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課堂的高效是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密切相關的,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革能推動課程改革的深入。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需要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當下尤其是新課改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遵循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哲學規(guī)律。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此做了一些探索與嘗試:
一、為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常規(guī)課一般會涉及這樣四個教學模塊:預習研討、展示反饋、質疑解疑、訓練檢測。四個模塊均以學生活動為主,尤其在“質疑解疑”板塊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課堂上師生的合作與探究顯得至關重要。
如:What do you think of “playing basketball”?首先給學生確立學習目標,讓學生先通讀課文中的對話,進而了解該句型的功能(想了解某物的一種問法),然后就在合作學習階段,進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訓練。在訓練中,我們可以就引號中的內容進行更換,關注身邊的事情并就事論事。問法的變化還有“How do you like…?或How is…?”省略的部分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在知識拓展中,可以讓學生來討論具有相同功能的句型,并分析各自的句子結構及答語。無論是合作還是探究,我們都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線。方法的革新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還能為中學生減負。作為青年教師,時常關注自己的教學效果,力爭把每節(jié)課上好,讓學生在學習中自我提高。
二、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索平臺,培養(yǎng)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能力
以往的語法課以教師講解和學生做記錄為主,學生很專注記筆記,只要是教師講的都要記下來,常常在稀里糊涂中度過,沒有知其所以然。例如:1.名詞專題I am a student. My teach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n teachers.首先,把所要研究的目標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分組自我學習探究,由學生找出名詞的作用、名詞單復數(shù)的變換規(guī)律、名詞所有格、名詞作定語等知識,并由學生從課本中再次找出相應的例子;2.時態(tài)專題—— ? ——She is out.怎么問?在同學中有以下三種回答:①Where has she gone?②Where did you go? ③Where is she?在學生自主探究到此時,教師只需要把三種時態(tài)的含義給學生點撥一下即可。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點,也學會了運用。學生的運用能力得到了訓練。在語法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自己講解、自行訓練,當學生最困惑時,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
三、要幫助學生合理分組,為學生之間互學、互補提供空間
自習課是很重要的學習時空,一定要利用好,切忌“放羊式”的隨意。自習課一定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比如,可以進行分組學習,根據(jù)學生水平的不同分成幾組,每組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分組學習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習匯報,每個小組長把自己組內的學習情況簡單介紹。通過小組長的介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進而給學生提供幫助。例如,學生可以分組背單詞、可以做基礎訓練、可以閱讀課外英語文章、可以練習英文書寫、可以把課本中的短文編成小品等,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對比、相互支持、相互分享,使能力得到提升。
四、要限時限量,提高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人性化
復習課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尤其是中招考前的復習。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復習,筆者都會把任務分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承包復習任務的整理和講解。如中考前的課本復習,每個小組承包一個單元,利用課余時間補充資料,課堂上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任務,讓每個小組把查到的知識整合并講解。這樣的做法既節(jié)約了時間、共享了資源,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緊張的氛圍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有明確的目標,動力十足。復習課的限時限量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應該是相互幫助、相互依存。
五、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筆者時常在試卷或習題講評課中讓學生參與,由學生掌控。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課堂的主戰(zhàn)場,每個學生都是“戰(zhàn)場”的主人,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課堂中的“小老師”。這就要求學生要高度集中思想,關注課堂的進程。學生在講解和共同探究中加強了大腦的高速運轉,加快了知識的提取與整合。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習過程更有趣,參與率更高,從而也使我們的課堂向著高效邁進。
實踐證明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密切相關。只要教師合理、恰當、靈活地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jù)不同的課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我們的課堂就一定會高效,師生關系一定會更和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學習活動的關鍵性的“內因”,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自我發(fā)現(xiàn)知識,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實效,學生才能以飽滿的熱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也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更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qū)教育局)
□責任編輯:鄧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