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榮,徐愛琴
(1.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2級碩士研究生,湖北 武漢 430061;2.湖北省武漢市中醫(yī)院皮膚科,湖北 武漢 430014)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我們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帶狀皰疹64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28例,均為門診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齡21~80歲,病程2~7天,發(fā)病部位在頭面部4例、胸背部20例、腰腹部38例、四肢2例。對照組64例,男26例、女38例,年齡23~76歲,病程2~8天,發(fā)病部位在頭面部3例、胸背部25例、腰腹部34例、四肢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按《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有帶狀皰疹的典型臨床癥狀和體征,無針對本病的系統(tǒng)或局部用藥史。排除肝腎、血液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妊娠、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粉針劑200mg,加入0.9%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1周??诜S生素B110mg,每日3次。同時配合局部皮膚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次,每次20min。面部照射要注意戴眼罩保護眼睛。
治療組: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249)200m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1周??诜S生素B110mg,每日3次。同時配合局部皮膚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次,每次20min。(面部照射要注意戴眼罩保護眼睛。)
兩組治療7天后觀察療效。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疼痛后遺癥。好轉:皮疹消退約30%,疼痛明顯減輕。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統(tǒng)計學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非參數(shù)方法Wilcoxon分析。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喜炎平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nèi)酯,可干擾病毒復制過程中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病毒不能正常復制,最終達到抑制和殺滅病毒的效果。而單磷酸阿糖腺苷為抗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藥,其藥理作用是與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結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但可見注射部位疼痛,偶見血小板,白細胞降低等副作用。穿心蓮內(nèi)酯具有明顯的清熱解毒作用,顯著抑制內(nèi)毒素誘導產(chǎn)生大量炎性細胞的活性作用,破壞內(nèi)毒素[2]。藥理研究表明,喜炎平不僅具有較好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可以增強機體免疫,提高血清備解素水平,增強白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內(nèi)T、B細胞密度、促進免疫球蛋白形成。
[1] ZY/T001.1-001.9-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2] 張霞,吳迪,王家泰.穿心蓮破壞內(nèi)毒素作用的體外實驗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4,7(4);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