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敏
(侯馬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山西 侯馬 043000)
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連敏
(侯馬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山西 侯馬 043000)
目的:探討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你那2月收治的120例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對比兩組患者術前焦慮情況和護理質量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手術前觀察組焦慮發(fā)生率以及焦慮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優(yōu)質護理在手術室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效果良好,有效地緩解了患者手術前的焦慮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手術室護理;優(yōu)質護理;焦慮;滿意度
手術室是臨床上進行手術的重要場所,對環(huán)境要求高,手術成功固然重要,但是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是必不可缺的內(nèi)容,有效地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1]。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是一種以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質量為目的的護理模式,已經(jīng)在臨床護理中得到了認可和使用。本次研究中,針對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部分手術治療患者進行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你那2月收治的120例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在10-65歲之間,平均年齡(46.5±11.6)歲。其手術類型分別為:呼吸系統(tǒng)手術16例,消化系統(tǒng)手術14例,泌尿生殖系統(tǒng)手術8例,神經(jīng)系統(tǒng)手術6例,運動系統(tǒng)手術10例,循環(huán)系統(tǒng)手術6例。觀察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在8-65歲之間,平均年齡(45.3±12.7)歲。其手術類型分別為:呼吸系統(tǒng)手術14例,消化系統(tǒng)手術15例,泌尿生殖系統(tǒng)手術8例,神經(jīng)系統(tǒng)手術5例,運動系統(tǒng)手術11例,循環(huán)系統(tǒng)手術7例。所有患者精神智力正常,文化程度可以進行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全面優(yōu)質護理。
1.2.1 術前護理:①術前準備,手術前1天,患者開始做腸道準備,進流食,手術當天術前禁飲食;急癥患者入院時立刻開始禁飲食。放置導尿管,對臍周皮膚做好清潔消毒。如有休克的患者,應及時糾正休克,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完善術前各類常規(guī)檢查,做好交叉配血,配皮,藥物過敏試驗等。②心理護理,手術室患者一般由于自身病情嚴重和對手術的恐懼而產(chǎn)生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這些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護理工作中,我們針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給予了針對性護理。為了消除患者的這種消極心態(tài),在臨床護理上,對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和輔導,關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認真解答患者的疑問,熱情的為患者介紹周圍環(huán)境以及醫(yī)護人員,讓患者熟悉環(huán)境,產(chǎn)生親切感,對手術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都給患者細心講解清楚,提高患者的認知,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護理操作時,輕柔適應,使患者感到舒服,增強安全感。
1.2.2 術中護理:積極配合手術醫(yī)師完成各項操作,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嚴密的監(jiān)控,保持呼吸道和靜脈通道的通暢,準備好搶救設備以備不時之需。術后將患者小心送到病房,手術室護士和病房護士做好各項工作的交接。
1.2.3 術后護理:術后由于麻醉效果,為防止舌后墜及分泌物吸入導致吸入性肺炎,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定時測量呼吸,血壓,脈搏。患者清醒后,協(xié)助或囑咐患者多活動下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下肢靜脈栓塞。放置引流管的患者,術后保持引流管通暢,注意引流液的色、質、量。對于傷口需要保持敷料的清潔干燥,觀察有無滲血,滲血的色、質、量,如有鮮紅色液體流出,提示腹腔出血,及時上報醫(yī)生。一般術后輕微疼痛感,不予以處理,疼痛嚴重者給予止痛泵或止痛藥止痛。保證患者按醫(yī)囑正確服藥,保持病房的安靜與清潔。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對于患者及家屬的意見給予采納和收集并作出改善。
1.3 觀察指標
術前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患者的焦慮情況,總分80分。小于等于50分為無焦慮,大于50分為有焦慮,50-60分為輕度焦慮,60-70分為重度焦慮,70-80分為嚴重焦慮。出院后,采用自制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分100分,80-100分,為滿意,60-80為一般滿意,小于60分為不滿意。由護理人員進行總結以后評價填寫護理質量評價表(滿分為100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1 術前焦慮情況比較,對照組術前SAS評分>50分,有焦慮情緒的患者47例,占比78.3%,其中輕度焦慮16例,中度焦慮20例,重度焦慮11例;觀察組術前SAS評分>50分,有焦慮情緒的患者32例,占比53.3%,其中輕度焦慮17例,中度焦慮11例,重度焦慮4例.觀察組焦慮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出院時兩組護理質量比較,觀察組質量評分,<60分7例,60-80分28例,80-100分25例,平均得分(85.9±6.8)分;對照組質量評分,<60分18例,60-80分29例,80-100分13例,平均得分(69.5± 7.8)分。觀察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35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4例,滿意度93.3%;觀察組滿意18例,一般滿意26例,不滿意16例,滿意度73.3%。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患者術前焦慮情況比較(SAS評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手術室護理工作是手術治療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與否,有效的護理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痛苦,不僅從醫(yī)療操作技術上給予患者支持,還從患者的心理情緒上給予關懷,從科學和人文兩方面同時對患者進行護理[2]。常規(guī)護理方法缺乏整體性,手術中存在著細節(jié)遺漏和缺少人文關懷[3]。本次研究中,針對我院收治的120例手術患者,分別給予了常規(guī)護理和優(yōu)質護理,從結果來看觀察組術前的焦慮情況,手術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都明顯好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優(yōu)質護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彌補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從術前就已經(jīng)開始進行了心理護理,術中,術后都給與全方面綜合護理,滿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在手術室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效果良好,有效地緩解了患者手術前的焦慮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李冉 .解析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94-95.
[2]韋飛景 .手術室護理中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分析[J].右江醫(yī)學,2013,41(3):391-392.
[3]陳茜 .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2):219-220.
R472.3
B
1009-6019(2015)08-01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