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光噴泉耀劇場
一進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南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綠色——奧林匹克露天劇場。
這片露天劇場由泰山石、大草坪和舞臺廣場組合而成,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萬名游人。錯落有致的泰山石擺放在大草坪南側、中軸線的兩端。廣場北側,以中軸線為對稱軸,一套大型音樂激光噴泉隱藏于奧海之中。噴泉長120米,寬80米,由67個萬向噴頭、1個中心高噴頭、2個水門噴頭、100個氣爆噴頭以及激光發(fā)生器、音響、自控、電力設備等系統(tǒng)組成,噴泉主水柱的高度可達80米。每逢重大節(jié)假日,這里的噴泉都將定時開啟,給游人免費奉獻上一場內(nèi)容豐富、極富感染力的水景和聲光表演。
壯觀的噴泉水景,仰山、奧海的自然山水大背景和開闊的大草坪,構成了北京最大的戶外演出場所,是人們休閑漫步的好去處。
畫龍點睛觀奧海
緩緩向北,穿過露天劇場,便來到了奧海的南岸。奧海位于仰山南側,是整個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的龍頭部位,水面面積為24公頃。奧海以中國傳統(tǒng)園林文化中對仙境的追求模式為藍本,營造蓬、瀛仙山靈島的氛圍,與奧林匹克公園南區(qū)曲線形的水系、幾何直線的城市格局相映襯,在自然的形態(tài)中,蘊含了“奧運中國龍”的存在。“曲水架構主軸,游龍若隱,氣韻生動,風水流轉,氣象萬千”,奧海與仰山構筑成一幅壯美的自然山水景觀畫卷,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中自然靈動之所在。
在仰山與奧海之間,中軸線上,有一處直徑20米的圓形濱水廣場——天元濱水廣場。這里就是奧林匹克公園龍形水系的“龍眼”,是畫龍點睛之處。“天元”從仰山南側余脈伸入奧海水面,與仰山頂峰天境相呼應,隱含月相之意。因其位置獨特且景色怡人,故以圍棋棋盤中的中心點“天元”為其命名。天元濱水廣場面積314平方米,在廣場圍欄邊近觀奧海,四周的蘆葦與遠處岸邊的綠樹伴隨著陣陣微風輕輕擺動,使人恍如身臨船境。
高山仰止話仰山
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的中心位置,坐落著公園的最高山——仰山。仰山位于北京中軸線上,海拔86.5米,是公園的核心景區(qū)。相對湖面日常水位,仰山主峰高48米。登臨山頂,可以鳥瞰奧海和奧林匹克公園南區(qū)景觀?!把錾健钡妹谠堇镟l(xiāng)“仰山村”之地名,與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相呼應,暗合《詩經(jīng)》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句的涵義。仰山運用中國傳統(tǒng)山水形勝的設計理念,參考景山、頤和園萬壽山等山體坡度,通過山體土方對比分析,推敲全園山形水系,形成了仰山“谷脊分明,負陰抱陽,左急右緩;左峰層巒逶迤;右翼余脈蜿蜒”的格局。仰山填方總量約500萬立方米,利用鳥巢、水立方等周邊場館建設以及公園挖湖產(chǎn)生的棄土,以現(xiàn)代科技手段,歷時5個月精心堆筑而成。仰山山體綿延磅礴,以勢取勝,演繹了中國傳統(tǒng)精髓,氣勢恢弘,意境深遠。
在仰山的山頂,一塊高5.7米、重達63噸的泰山景觀石傲然挺立,古樸凝重,莊嚴神圣。這塊被稱為“泰山石敢當”的巨石象征著森林公園平安祥和。山頂四周,種有29棵油松,寓意第29屆奧運會勝利召開。登臨“天境”,視野非常開闊。天氣晴好時,向南可以看到公園奧海的全景,遠眺景山萬春亭,和鳥巢、水立方、國家體育館等奧運場館群;向北可以看到北園全景,遠眺燕山山脈,是全園的最佳觀景點。
在天境的東側,有一處面積百余平方米的平臺,這里便是仰山東側的觀景平臺,可東觀日出兼俯瞰公園及周邊景觀,因與魯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早晨帶露折花,夕陽花香猶在”的典故相符,因此被命名為“朝花臺”。與此遙相呼應,在天境西側也建有一處可西觀落日的相類似觀景平臺,被命名為“夕拾臺”。
下得山來,在仰山的西南余脈,有一處以山體自然形成的谷地設計而成的溪間瀑布。其名取自北宋畫家郭熙的畫論名篇,被稱為“林泉高致”。該景區(qū)環(huán)境幽靜,設有三潭兩峰,景區(qū)縱深全長約370米?;顫姷那辶黩暄讯?,隨山勢形成一條溪澗瀑流,自北向南匯入奧海。飛泉流瀑,溪石蜿蜒,林木錯雜,宛如玉帶流觴;高士雅意,流水知音,可觀、可玩、可賞。林蔭小徑在溪流上穿行,林泉相映成趣,構成山水相依的空間格局。
魚藻水秀品濕地
在仰山的西南側,有一處占地4.7公頃的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濕地景區(qū)的整體外輪廓呈現(xiàn)出一條“魚”的形狀,根據(jù)景觀地形被設計成立體的梯田形,并分為6個單元,主要介質(zhì)為礫石和碎石。其中,在潛流型濕地種植有大量的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而在表流型濕地則栽植了大量荷花等觀賞性較強的水生植物。
這處占地面積不大的人工濕地擔負著整個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人工水系凈化處理的重要任務,每天能夠完成從清河污水處理廠引來的2600立方米再生水和20000立方米主湖循環(huán)水進行凈化處理,并實現(xiàn)達標排放。濕地景區(qū)內(nèi)小橋、棧道穿梭其間,白鷺、野鴨等各類水鳥在蘆葦中自由嬉戲,成群的小魚在水中安詳游弋,這里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nèi)最富有吸力的生態(tài)景觀區(qū)域。
在這片人工濕地生態(tài)氧化塘島嶼間,有一處“沉水廊道”,全長28米,中部下沉至湖底,兩側均為擋水玻璃幕墻。從低于水面的廊道上穿行,透過兩側玻璃,游人能夠從一個相當近的距離直接觀察到水中各類動物、植物的生長形態(tài)和習性,使游人更為貼近自然,更容易了解水中不同的世界。在沉水廊道上還可以遠望旁邊“疊水花臺”的跌水景觀,是濕地景區(qū)的最佳觀景點。
疊水花臺既是人工濕地區(qū)域的景觀亮點,也是對湖水凈化成果的展示。其中,最高層平臺是一汪淺湖,搭建于湖面之上,呈弧形。平臺層層疊疊,沿優(yōu)美的弧形舒展蜿蜒,其臺地的曲線仿佛盛開花朵的柔美典雅,由西往東利用高差,筑臺三疊水伴隨著水流的級級跌落,形成具有不同音響效果的小瀑布,而景觀中縱橫交錯、貼近水面的古樸木棧道,又體現(xiàn)了設計上的精致雅趣,既方便游人近距離地欣賞水生植物,又可以感受到溪流潺潺,蘆葦叢叢的人間仙境。
保護生態(tài)穿廊道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被北五環(huán)路一分為二。其中,五環(huán)路以南為南園,占地面積380公頃;五環(huán)路以北為北園,占地面積300公頃。橫跨北五環(huán)路的生態(tài)廊道將南、北兩園連為一體。
生態(tài)廊道位于中軸線,全長218米,最窄處60米,是我國第一座城市內(nèi)上跨高速公路的人工模擬自然通道。生態(tài)廊道使原來止于五環(huán)路的中軸線得到自然延伸,消融于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區(qū)自然的山水之中,有效地保障了公園內(nèi)部生物物種的傳播與遷徙,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五環(huán)路南北兩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連接點。其上種植有北京地區(qū)各種鄉(xiāng)土喬、灌、草、地被植物約60余種,設有可供觀光電瓶車穿梭的主路和供游人漫步游覽的林間棧道,是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和北園之間人車通行的重要聯(lián)絡通道,也是野生小動物和昆蟲們穿行兩個園區(qū)間的重要通道。
百草芬芳展花田
穿過生態(tài)廊道,便來到了北五環(huán)路以北的北園。在北園的西南部,有一處占地面積26公頃的花田野趣景區(qū)。景區(qū)由河流、密林分割為三個觀賞空間,以不同季節(jié)的應時花卉為主要觀賞特色。該景區(qū)四周緩坡林地環(huán)繞,中間以大面積的花卉地被為主,視野開闊。隨季節(jié)交替,不同花卉次第開放,形成了此消彼長、色彩不斷變幻的“野趣花田”。其中,夏日以向日葵為主要觀賞花卉,而到了秋季則是波斯菊、百日草的主要觀賞區(qū)。景區(qū)中部建有六座觀景平臺,曲折棧道相連,徜徉其中,花海游弋,給人以不一樣的空間感受,供游人賞花、小憩的原木廊架、涼亭散置其中,成為人們放松身心的絕佳場所。
春燕曼舞雨燕塔
北京雨燕,別名樓燕、麻燕、褐雨燕,隸屬于雨燕目雨燕科,是在1870年由英國鳥類學家Robert Swinhoe根據(jù)在北京采到的標本而命名的。北京是北京雨燕的模式育種產(chǎn)地,也是該種鳥類分部最集中的地區(qū)之一,是北京的鄉(xiāng)土物種,也是2008年奧運會五個福娃之一。為了宣傳鄉(xiāng)土文化,保護雨燕資源和公園生物多樣性,創(chuàng)造適合雨燕居住的環(huán)境,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北部的水畔密林中,修建了一座雨燕塔。塔高21.42米,建筑面積6.55平方米,塔上共設有兩千余個鳥巢,以引來雨燕及各種鳥類落戶安家,不僅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為觀鳥愛好者帶來了融入自然的無限樂趣。
葉茂參天大樹園
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的西北角,北臨清河,有一處占地80公頃的“大樹園”景區(qū)。該景區(qū)按中國傳統(tǒng)山水理論營造一座西北高起、環(huán)山層層相連的山形,其中主峰高25米,一條3公里長的水系蜿蜒其中,三個大湖面鑲嵌其內(nèi),水面面積達10萬平方米, 形成水流涓涓入湖,萬絲垂柳倒映水面的獨特景觀。歷時3年建設而成的大樹園景區(qū)內(nèi)保護收集了從部分國家重點工程和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移植的大樹,其中最遠的來自于三峽庫區(qū)。園內(nèi)植物種類豐富,種有皂角、青檀、楓楊、白蠟、白玉蘭、銀杏、木瓜海棠等名貴樹種,共計170余種,胸徑25厘米以上的大樹近2000棵,綠地、灌木、密林高低錯落,層層疊疊,成片的野花夾雜其中,與湖泊、溪水交相輝映,形成了以大樹引領的森林自然生態(tài)景觀,不僅吸引了人們駐足觀賞,更引來了天鵝、大雁流連其間,發(fā)揮了顯著的生態(tài)效益,突出了“自然景觀,森林風貌”之特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優(yōu)美的景觀和有益于森林生物多樣性的生存條件。
TIPS
公園開放時間:
旺季時間:3月15日—11月15日,早6:00開園—晚21:00閉園,晚22:00靜園;
淡季時間:11月16日—次年3月14日,早6:00開園—晚20:00閉園,晚21:00靜園。
票價:免票入園
公園周邊交通:
地鐵:8號線森林公園南門站、林萃橋站
快速公交:3號線仰山橋南站、仰山橋北站。
公交車:510路、81路、專44路倚林佳園東門站
游客服務中心咨詢電話:645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