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曉萍 張景斌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分院,北京 100000)
談初步設計的整體控制
管曉萍 張景斌
(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北京分院,北京 100000)
針對工程設計中所出現的設計周期短、工期緊等實際問題,提出初步設計整體控制的設計方法,并通過其在具體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和驗證,說明初步設計的整體控制是進行高效、高質工程設計的重要保障。
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優(yōu)化,控制,整合
初步設計作為建筑方案設計與施工圖設計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需要按照建筑方案的設計意圖和業(yè)主不斷調整深化的構想,綜合考慮工程各方面的實際條件來進行具體實踐。從施工角度來看,初步設計就是施工圖設計的前期工作,需要為施工圖設計中的技術性問題“鋪平道路,掃清障礙”。
但在實際的工程項目操作中,由于工程設計周期常常被嚴重壓縮,初步設計被“疏散”到了施工圖設計階段,甚至被“省略”了,即使是進行了初步設計,由于受設計周期的限制,初步設計也不能按照正常的進度和設計程序來進行,其結果就是要么降低技術實施的難度和要求,要么將一些不好解決的設計問題遺留到施工圖階段,待機解決。這對于項目運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1)建筑細部設計不完善;2)建成實際效果與方案構想相去甚遠;3)施工圖質量過于粗放,實際施工時問題頻出,工程質量得不到保證。這些問題在工程項目復雜或設計條件和要求較為嚴苛的情況下顯得更為突出。
如何按照程序要求,快速且高質地完成項目的初步設計,是個很有意義的現實問題。當然,要做好初步設計,不僅需要技術層面的努力,設計管理方式也需要改進。本文僅針對技術層面中的設計方法,結合新疆大劇院初步設計的經驗總結,提出一些實現高效、高質初步設計的有效途徑。
新疆大劇院規(guī)模龐大,設計總建筑面積為8萬多平米,建筑高度70多米。內部容納了觀演、參觀展示、休閑娛樂、旅游服務等多種使用功能,建筑結構設計以及設備系統(tǒng)設計都比較復雜(見圖1)。
然而,本項目的方案深化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被要求集中在施工圖設計周期內完成,這就決定了設計進程必須高效統(tǒng)一,必須要精簡和提煉設計重點,優(yōu)先保證設計重點環(huán)節(jié)的組織和深化。在項目實施中,這些工作在初步設計階段以很短的時間得以完善,從而為后續(xù)施工圖設計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設計中,采取的具體方式,其實就是通過明確設計的重點環(huán)節(jié)來控制和整合設計進程,以關鍵節(jié)點的優(yōu)化來完善和落實設計構想,最后,則是根據工程的特點,選擇具體的細部設計來提升設計的品質。整個過程由“大”及“小”,由“面”及“點”,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設計進入施工圖階段之前,解決掉絕大部分的重點技術問題。
新疆大劇院初步設計的整體控制,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防火分區(qū)合并交通疏散組織來進行設計過程的整體控制。
通過分析,大劇院總高70多米,從地下1層~地上7層,共分布了包括地下車庫、1 762座的觀演劇場、后勤服務中心(餐飲、物業(yè)管理)、綜合展廳、旅游集散服務中心、辦公、休閑影城、特殊服務大廳等多種功能,各個功能區(qū)塊相互交織,無法明確分隔;而且,大劇院的特殊造型(穹窿狀的整體外圍護結構)對平面設計造成很大的限制,作為主要功能的觀演劇場只能處于建筑平面的正中心,而其他功能需要環(huán)繞這個主體空間進行分布,各個防火分區(qū)的豎向交通疏散通道必然會有相當大程度的重合。經過深入考慮后,設計中就明確將防火分區(qū)劃分合并交通疏散組織的設計作為初步設計的首要環(huán)節(jié),重點解決。
初步設計中,首先在水平方向上把整體平面分為上、中、下三個大區(qū),每區(qū)的東西兩側各設計一個相互對稱的豎向交通核,然后根據這六個豎向交通通道能夠到達的設計標高層(高度受穹窿造型的限制),來對各層的防火分區(qū)進行界定。與交通疏散核心相對應的是,防火分區(qū)在各層平面中的分布也呈現出上、中、下三區(qū)的一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既簡化了平面功能,也明晰了安全疏散通路的布局,并且建立起設備系統(tǒng)設置的秩序和原則。
雖然部分的功能區(qū)還需要和其他的功能區(qū)(豎向方向上)合用部分交通疏散通道,但從整體而言,防火分區(qū)劃分合并交通疏散組織的設計方式對于設計問題的整合處理、對設計過程的整體控制還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以防火分區(qū)和設備通道設置條件為前提的設計優(yōu)化。
新疆大劇院的功能繁雜,各種使用功能空間相對集中并且規(guī)模龐大。各個部分只能集中在一個相對封閉的整體框架中(穹窿體),但卻要求必須能夠按照使用性質的不同進行獨立的經營和管理,這給整個建筑的設備維持系統(tǒng)設計帶來了相當的困難。一方面,是留給各種設備機房的空間和面積非常有限,而且位置不佳;另一方面,是各種設備通道的設置不能破壞建筑整體造型的完整,還不能壓縮內部的主要使用空間。
針對這種現狀,在確定了大致的防火分區(qū)后,按照防火分區(qū)的分布配備相應的設備機房,并且安排各種機房盡量集中在一個垂直方向上的區(qū)域內,隨后再根據機房和設備通道的設計來優(yōu)化和調
整各個功能用房的具體位置,從而使功能、結構以及設備體系都能達到一種綜合性的合理設計。
由于理順了設備機房的秩序,各種設備管道的排布就能更加地集約和高效,不僅對建筑內部空間使用的影響降至較小的程度,也相應地減少了設備專業(yè)的工作強度和壓力。
3)結合建筑造型及空間特定要求的建筑細部設計。
大劇院的首層在整個形體中被賦予了一個“基座”的特定形象,這一層雖然是作為地面的第一層,但實際上卻是整個建筑的輔助設備層。在常見的設計方式中,建筑設備層通常被放置在地下或者是建筑的一側,這樣就可以不用過多考慮設備層立面的特殊形式(需要設置大量的設備通道進出口,如風井等)對建筑立面造型的影響。然而,大劇院的首層平面中,各類設備機房的面積占用了接近1/3,但首層四個方向上的正立面卻幾乎都不能用來設置設備通口(立面被定義為展示民族裝飾性藝術的背景墻),而且設備風井等還不能由基座層屋面伸出(基座層屋面被定義為觀演活動的集散平臺以及建筑主體的重要出入口)。此時,就特別需要利用一些非常規(guī)的、特殊的設計手段來解決問題。
在設計中,最終采用的設計方式是,加大基座層坡道擋墻以及臺階、花池擋墻的尺度,利用擋墻之間的空腔作為設備管井。由于管井開口的百葉都位于擋墻的內立面上,形狀還與坡道、臺階的形態(tài)相呼應。因此,雖然數量眾多,但整體效果還是比較統(tǒng)一協(xié)調的(見圖2)。
綜上所述,初步設計整體控制的關鍵在于設計必須是基于預先明確的設想和預期,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提煉實際操作中的設計重點,通過提升每個點的品質,從而去整合、優(yōu)化各種設計細節(jié),進而控制設計全局。因為這樣的初步設計是在施工圖設計的廣度和技術深度要求的框架下,綜合考慮了工程各方面實際,以控制點的最優(yōu)設計領導整個設計進程的推進,所以,它既能滿足高速度的需要,又能控制和保障整個設計過程的質量。
如何使初步設計的整體控制有效且到位,從根本上說,項目規(guī)模的大和小并不重要,速度的快與慢也不是關鍵問題,更重要的還是要取決于建筑師們愿不愿意、能不能夠去做觀念深度和技術深度的努力。
[1] 李 淦.“大”和“快”[J].建筑學報,2009(6):71.
[2] 張雪梅.有關建筑施工圖設計優(yōu)化的探討[J].房地產導刊,2013(3):78.
On integrated control of primary design
Guan Xiaoping Zhang Jingbin
(BeijingBranch,ShenzhenArchitecturalDesignResearchInstitute,Beijing100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factual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including the short design period and tight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esign methods for the integrated control of the primary design, and indicates the integrated control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effective and qualified engineering design according to its application and proves in factual engineering projects.
primary design, design of construction map, optimization, control, integration
2014-11-27
管曉萍(1977- ),女,工程師; 張景斌(1981- ),男,助理工程師
1009-6825(2015)04-0019-02
TU24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