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瑤
(重慶市巴南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1320)
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筆者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方法治療慢性咳嗽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8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jī)分成兩組。治療組男16例,女18例,年齡22~72歲,平均(47±8.5)歲;病程8周~1.5年,平均(5±3.5)月。對照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5~78歲,平均(49±7.9)歲;病程8周~2年,平均(6±3.2)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biāo)準(zhǔn):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醫(yī)政司發(fā)布的24個專業(yè)105個病種中醫(yī)診療方案(試行)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人?、咳痰或干咳8周以上。可伴咽癢、鼻塞、反酸、噯氣、燒心等,胸部X線無明顯異常,肺功能檢查正常。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CVA)、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嗜酸性粒細(xì)胞性支氣管炎(EB)。
排除肺炎、肺結(jié)核、肺癌、慢性支氣管炎、特發(fā)性肺纖維化、慢性咽炎、支氣管擴(kuò)張等。
兩組CVA、 UACS、EB撲爾敏8mg,每晚口服,持續(xù)2周。布地奈德噴霧劑200ug,每日2次,持續(xù)4周。CVA同時用特布他林0.5mg加入生理鹽水2mL霧化吸入,每日2次,持續(xù)4周。UACS有鼻竇炎者口服頭孢丙烯0.5g,每日2次,10天。GERC口服雷貝拉唑20mg,每日1次;枸櫞酸莫沙比利 5mg,每日3次;鋁鎂加混懸液 15mL,每日3次,持續(xù)8周。
治療組加服平咳散。桑葉20g,桔梗20g,蟬蛻20g,射干15g,浙貝母20g,杏仁15g,訶子15g,紫菀20g,枇杷葉20g,馬勃15g,烏梅15g。水煎,取汁600mL,每日1劑,分早、中、晚餐前0.5h口服,治療15~30天。
痊愈:咳嗽癥狀完全消失。顯效:咳嗽明顯減輕。有效:咳嗽癥狀減輕。無效:咳嗽無改善或加重。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咳嗽病因不外乎外感內(nèi)傷。外邪入侵,首犯肺衛(wèi),肺失清肅則咳嗽。內(nèi)傷則為肝氣郁結(jié),氣郁化火,上迫于肺而咳;或久咳傷肺氣,金不能制木;或飲食不當(dāng),痰濁內(nèi)生,上干于肺,肺失清肅則咳嗽。慢性咳嗽以干咳少痰、咽癢為主要癥狀,或有燒心、流涕,以外邪入侵肺衛(wèi)為主。燥邪傷陰為主要病機(jī)。平咳散方中桑葉辛涼解表,桔梗、射干、馬勃祛風(fēng)宣肺療咽排膿,浙貝潤肺止咳,杏仁降氣止咳平喘,紫菀、枇杷葉止咳化痰,訶子、烏梅斂肺止咳。一宣一降,一開一合,宣不傷正,斂不留邪,久咳致虛可加女貞子、山茱萸補(bǔ)腎,黃芪、黃精益氣。與西藥合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