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 要:四合院作為我國北方傳統(tǒng)民居的典型代表,有著悠久的歷史,歷經(jīng)滄桑,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院內(nèi)的裝飾,都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小到窗格上的小裝飾,大到磚雕,無一不透露出藝術的精湛,體現(xiàn)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四合院就是一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殿堂。
關鍵詞:室內(nèi)文化;四合院;裝飾藝術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類型,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各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經(jīng)濟環(huán)境與人文環(huán)境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因而形成了我國多樣化的居住風格與建筑風格,如南方以小面積長方形天井為中心的堂屋為最典型的住宅,黃河中上游地區(qū)以窯洞式住宅居多,而北方地區(qū)住宅的典型代表就是四合院,這是一種組合建筑形式。其中北京四合院往往被人們稱為為中國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所謂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
四合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遼代時已初成規(guī)模,到了元朝,隨著元朝建都北京,北京的傳統(tǒng)四合院開始大規(guī)模形成,至明清不斷完善,成為北京最有特點的居住形式,馳名中外。
四合院的基本特點是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以南北軸線為對稱布置房屋與院落,走向一般是坐北向南,南北通透,出入只有一個院門,院門一關自成天地,處于一種完全封閉的狀態(tài),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院內(nèi)北側的是北房,南面建有南方,與北房相對應,東西兩側一般是對稱的東西廂房,有些人家在南北房、東西房所形成的角落里建有耳房,或用作儲存糧食的糧庫,或當作廚房,或作他用。各側房屋朝向院內(nèi),以游廊相連接。在具有強烈宗法觀念與等級觀念的封建社會,北房是正房,是家中長者所居住的地方。院內(nèi)比較空曠,多種樹木花草,的確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北京四合院中常種丁香、海棠、棗樹。其中盆栽花木最常見的是石榴樹、杜鵑、梔子等等,種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清代有這樣一句俗語:“天棚、魚缸、石榴樹、老爺、小姐、胖丫頭”,這可以說是四合院生活的典型寫照。
四合院還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態(tài)觀。在古代,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既尊重自然而又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是自然與人的和諧統(tǒng)一,不存在人對自然的征服與自然對人的主宰,只是強調(diào)人們要客觀認識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提倡尊重自然。故四合院的建造極其講究風水,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建筑環(huán)境學。
四合院,尤其是北京四合院,不僅以精湛的建筑工藝聞名于世,院內(nèi)的裝修藝術更是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人們在注重建筑質量的同時,更加關注室內(nèi)裝飾的文化性、藝術性及舒適性,較多地注重墀頭、屋脊、門窗及垂花門等處的裝飾。居民把自己對生活的美好向往、自身的審美觀念、最鐘情的東西、修身齊家平國治天下的信條融入了室內(nèi)的裝幀設計上,尤其是書香門第或比較殷實的家庭常置匾題對,家訓格立具有教化功能,一般人家的門聯(lián),也表現(xiàn)出了院落簡潔質樸的藝術。這些都賦予了建筑物以美感、以生命的靈動,生活在其中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情的陶冶,給人以舒適感,陶冶情操。
一、雕飾圖案
四合院的主要雕飾圖案是各種吉祥圖案,蝙蝠與壽字組成的圖案,寓意“福壽雙全”,花瓶內(nèi)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以及鑲嵌在門上的“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之類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lián)、懸掛在室內(nèi)的書畫佳作等等,或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這些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使居住在此的人受到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教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完美體現(xiàn)。
二、雕刻藝術
在四合院中的裝飾中雕刻占有極其大的分量,雕刻主要包括磚雕藝術、木雕藝術及石雕藝術。其中磚雕石刻是備受矚目的一大藝術奇觀。為突出建筑物的豪華光輝和壯麗美觀,常在影壁、門樓和房舍處采用磚雕。用青磚砌成影壁墻體,而中心則用灰膏抹成白色的影壁心,其頂部留有磚檐。磚檐至頂部用磚雕刻成球形作為邊線,檐心則雕刻成各種花卉圖案。通過雕刻藝術來描繪美好的生活,來展現(xiàn)自身的信念、寄托某種理想,甚至來向后世傳達為人處世的道理,寓意吉星高照福祿滿門。這些雕刻大多具有吉祥、祥瑞、祈福之類的寓意,具有裝飾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具有實用性,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這本身是一種藝術成就,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積淀,在北方傳統(tǒng)民居居住文化的歷史長卷中劃上了瑰麗的一筆。
三、彩繪藝術
彩繪藝術是四合院建筑的重要裝飾手段,這是一種讓人稱絕、光彩奪目的藝術。彩繪藝術歷史悠久,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中。從敦煌壁畫到明清的皇宮寺院,甚至是民居宅舍都有極廣泛的應用。既裝飾了住宅,增加了氣勢,同時又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其主要包括旋子彩畫、和璽彩畫、蘇式彩畫三類。旋子彩畫最為講究,級別最高。一般地位比較顯赫的主人才使用,構圖主要分三部分,中間一段為枋心,左右二段為對稱形,稱作藻頭和箍頭;和璽彩畫與旋子彩畫的繪制風格大致相同,但所畫內(nèi)容有較大的區(qū)別,以龍為主題的叫金枋心,以花卉、草蟲的叫花枋心。此種彩畫在行宮、寺廟及官宦之家較為多見;蘇式彩畫是一種民間常見的彩繪裝飾,如,老北京的園林、四合院民宅、各種游廊都屬于此類。因其構圖靈活,內(nèi)容豐富,色彩鮮艷,帶有浪漫之感,而備受一般百姓歡迎。枋心的面積較大,格式多變,彩畫內(nèi)容多是一些貼近百姓生活的景與物,如花鳥魚蟲、秀麗山水、人文風景,具有詩情畫意,有著美好的意境。同時,色彩的使用也非常講究,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顏色,如全國最大的四合院——故宮中皇子生活所居的南三所地處東側,瓦頂是綠色、東方為青色,從木從春,寓意青少年的成長與蓬勃向上。
四、木材的使用
這是四合院建筑最大的特點之一。如,梁、柱、柃、椽、門窗、屏風都選用木料組合成型。其造型美觀,支撐力強。木制窗格造型典雅大方,樣式繁多,有盤腸、套方、雙筆管、亂劈柴、步步錦等。木制屏風上雕有各式圖案,鑲著花牙子的掛落,且木條和花瓣做工極其精細。大門也是木制的,上面雕有花卉、盤腸等圖案,黝黑锃亮的木門配飾著銅鐵制的獸頭門首做鎮(zhèn)物,將威嚴之氣附于門上。為防止腐蝕,通常在木構件表面涂刷油飾色彩,同時,有著美化裝飾的作用。不得不說四合院里的木制作不僅美觀實用,而用巧奪天工,件件稱得上藝術中的精品,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中之精良。
總而言之,四合院是我國北方傳統(tǒng)民居的典型代表,其布局嚴謹,建筑精美,環(huán)境優(yōu)美,備愛人們喜愛。其室內(nèi)古香古色的藝術裝飾、精湛的雕刻藝術、富有哲理的題字、精美的彩繪藝術等等,既是優(yōu)美的藝術裝飾品,更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可以這么說,四合院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寓家族倫理道德、天人合一觀念、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吉祥平安的渴望、對藝術美的執(zhí)著于一體,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參考文獻:
[1]趙青,喬飛.中國北方傳統(tǒng)民居裝飾藝術與特征[J].山西建筑,2006(19).
[2]邢海濤,丁密金.四合院磚雕裝飾藝術探析[J].藝術教育,2009(06).
?誗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