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豫建
摘 要: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缺乏情感因素,為了讓農村的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筆者從熱愛學生、關注情緒體驗、數學的美等方面闡述如何在農村數學課堂中實施情感教育。
關鍵詞:數學情感;熱愛學生;情緒;數學美
在學校教學中,經常聽到學生說數學無味,數學課堂呆板無趣,甚至有的學生用“度日如年”來形容上數學課的感覺。對于農村學生來講,由于在成長過程中受經濟條件、教育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著更嚴重的落后現象。數學教師,如何讓每一個學生“人人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呢?當務之急是:在數學課堂中積極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
一、教師要把“愛”帶入課堂
熱愛學生是實施數學情感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永遠不可能成為優(yōu)秀教師。樂教愛生的思想情感是數學教師進行情感教學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教師情感生活的核心。
1.熱愛學生,讓他們感覺有母親的慈祥
“每當想起您,敬愛的好老師,一陣陣暖流心中激蕩”,每次聽到這首歌,就覺得很感動。這個“暖”字想到的就是母親的懷抱,母愛是善良的愛,是慈祥的愛。多關心學生、了解學生。
2.熱愛學生,讓他們感受到父親的嚴厲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教師對學生的愛,除了像母親般那樣的慈愛,也需要像父親般那嚴厲的愛。嚴是愛的一種體現,嚴與愛是對立統(tǒng)一的。
3.熱愛學生,讓他們接收到朋友的關懷
尊重學生,理解中呼喚自尊心;信任學生,尊重中呼喚心靈。
教師要真誠地愛學生,尊重學生,天長日久就會使他們內心感受到溫暖,產生一種精神力量。使我們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愛上數學學習。
二、教師要讓“情”滲入課堂
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及數學信念來體現。學生學習上有興趣了,態(tài)度上就會積極,在數學信念上就有了強有力的精神之柱。所謂數學信念是指個人對數學持有的基本的、總體的看法,有些學生的數學信念非常強大,他明確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習數學是為了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對數學很感興趣,雖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困難較大,但他會持之以恒,對數學學習不離不棄、努力進取,這是一種良好的數學信念。但反之,有些學生一聽到解數學題目,就“討厭”“緊張”甚至“很害怕”。在數學學習中情緒很急躁、不自信,有些就干脆自我放棄。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愉快情緒,與我們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是息息相關的。
1.教師要善于調控自身的情緒
數學教師課堂上的情緒狀態(tài)對調節(jié)數學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數學情感狀態(tài)非常重要。教師的喜怒哀樂會在教學過程中很自然地傳遞出去,而情緒感染具有互動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使之處于快樂、振奮的良好情緒狀態(tài)。如果一個教師帶著微笑、滿懷喜悅、精神飽滿地走進教室,教學中始終保持快樂的情緒不僅對學生學習活動有促進作用,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也能相得益彰。一旦教師教學情緒高昂,教學水平也能得到較快的發(fā)揮,易使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學中得到滿足而產生快樂情緒;反之,如果教師鐵青著臉,冷冰冰地張嘴講課,甚至動不動就肝火大動,這節(jié)課,學生的情緒體驗絕對不會是積極的、亢奮的,課堂氣氛也不會是輕松和諧、熱情互動的,課堂氣氛只能是死氣沉沉,甚至是戒備的,在某種程度上講,課堂效率可能為0。
2.教師要善于調節(jié)學生的積極情緒
教師要讓課堂成為與學生情感交流的平臺。教師要從高高的講臺走下來,到學生中去,用真誠的微笑、良好的情緒、滿腔的熱情去面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哪怕不正確或不完善,也不輕易否定,盡量做出積極評價;當他們在課堂上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一個小小的閃光點,教師都要及時表揚、鼓勵,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愛。
三、教師要讓“美”感染課堂
數學是一門充滿美的學科,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也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tài)、引人入勝的?!币坏W生感受到它的美律、神韻,枯燥乏味的運算便會成為充滿歡樂情緒的探索。
1.讓學生欣賞數學的內在美
數學情感的產生來自于對數學本身內在美的追求,數學作為人類文明的結晶,既具有科學真理性,又具有美的圖形、結構、布局和形式,無不體現數學美的因素。比如,數學最基本的語言是文字語言、圖像語言和符號語言。羅素說過:“什么是數學?數學就是符號加邏輯。”當學生看到長長的語言文字化作簡潔直觀的符號后,他們會感到如果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那么數學符號的組合則譜成了體操進行曲。如在學求根公式時,很多學生覺得公式太復雜,給他們這樣一段話:別看我復雜,但我很完美,我是加、減、乘、除、乘方、開方所有運算的完美組合。我們的學生還會覺得它無趣嗎?
2.讓學生感受獲取知識的趣味美
“數學好玩”,這是在數學家大會上唱響的至理名言。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使學生發(fā)現數學的趣味美,譬如數學史料的滲透。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可以講述這樣的故事:如果在宇宙除了人類還有其他文明,人類應如何同他們交流呢?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指出,勾股定理最能代表人類的文明。如果宇宙中還有其他文明的話,接受到這個信息,就會向人類發(fā)出回應,再呈現人類在研究勾股定理的一些歷程:如畢得格拉斯從地毯發(fā)現勾股定理,如我國的趙爽弦圖,美國總統(tǒng)的梯形證法……此時的學生就會感受到數學知識是有血有肉的,將數學史料與數學課堂教學結合,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背后的趣事,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也非常有趣”。
3.讓學生探索數學的價值美
數學具有實用作用的功能。數學的喜悅能使人忘卻一切,對于已經入門的人,數學就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享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樂于接受智力挑戰(zhàn)的情趣,雖然很少有人承認是數學的結晶,但實質上是深蘊其中的數學氣質的反映。比如幾何學來源于土地的測量,數與計算來源于人們對數量認識的需要,在實驗教材中有一些有關數的發(fā)展的故事,向學生展示古代人們是怎樣認識數的,數是怎樣演變來的。像甲骨文上的記數方法、結繩記數等等。還有在計算器普及之前,算盤作為一種計算工具發(fā)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學生應該了解數學作為人類文明的歷程,認識數學的意義和價值。
我國近代教育學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笨梢哉f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數學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數學教學中情感因素的作用。讓我們的學生能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愉快學習、健康成長,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