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如
(上海新威圣制藥機械有限公司,上海201806)
鄭永如
(上海新威圣制藥機械有限公司,上海201806)
摘要:從《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與《JB/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滅?菌干燥機”等標準入手,對標準中的FH提出了見解,認為公式中的T為最冷點的實測溫度。
關鍵詞:FH滅菌值;隧道式滅菌干燥機;實測溫度;最冷點
編者按:該文作者以《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與《JB/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滅菌干燥機”等標準為切入點,對FH滅菌值提出了自我見解。這些標準體現(xiàn)了中國制藥機械產(chǎn)品與標準的進步,有益于標準的日益完善??梢哉f,這些標準一改干熱滅菌設備沒有滅菌值的歷史,其功不可沒。但基于隧道式滅菌干燥機的特性,在瓶體運行過程中冷點是不斷變化的,只能依據(jù)溫度傳感器的實測溫度所呈現(xiàn)的最低FH值進行判定,其可參照相關權威文獻所闡述的觀點。該文屬作者個人觀點,歡迎廣大讀者來稿作進一步探討,以使干熱滅菌設備的相關驗證得以進一步提升與完善。
《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JB/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滅菌干燥機”以及《JB/T20098—2007》“抗生素玻璃瓶液體灌裝聯(lián)動線”這3個標準,對國內干熱滅菌設備的制造起著推動與提升的作用。時至今日,再細品這些標準,筆者認為大有探討的必要,其目的是使標準的定義概念更具嚴謹性與科學性。
《JB/T20002.3—2011》標準的前言部分中提到:“將滅菌要求從300℃、4 min修改為當量滅菌時間FH值不小于1 365 min”。筆者認為,用“當量滅菌時間”來定義“FH”顯然不嚴謹。
眾所周知,“當量”一般是科學技術上指與某標準數(shù)量相對應的某個數(shù)量,如化學當量、熱工當量、當量齒數(shù)等?!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規(guī)定的驗證過程(即250℃,大于45 min)說得很清楚,“驗證過程”就是所必須的兩個重要參數(shù),即對有殺菌效應的溫度變化區(qū)域、對時間進行積分。滅菌時間是隨殺菌溫度(過熱殺菌)的變化而變化,不是一個標準數(shù)。因此,這個積分結果哪能由一個“當量滅菌時間”就能代替呢?很顯然這個修改就值得作深入探討研究。滅菌過程只有等效滅菌時間,沒有標準滅菌時間,何謂當量滅菌時間呢?
再看《JB/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滅菌干燥機”標準,發(fā)現(xiàn)FH又是另一種定義:“熱穿透性(腔體冷點)FH≥1 365 min”、“干燥滅菌的殺菌熱力強度FH(min)系參照基準溫度T0=170℃下的標準干燥時間得出,合格標準為FH≥1 365 min”。對照《JB/T20002.3—2011》就發(fā)現(xiàn)前后矛盾。
若把“熱穿透性(腔體冷點)FH≥1 365 min”改為“熱穿透性(腔體冷點)FH(min)=1 365”似乎更準確一些,也不會前后矛盾。因為在“FH≥1 365 min”中的“min”應該理解為時間單位“分鐘”,但是在“FH(min)=1 365”中的“min”則可理解為數(shù)學極值的“最小值”。
而在《JB/T20098—2007》“抗生素玻璃瓶液體灌裝聯(lián)動線”標準中,關于FH的表述為“干燥機滅菌性能:熱穿透性FH≥1 365 min”,與《JB/20093—2007》的表述倒是一脈相承。但是,值得探討的是熱穿透性的計量單位能用“min”(分鐘)表示嗎?
3.1根據(jù)《滅菌工藝的基本原理與參數(shù)放行》一書對FH的見解
《滅菌工藝的基本原理與參數(shù)放行》一書為FH值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論述,特別在第7章“滅菌值FT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中討論了標準滅菌值F0的計算原理和方法。計算F0值的目的是通過物理學方法將不同溫度下的滅菌效果轉換成參照溫度下的滅菌效果。在該書的第16章“干熱滅菌和去熱原”中進一步提出:為了比較干熱工藝的滅菌效果,可采用一個與F0值相類似的等效滅菌值FH,用的積分公式表示。不論是“標準滅菌值”,還是“滅菌值FT”、“等效滅菌值FH”等,都定義為“滅菌值”。
綜合比較上述的3個標準中“滅菌值”、“熱穿透性”、“殺菌熱力強度”、“當量滅菌時間”這幾個技術定義,筆者認為“滅菌值”和“殺菌熱力強度”比較貼切準確,而“當量滅菌時間”的提法值得商榷。
3.2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對FH的見解
再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規(guī)定的驗證過程(即250℃,大于45 min),其“驗證過程”加上數(shù)學模型的積分公式所表述的是:將不同溫度下的殺菌效果積分,只需考慮對有殺菌效應的溫度變化區(qū)域進行積分。
那么,將“FH(min)=1 365”(這里“FH(min)”的min是數(shù)學極值最小值的符號,不是時間單位“分鐘”)定義為“滅菌值”是否更嚴謹些?
3.3對《JB/T20002.3—2011》中FH的分析
在《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標準中,“將滅菌要求從300℃、4 min修改為當量滅菌時間FH值不小于1 365 min”。這在概念性上值得探討的同時,對其“附錄C”中的公式表達也值得商榷?,F(xiàn)摘錄《JB/T20002.3—2011》附錄C部分如下:
式中T——實測溫度,℃;
T0——滅菌保證溫度170℃;
Z——溫度變化升高的滅菌率,去熱原為54,滅菌為20;
t1,t2——滅菌時間,min,兩次取樣的間隔時間應不大于0.5 min。
其中,關于“Z定義為溫度變化升高的滅菌率,去熱原為54,滅菌為20”這一條就值得商榷,Z值應是耐熱參數(shù)(熱致死參照溫度),有量綱其計量單位是℃,即54℃或20℃。
現(xiàn)摘錄《滅菌工藝的基本原理與參數(shù)放行》中的一段話:“Z值是反映微生物在不同溫度下的耐熱性特征,無論是生長態(tài)細胞,還是細胞芽孢,微生物的耐熱性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下降”。熱原是微生物產(chǎn)生的內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質組成的復合物,其中脂多糖具有很強的熱原活性;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10-6~7×10-5左右,主要由細菌產(chǎn)生,革蘭陰性桿菌產(chǎn)生的熱原致熱能力最強。另外,真菌、病毒也可以產(chǎn)生熱原。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去熱原是54℃、滅菌為20℃了。把“54、20”改為“54℃、20℃”應該更嚴謹些。否則的話,T、T0都是有量綱單位“℃”,而Z是無量綱的“率”。
因為有大于45 min的時間,就有FH≥1 365;也可以表達為FH(min)=1 365(本式中的“min”不是時間單位分鐘,而是“最小值”的數(shù)學極值符號)。
3.4對FH的個人見解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正確的表達應該是:滅菌值FH(min)=1 365。
式中T——實測溫度(最冷點),℃;
T0——滅菌保證溫度170℃;
Z——生物耐熱參照溫度(熱致死溫度),去熱原為54℃,滅菌為20℃;
t1,t2——滅菌時間,兩次取樣的間隔時間應不大于0.5 min。
筆者認為,這樣修改比較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規(guī)定的驗證過程(即250℃,大于45 min)。
至于《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標準中的“與250℃、45 min匹配的等效滅菌時間表”,則是根據(jù)進行逆運算的結果,表示不同的滅菌溫度有不同的等效滅菌時間。等效滅菌時間把不同的滅菌溫度T代入上述公式計算就行了。另外,《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標準中把等效滅菌時間的定義、數(shù)值進行了詳盡的羅列,對烘箱的設計還是很有幫助的。
由于國內制藥機械行業(yè)一貫存在重仿制、輕基礎理論的現(xiàn)象,才導致一個技術標準中的概念學定義有幾種說法。對比之下,應當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并作進一步深入研究。懇切希望業(yè)內各公司打破門戶界限,真正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上下功夫,力爭做大做強!
筆者非本專業(yè)畢業(yè),只是近幾年從事烘箱設計時學習相關“部標”有感而發(fā),有關烘箱學識難免淺薄,在此僅拋磚引玉,希望業(yè)內相關人士百家爭鳴,去偽存真。
[參考文獻]
[1]全國制藥裝備行業(yè)協(xié)會.JB/T20002.3—2011安瓿隧道式滅菌干燥機[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1.
[2]全國制藥裝備行業(yè)協(xié)會.JB/T20093—2007抗生素瓶表冷式隧道滅菌干燥機[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3]JB/T200098—2007抗生素玻璃瓶液體灌裝聯(lián)動線[S].
[4]潘友文,鄧海根.滅菌工藝的基本原理與參數(shù)放行[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
■信息廣角■
迪爾制藥聯(lián)手南京大樹成功實現(xiàn)產(chǎn)品技術升級
近期,黑龍江迪爾制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引入了南京大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制藥包裝顆粒缺損在線檢測裝置”,對條板式數(shù)粒機進行了技術升級,填補了目前市場上同類設備的技術空白,為煙臺中亞醫(yī)藥保健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
黑龍江迪爾原用于單粒固體藥品的計數(shù)裝瓶設備是全自動計數(shù)裝瓶生產(chǎn)線的配套產(chǎn)品,其特點是生產(chǎn)效率高,計數(shù)準確,具有光電檢測和自動剔除功能。在此基礎上,黑龍江迪爾與南京大樹智能科技進行技術合作,引入了南京大樹研發(fā)的“制藥包裝顆粒缺損在線檢測裝置”,采用“相機+PC圖像處理軟件”(PC-BASE)檢測模式,使得黑龍江迪爾的條板式數(shù)粒機具備了CCD在線視覺檢測藥丸缺粒功能,完成了設備的技術升級。
據(jù)悉,南京大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fā)的該裝置采用分步式模塊設計,由光源成像部分、電氣控制部分、人機界面等部件構成,采用網(wǎng)絡相機,配置靈活,用戶可以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的要求,選擇安裝的工位,實現(xiàn)不同的檢測目的。
黑龍江迪爾制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已獲批準及受理的專利產(chǎn)品達50項,產(chǎn)品先后獲國家中小型企業(yè)創(chuàng)新基金、國家火炬項目的資助,并多次獲國家、省科技進步獎,也是國家行業(yè)標準《中藥自動小丸機》、《全自動栓劑灌封機組》、《塑料瓶包裝生產(chǎn)線》、《多層隧道式微波干燥滅菌機》的起草單位。
此次兩家企業(yè)的技術合作,為國內藥品在線檢測技術開拓了新的發(fā)展空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提升了國產(chǎn)制藥機械產(chǎn)品的在線檢測水平。
(本刊編輯部)
收稿日期:2015-08-02
作者簡介:鄭永如(1943—),男,福建福州人,高級工程師,從事烘箱設計工作。