大。
2.3 不同處理對棉花產量及產量結構的影響 對各處理按照兵團農業(yè)局棉花產量測定標準和步驟,調查面積為66.7m2的產量,得出平均單株鈴數,并估算單產和增產幅度,同時隨機取樣調查單鈴重,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伴能增效劑在處理2和處理3中對產量有一定的增產作用,具體表現在667m2鈴數較處理1增加,單鈴重較重,從而增加單產,增產幅度約在1%~6%。
3 結論與討論
(1)本次試驗通過設定不同時期伴能增效劑對棉花生長和產量的影響,來探索最佳使用時期。通過棉花出苗水滴施、先蕾期滴施和開花期滴施效果來看:在棉花出苗水滴施能促進種子萌發(fā),增加出苗率,具有較好的保苗效果,對棉花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增加產量;而從現蕾期滴施觀察來看,對棉花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增加棉花生物長勢,增加一定的產量。
(2)伴能增效劑主要作用是吸附氮肥,防止氮肥揮發(fā)和反硝化作用,促進作物吸收。本試驗是在大面積滴管系統(tǒng)中進行的,根據兵團滴灌棉花現有的水肥一體化施用技術,每次滴水時根據作物不同時期的需肥量而滴施一定量的肥料并直達作物根部,肥料利用率比較高,這些現有條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伴能增效劑的發(fā)揮。而在大水漫灌的條田,肥料投入采取粗放式做法,除底肥投入外,大多采取撒施和溝施等方式,肥料的揮發(fā)和浪費現象較為嚴重,氮肥增效劑可以起到固氮增效的作用,可能發(fā)揮的效果更好。
(3)本次試驗僅僅是單年度試驗情況,而且是單點試驗,土壤質地、肥力狀況、管理措施等條件都可能對試驗結果造成一定的誤差,在客觀評價氮肥增效劑的作用上可能不夠全面和系統(tǒng)。建議今后根據不同的土壤質地和狀況、不同灌溉系統(tǒng)和不同的肥料使用方式,增加多年多點試驗,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和條件,客觀公正的對氮肥增效劑的使用效果作出評價,為大面積推廣和使用奠定一定的基礎。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