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梅
一、文題回放
請以“承受”為題,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
二、寫作指導
這是一則高一年級期中考試的作文題,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要寫成一篇佳作,獲得閱卷者的青睞進而博得高分,以下幾點必須注意:
1.審題需準確
“承受”一詞,在《現(xiàn)代漢語大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一是“接受、禁受”,二是“繼承(財產(chǎn)、權利等)”。作文時兩個義項都可選用,相對而言,第一個義項具有較為豐富的行文空間,更利于考生駕馭。但要注意的是,作為“接受、禁受”的意思時,它搭配的對象應該是疼痛、壓力、打擊、失敗、挫折、痛苦、寂寞等。審題時要注意區(qū)分“承受”與“承擔”“承載”“享受”“逆來順受”等詞語的不同,不能在行文過程中“偷梁換柱”。
2.立意要明確
空洞敘述事件,泛泛而談“要學會承受”,而未點明在事件中到底承受了什么,這類作文最多只能獲得四類卷的分數(shù)(42~48分)。
3.立意有高下
此文題對學生而言,不愁沒東西寫,但到底選擇什么樣的材料,表現(xiàn)什么樣的主題,還是很有講究的。如果只是停留在淺層的諸如“承受身體上的疼痛”“承受某次考試的失敗”這類,而未能在這種承受中涅槃,分數(shù)最多也是在四類卷(42~48分)上下。相比較而言,如果考生眼界開闊,不局限于小我,能夠談談社會熱點諸如“承受傳統(tǒng)文化沒落之痛”等,立意上自然勝出一籌。
三、佳作示范
承 受
如皋市第一中學 萬小鈺
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我閉上雙眸,細細感知著這堅硬的城市帶給我的疼痛。承受之下,看見靈魂深處,有什么破繭而出。
我原以為我會承受不住的。
鈍重而機械的嗓音清晰地報出我的一串分數(shù),暗暗的冷色調,不摻任何感情色彩,更找不到任何同情因素。中考考砸了,看見自己三年的光陰如肥皂泡般放飛,心中尖利的疼痛感再一次襲來。
父母的冰冷,同學的暗嘲,老師的嘆息鋪天蓋地地向我涌來,快要窒息,感覺心中的世界快到崩塌的極限,再也承受不住了。
飯桌上,死水般寂靜,好像與我共同承受絕望的還有這稀薄的空氣?!把绢^,明天陪我去打麥場吧?!备赣H沉默了許久后劃開凝固的空氣?!昂?。”我聽見自己弱弱地發(fā)出了第一個音節(jié),還想再說什么時發(fā)現(xiàn)喉嚨分外干渴,有什么東西仿若停滯在里面,我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沒有再說一句話。
果然,是要放棄我了嗎?
六月的陽光正好,空氣中細細浮動著飄忽不定的埃土,像是另外一個新世界,但這上下浮動不定的人生是否是為我寫下預言?我心中猛地一緊,厚厚的負重感又昏天黑地地襲來。
“丫頭,來,幫我把麥子弄散開,陽光正好,要曬曬?!备赣H遞給我一把木耙,輕輕放到我手中。
我迂緩地忙活起來,那一堆新麥讓人看了分外厭煩,動作便堅硬生冷起來。父親并不看我,只是從地上抓起一把麥子,自顧自地說道:“這麥子剛收回來,要經(jīng)過好幾日的烈日曝曬,曬得水分全蒸干了才得以入倉,哪一顆麥子都脫不得這個程序,否則就只有腐爛?!?/p>
我停滯在原地。那些金燦燦的生命竟是要承受如此大的煎熬才成為成千上萬顆成熟麥子中的一員,陽光溫柔灑散,濺起一地碎金,我看見它們挺著胸脯對著灼日,那些柔軟的軀體在日復一日看不見的水汽蒸發(fā)中逐漸變得結實、厚重,仿佛沉淀下一生的碩果。
原來這些都得益于承受。
我胸口堵塞了血液流動的棉花一下子被沖擊開來,聽見渾身上下血液自由奔走,碰撞發(fā)出的美妙的聲音。它們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推著我向前。
歲月何其長,漫漫長路總要承受一些東西,逼著你踉踉蹌蹌地成長。我在這次承受中看見那個身體中沉睡的另一個強大的自己正蘇醒過來,此刻她正坐在考場里自信執(zhí)筆,書寫人生新篇章。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xié),時光長河中,總得自我救贖地承受不能言說的苦痛,但承受之后,迎來的一定是更強大的自己。
【簡評】
本文緊扣文題,選擇了生活中“曬麥子”這一普通事件,彰顯了“承受痛苦之后才能迎來更強大的自己”的主旨,富有生活氣息,感染力強。另外,考生通過細致傳神的描摹傳達出自己的生活感悟,語言雋永,讀來回味無窮。
承 受
如皋市第一中學 劉雨欣
夜,月亮散發(fā)著幽幽的光,凄清的夜空突然傳來一聲鳥叫,驚擾了這寧靜的夜,月色似乎都微微一顫。
坐在書桌前的我被這鳥叫聲一驚,望向窗外,卻尋不到它的蹤影。夜那般寧靜,怎會有鳥叫,是錯覺嗎,也許是與我一樣寂寞的一只鳥罷了。
我合上書,用手撐著腦袋望著窗外,漆黑寧靜的夜就如我此刻空洞寂寞的心。枯燥學習帶來的寂寞讓我有些無力承受。寂寞的味道填滿了我每一個細胞,我聽到這一個個細胞在叫喊著,花一般的年華怎么會甘受寂寞呢,此刻的我真想打開電腦,去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抬頭,窗外的那月正散發(fā)著幽幽的光,柔柔的,似母親的關懷,它溫柔地灑在我的窗前,似乎在提醒著我:你是一個學生,你應該認真學習。
我有些茫然,作為學生,我應該好好學習,但這寂寞如深冬的冷風將我困在這個與外界多彩生活隔離的地方,我有些難以承受。
離開我的窗,來到樓下,月色仍舊,樹木也發(fā)出幽幽的銀光。樹干挺拔,葉色蒼翠,充滿著活力,我不禁有些感嘆生命的偉大。再往前,在大樹的陰暗處,我看到了一棵小樹,它的枝干還未完全舒展,似一個小女孩倚在大樹旁。它靜靜地佇立在那,沒有一絲聲響,在這寧靜的夜,我似乎也感受到了它的寂寞,月光傾灑不到它的身上,大樹吸收了所有的月華,留給它的只是樹影,但它依舊挺立軀干,努力向上。我想它的夢想定是長成像它父輩那樣的蒼天大樹吧,所以在這夜色中,它承受著寂寞拼命地生長,換取以后在月光下挺拔的身影。
而我……,突然,我想起了自己,此刻的我正是積攢、學習的時候,弱小的我此刻就如那小樹一樣還沒能使皎潔的月光傾灑在身上。小樹面對夜的清冷,承受著寂寞,努力地生長著,我想我已經(jīng)懂得了那句話——只有能承受寂寞的人,才能享受成功。
月光下的這顆小樹是一棵承受得住寂寞的樹,所以它一定能成長為參天大樹。而我,我想我也真正懂得了寂寞,我也要做一個能承受住寂寞的人,因為我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寂寞必不可少,但如果我能承受住寂寞,我也一定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簡評】
本文借一棵甘于承受寂寞拼命向上生長的小樹向讀者詮釋了人也要甘于承受寂寞的主旨,選材有個性;描寫貼切,語言優(yōu)美。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