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京博物院藏尼泊爾特里布文國王像考略

      2015-06-10 08:16:28
      檔案與建設 2015年10期
      關鍵詞:國民政府尼泊爾國王

      石 嵐

      (南京博物院,江蘇南京,210016)

      尼泊爾特里布文國王油畫像

      國禮是兩國之間的友好饋贈,是國際交往的縮影。無論其大小、價值,均為國有。國禮常附帶有國家政治意愿的色彩,但更多時候,國禮傳遞著一個國家的人文、藝術、民俗等氣息,也是研究這一時期贈送國與受贈國兩國關系史的重要實物見證。

      2006年,因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展陳之需,南京博物院向該館提供了五件文物,有暹羅(泰王國)、尼泊爾王國向當時的國民政府贈的國禮,也有日本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為拉攏汪偽政權“贈送”的禮品。由于這些文物與南京總統(tǒng)府的歷史變遷密切相關,在整個展覽的主線中起到了點睛之筆的重要作用,引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其中有一件尼泊爾特里布文國王油畫像,尤為引人關注。

      (一)

      油畫像玻璃鏡框外框為紅褐色,長66.5 厘米,寬55 厘米,厚5 厘米,內框長42厘米,寬31.2厘米,像框中的人物是尼泊爾的沙阿王朝第八代君主特里布文·比爾·比克拉姆·沙阿國王(Bir Bikram Jung Bahadur Tribhuvan)。他生于1906年6月30日,卒 于1955年3月13日,在位時間為1911年—1955年。他是算得上一位順應時代潮流的開明君主,主張政治變革,支持民主運動,鼓舞尼泊爾人民發(fā)起了推翻暴虐的拉納家族獨裁統(tǒng)治的斗爭。1950年,聯(lián)合尼泊爾的大會黨,結束了納拉家族105年的專制統(tǒng)治,重新執(zhí)政。1951年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制,5月28日這一天被定為尼泊爾的“國家民主日”——國慶節(jié)。時值今日,尼泊爾唯一的國際機場——特里布萬國際機場仍以他的名字命名。

      畫面中的特里布萬國王身著紅色上裝、白色軍服長褲,左手執(zhí)杖而不是執(zhí)傳統(tǒng)權力的象征——劍,因當時的尼泊爾仍處在納拉家族的專制統(tǒng)治之下,國王不是最高軍政首領,只能執(zhí)象征王權的杖。國王兩眼炯視前方,神色端穆,顯示了一國之主的地位和王權。他身披布滿杜鵑花紋飾的金色披風,尤以左側披風紋飾較為明顯。杜鵑花是尼泊爾的國花,在尼泊爾稱做“拉里格拉斯”。尼泊爾地理條件非常適合杜鵑花生長,每當杜鵑花季,喜馬拉雅山高處是白雪皚皚,山腳下、山谷里卻生機盎然,紅花白雪,相映生輝,勾畫出尼泊爾山川美景最靚麗的畫卷。

      像框最里一圈以紅寶石嵌成矩形框,向外第二層以金色冠紋形成矩形框,第三層滿以藍、紅、綠寶石與綠松石勾勒相嵌形成王冠圖案,第四層以寶石為中心作金色雉鳥的長尾勾勒,第五層又是綠松石外矩形框,最外層是金色冠紋框,后以玻璃封框。

      雉鳥俗稱野雞,其羽毛十分絢麗,特別是那長長的尾羽非常漂亮,被尼泊爾人譽為國鳥。尼泊爾人把杜鵑花和綠雉視為美好、吉祥的征兆,并將這些美麗的圖案和祝愿繪制在國徽上。

      這幅精美的像框,工藝精湛并具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內涵。藝術家通過細膩而又生動的描繪,體現(xiàn)了尼泊爾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風格,表達了尼泊爾人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對國王的敬仰之情。

      (二)

      據(jù)南京博物院文物保存資料記載,這件文物為南京國民政府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國立中央博物院即今天位于南京中山門內北側的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由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時任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先生倡議創(chuàng)建的,擬“匯集數(shù)千年先民遺留之文物及灌輸現(xiàn)代智識應備之資料,為系統(tǒng)之陳覽,永久之保存,藉以提倡科學研究,輔助公眾教育”[1]。后因國民黨政權敗退臺灣時,將部分文物遷至臺北,同時部分資料也遷至臺北,以至于留下了物、檔隔海相望、“兩地分居”的遺憾。尼泊爾國王像便是其中的一件。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份國民政府電文,對這批南京博物院典藏的尼泊爾政府捐贈文物有清晰記錄。電文系泛黃色箋紙,豎列老式公文格式,題目欄從右往左橫列為“國民政府代電”,內容如下:“教育部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公鑒:尼泊爾國貢獻禮品二十九種奉主席運送中央博物院等因。茲造具清冊一份,連同禮物二十九種,隨電送請查收。掣據(jù)以便呈復為荷。國民政府參軍處總務局(36)辰刪總文京印。附清冊一份禮物二十九件”[2]。最左側落款處見日期:“中華民國卅六年五月十五日”。

      如蔡元培先生所定,博物館建立之宗旨系“輔助公眾教育”,故此時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直屬國民政府教育部管轄,所以電文起首中稱“教育部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沿襲這一思路,國民黨政權退據(jù)臺灣后,將故宮博物院、中央圖書館及中央博物院三機構遷臺文物及人員合并,在臺中成立“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lián)合管理處”,仍隸屬“教育部”,由杭立武兼任“主任委員”。電文中的“國民政府參軍處總務局”,其前身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1933年—1945年),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蔣介石身旁最重要的幕僚機構,其地位可與清代之軍機處相比。“辰刪”即五月十五日。

      電文中所提這29件文物,均系尼泊爾國贈送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的禮品,“造具清冊”的禮品清單欄右側赫然寫著:“主席贈送本院古物清冊民國三十六年五月”。清單明確記載了禮品的名稱、材質和存放地點等信息。這29 件禮物分別為:“銅制克扎希納廟一件,一號,存大庫房;虎皮一張,二號,存118 號箱;黑豹皮一張,三號,存118號箱;黑熊皮一張,四號,存曾室內;犀牛角一件,五號,存140 號箱;尼泊爾國服一套,九號,存140 號箱;銀制巴淑巴底廟,一件,10號,存曾室內;裝裱尼泊爾國王相片,一件,16號,存118號箱;大型象牙,一件,18號,存曾室內;銅獅,一對,19號,存大庫房;銅像一對,20號,存大庫房;尼泊爾風景冊,一冊,22號,存曾室內;帶座木盤,一件,23號,存大庫房;大型銅燈座,一對,24號,存大庫房;犀牛角,一只,26號,存140號箱;尼泊爾女衫,兩件,50號,存140號箱;銅輿水晶制巴哈拉巴神箱一件,31號,存曾室內;小型銅制燈座,一對,41號,存大庫房;水晶佛一件,44 號,存140 號箱;木窗雕刻模型,一件,45號,存大庫房;象牙塔,一件,46號,存146號箱;裝框尼泊爾國王像,一件,49號,存曾室內;銀象框,一件,54號,存曾室內;銅佛,一件,59號,存大庫房;木制克禮希納廟,一件,60號,存大庫房;象牙制廟,一件,62號,存140 號箱;象牙制克禮希納廟,一件,65號,存140號箱;犀牛皮盆裝珊瑚五棵,一件,67號,存曾室內;虎頭一只象牙一對連??虼嬖覂儒吡_政府贈送賑米代表對漢華劉焜呈”[2]。時間為“民國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落款署名:曾昭燏、李孝定“同點收”。

      這兩位文物的接收人堪稱鼎鼎大名。前者是曾國藩大弟曾國潢的長曾孫女,中國杰出女博物學家、考古學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長。清冊中所稱“存曾室內”即存放在曾昭燏處。李孝定,原系四川南溪李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人員,后借調至中央博物院,襄助李濟,之后又隨史語所撤至臺灣[3]。從此電文和附件中可確認,第49號禮品即裝框尼泊爾國王像。

      (三)

      尼泊爾毗鄰中國西南,喜馬拉雅山連接著兩國。中尼之間的友好歷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晉代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曾先后游歷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蘭毗尼(位于尼泊爾南部)。唐朝時,年輕的松贊干布與尼泊爾墀尊公主(Bhrikuti)聯(lián)姻,墀尊公主將尼泊爾的建筑風格和繪畫藝術融進大昭寺的修建中,并協(xié)助譯出了《經藏》、《華嚴經》、《觀岸音菩薩經咒》等。元朝時,尼著名工藝家阿尼哥曾來華,帶來了尼泊爾的建筑與雕塑藝術。至明洪武永樂至清代,尼泊爾頻遣使臣進貢,兩國之間文化、藝術、商業(yè)交流頻繁未曾中斷[4]。民國時期,尼泊爾在西藏設一代表(武官)駐拉薩,有2 名助理、30 名士兵,尼商享有治外法權。拉薩有150家尼人商店,千余人長期居住,其中商人占多數(shù)。而許多尼泊爾人遷徙至此,娶妻安家,定居為賈。然而1929年末至1930年初,尼泊爾與藏商因稅務等事務發(fā)生糾紛,九世班禪駐京(南京)辦事處處長羅桑堅贊得其駐印度人員的密報稱,“竊敝處頃接敝佛駐印通訊處快函內開:迭據(jù)確報,西藏與尼泊爾即將發(fā)生戰(zhàn)事”[5]。后查析原委,“查此次尼藏發(fā)生戰(zhàn)事之原因,則以達賴喇嘛自辛亥革命后內地不靖,遂勾結英帝國主義者,由其供給戰(zhàn)械餉糧,驅逐駐藏長官及漢人漢軍”,并“對西藏各地橫征暴斂,虐待商民,而尼泊爾在西藏之商人為數(shù)頗多,亦被蹂躪,尼政府遂不滿于達賴喇嘛”[6]。在此情況下,尼泊爾政府受到英國挑撥唆弄和武器支援,向中國西藏用兵。1930年3月17日,班禪駐京辦事處處長羅桑堅贊向國民政府報告稱,尼泊爾大舉進犯西藏,請予組織衛(wèi)隊入藏,發(fā)給槍彈、服裝和月餉。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據(jù)此擬派員赴尼調解,并組織蒙藏特殊實物討論會。幾經周折后,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分別派遣熟悉漢藏事務的謝國樑入藏宣慰,又遣蒙藏委員會參事巴文峻出使尼泊爾,表明中國政府的立場。同時,蔣介石分別修書致十三世達賴喇嘛和尼泊爾國王,在給尼泊爾國書中,重申中尼傳統(tǒng)友好關系,要求尼方停止軍事行動。

      大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致書于尼泊爾國王:

      吾中華民國遵奉先總理孫中山先生所定三民主義,努力國民革命?,F(xiàn)已完成國內統(tǒng)一,將進而聯(lián)合素有各民族共同奮斗,促進世界大同。尼中邦交篤厚,相沿已久,關系密切,迥異泛常,前聞尼藏突起糾紛,雙方均有軍事準備,本主席為兩國人民之安定計,至深系念,曾經馳書相勸停止軍事行動,諒邀鑒察。茲特派蒙藏委員會參事巴文峻赍函前往慰問,并持贈本主席照片及國產物品,用表微忱,即希接洽為盼。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華民國十九年五月日[7]

      尼泊爾方面收到蔣介石的信函后,頓感此事涉及中國政府,茲事體大,恐怕影響兩國關系和邊境貿易。且英國政府覺得事態(tài)發(fā)展已不受控,恐陰謀敗露,轉而又勸尼泊爾息兵。于是尼泊爾政府方面順水推舟,立即息兵言和,與中國重修舊好。這場“尼藏事件”于1930年結束。

      自1815年英國與尼泊爾簽訂了《塞格里條約》,迫使尼泊爾割地給英屬印度,英國控制尼泊爾的外交大權,并實施了嚴格的隔離政策。尼泊爾閉關鎖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在尼泊爾人民長期反抗斗爭下,才脫離了英屬印度帝國統(tǒng)治。尼泊爾政府為了與新生的印度相抗衡,被迫打開國門,在長達140多年的鎖國后重新與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尼泊爾王國贈送這批禮品的具體時間、細節(jié)暫未見史料印證。在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藏有當年尼泊爾訪華使者在國民政府大堂前廣場向國民政府贈送禮品以及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南京國民政府禮堂接見尼泊爾將軍的照片,沒有時間落款。依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推斷,蔣介石在1928年至1931年12月、1943年8月至1948年5月間任國民政府主席,排除1928年至1931年中尼交惡和1932年至1943年林森任國民政府主席,以及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國民政府在重慶而不在南京的時間、地點限定,這批國禮的贈送時間很可能是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二是從蔣介石身著美式軍服判斷,也應該是在抗戰(zhàn)勝利、國民政府還都以后。事實究竟如何,還有待史料的進一步發(fā)掘和考訂。

      蔣介石會見尼泊爾使節(jié)

      [1]劉鼎銘:《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933年4月—1941年8月籌備經過報告》,《民國檔案》2008年第2期第27頁。

      [2]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國民政府檔案:036中令字第36192號(036總文<普通京>字第1896號)。

      [3]《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李孝定先生傳(陳昭容撰述)。

      [4]參閱范祥雍:《唐代中印交通吐蕃一道考》,《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4 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6][7]《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檔案史料匯編》,第6 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第2513、2514、2526頁。

      猜你喜歡
      國民政府尼泊爾國王
      貪吃的國王
      小讀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22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都市生命統(tǒng)計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4:54
      孫中山民生主義與國民政府的直接稅改革
      近代史學刊(2020年2期)2020-11-18 09:12:18
      好玩兒的國王
      從汕頭到上海:國民政府的“廢兩改元”之路(1925—1933)
      近代史學刊(2019年1期)2019-08-24 08:03:18
      當當吃國王餅
      小太陽畫報(2019年1期)2019-06-11 10:29:48
      尼泊爾 遏制“藏獨”分裂活動二三事
      國王的死敵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尼泊爾系列
      文化與傳播(2016年3期)2016-02-03 03:28:55
      尼泊爾的憂傷
      通州市| 个旧市| 吉安县| 林周县| 马尔康县| 上饶县| 视频| 克拉玛依市| 临泉县| 万宁市| 克拉玛依市| 泌阳县| 祁阳县| 宁强县| 苍梧县| 华亭县| 玛多县| 大新县| 龙州县| 常宁市| 张家界市| 都昌县| 通海县| 沂水县| 安义县| 田林县| 筠连县| 汕尾市| 仪征市| 溆浦县| 湾仔区| 齐河县| 三江| 连南| 盐亭县| 廊坊市| 张家港市| 兴安县| 延津县| 铁力市|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